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婚姻育儿妈妈说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儿子的“原子论”

2018-07-15  本文已影响117人  黛娲

      人,生从何处来,死往哪里去?作为一个过程性、暂时性存在的生物,这是我们的终极追问,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无关年龄。

      昨天午后一场大雨,雨后和十岁的儿子,推着一岁半的女儿一起散步。儿子长篇大论地讲述了他的“原子论”。

    他说,人由无数个原子组成,原子就像i上面的点一样,所以i就是我。原子不灭,人去世之后,这无数个点就会散开,附在新出生的人身上。我身上可能都有几万个莎士比亚的原子,所以,我喜欢写作。他自己身上有爱因斯坦,伽利略的原子,所以,他天生就喜欢这些与科学有关的东西。而他的同学赵晓光就由多个聪明人的原子构成,所以,赵晓光是生而知之的聪明人。

    我有个疑问:“赵晓光身上有爱因斯坦,富兰克林等多个名人的原子,他为什么还需要学习,而且你好像期末考试还比他多了几分?”(麻烦这些国外的科学家们了,不远万里,穿越时间,空间来到儿子同学身上,关键是国内的科学家,他知道的太少?)

    他沉思了一下:“这些聪明人的原子,组成了赵晓光这个人,那些知识只是存在于他脑子里,通过后天努力再回忆起来。所以,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听他这么说,我肃然起敬:“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个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的知识先天存在于理念世界里,通过后天的学习,不断回忆起来。”这不是柏拉图的观点吗?

      我接着问:“你说的都是名人,那些普通人的原子呢?”

    他说:“原子飘散后,进行重新组合,我们身上当然也有普通人的原子。”

    我又问“既然原子的数量是恒定的,那全世界人口的数量也应该是恒定的,为什么人越来越多了?”

    儿子以“你很无知”的眼神看了我一眼:“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花鸟鱼虫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花鸟鱼虫的原子都能组成人。原子不灭是整个宇宙的原子不灭。”

    儿子的这些言论让我小小的震惊了一下,我把这些转述给孩子爸爸,他漫不经心地说:“哦,人啊,那不是由骨头和肉组成的吗?”

    在纯理工男的世界里,追问这样的问题,那都没有意义。

    儿子拿来一本《万物简史》,一条一条指给我看。

    女儿出生后,我对儿子的态度像钟摆,在厌烦和愧疚之间来回摆动。女儿出生前,我陪他去趵突泉,大明湖,动物园,带着他去图书馆。陪他爬山,游泳。我们一起读书,背诗词。

    现在,我连好好听他说话的机会都很少。一年前,他喜欢的诗人是李贺,经常给我描述李贺的相貌奇丑,连眉,马脸,马鼻子。科举失败后,连写23首马诗,他痴迷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而现在,我和他李贺,他说早就不喜欢了,现在开始喜欢李白了。

      前几天,更因为他不愿跑步对他动了手,基本在小区里“一打成名”。大概是付出的代价大,这次的跑步到目前坚持的不错,每晚三圈,他跑得越来越好。

    跑步的时候,遇见老人乘凉,遇见大妈跳广场舞,遇见小孩玩耍,遇见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真好,我们也跑吧!”

    我相信,他会逐渐喜欢大汗淋漓的感觉,收获结实强壮的身体。而且,在我和儿子跑步的第七天,万年宅男——孩子爸爸竟然也开始跑了。

    更重要的是,我重新和儿子有了独处和对话的时间,有了听他长篇大论谈“原子论”的机会。所以,这次跑步一定要坚持到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