婚姻育儿

一起走过的这些年

2018-08-26  本文已影响14人  枫林深处

十五年前,他和她还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一个暖暖的午后,他拎着暖瓶和一个女孩,悠闲地漫步在去教室的路上,当时他身着一套米白的运动服,那份整洁休闲吸引了她的目光,三个月后,那个女孩成为了她最好的朋友,而他成为了她的男朋友。

在她过生日的时候,他会请她们宿舍的人小搓一顿,然后送上充满爱心的蛋糕和象征爱情的玫瑰花;在她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他会天天挤在人群中帮她打饭;在她遇到雨雪天的时候,他总是会将自己的外套披在她的身上;在她过周末的时候,他会带她去看电影去逛街逛公园;在她放假回家的时候,他会帮她把重重的行李箱放到火车上,目送着火车走远,才会转身离开。

而她也一样,会在领到奖学金的时候给他买一块心仪的手表;会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陪他上网打游戏;会在天冷的时候亲自给他织一条围巾;会在放假的时候天天为他写日记记录想他的心情。

那时的他们向往爱情,就这样大学生活在浪漫和平凡中度过。

十二年前,他们大学毕业后,回到各自的城市,她一毕业就通过了招聘考试,拥有了比较稳定的工作,而他一直在努力寻找工作,努力打拼,同时也开启了为期四年共一千多个日夜的异地恋。

那时的他们刚步入社会,收入都不高,长途电话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奢侈的开支,那时还没有流量、没有微信、没有语音、没有视频,他们只能通过一条条短信来互诉思念,两个人每个月送的几百条信息总是不够用,手机的键盘都磨的看不见字母了,却依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联系。

他们约定好每个月见一次面,因为她工作的原因,再加上他不放心女孩子一个人出远门,每次见面都是他在辛苦奔波,可他们的家人却一直不看好他们,觉得两地结婚太不现实了,她的家人不想让她放弃来之不易的金饭碗,他的家人不想让唯一的儿子远离家乡,所以每天催着他们去相亲,可相爱且坚定的他们却没有妥协,一直在为他们美好的未来努力着坚持着。

那时的他们守护爱情,就这样异地生活在挣扎和思念中度过。

八年前,他说服了家人,追随她来到她的城市,而且凭自己找了工作买了房,他们又回到了大学时恋爱的模式,同时在为婚事忙碌着,忙着装修房子,忙着拍婚纱照,忙着结婚旅行,终于他们在家人和朋友的见证下,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恋爱走进了婚姻。

新婚燕尔的他们非常彼此珍惜、彼此信任、彼此宽容,下班之后自己动手做喜欢吃的饭菜,偶尔也会出去解解馋,他会陪她一起去吃最爱的麻辣烫,周末她会把她们的小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然后两个人挤在沙发上,她看韩剧他看书。

那时候的他们珍惜爱情,就这样二人世界在甜蜜和幸福中度过。

六年前,他们孕育了爱情的结晶,怀孕期间他对她百般照顾,家务全包,陪她产检,接送她上下班,甚至会迁就她的无理取闹,最后在两家人的期盼和照顾下,他们的第一个宝贝女儿出生了,他们升级成为爸爸妈妈了。

然而孩子降临后的喜悦很短暂,立马就被各种不适应带来的负能量掩盖了,孩子的到来将他们二人原有的生活规律全部打乱了,她经历了生孩子的痛苦,一下子脱离了社会生活,再加上坐月子的无聊和苦闷,所以好想让他时刻陪在身边,可他还有工作,还有应酬,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总是先去看望他的妈妈,再去看望他的女儿,最后才会看望她,她一下觉得在他心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再有她吃不惯他妈妈做的饭,有时候会向他抱怨,他一边觉得他妈妈伺候月子很辛苦,一边又觉得她太过挑剔,有时候会指责她两句,她觉得他不像从前那般爱她了。

因为孩子的到来,两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两个家庭的生活,或许是他们没有做好准备,或许就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一切变得和想象中不一样了,他觉得她变了,她觉得他也变了。

那时的他们质疑爱情,就这样一胎时代在争吵和埋怨中度过。

一年前,他们的第二个宝贝女儿出生了,尽管经历了一胎的种种是非,但他们还是想让孩子们彼此有个亲人,有个伴,所以二胎计划是他们共同商量决定的。

虽然经过几年的磨合,他们基本适应了有了孩子的生活,但二女儿的出生依然让他们的生活再次陷入了混乱,孩子每晚黄昏的啼哭如同噩梦,黑白颠倒的日子让她无所适从,但他不像从前那样一有应酬就出去,他会为了她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他会在工作不是太忙的时候申请休假,陪在她身边,她也不像从前那般敏感和挑剔,不会总说饭不好吃,也不会嫌家里打扫得不干净,他们共同陪伴他们的孩子一起成长。

那时的他们理解爱情,就这样二胎时代在宽容和理解中度过。

他们的故事虽然很平凡,甚至可以说很平淡,但这才是爱情的样子,从轰轰烈烈到平平淡淡,从相濡以沫到相敬如宾,从执子之手到与子偕老。

突然想起著名作家杨绛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