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问题?

2022-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BIYU说

还是有一个疑惑的问题,就是如何去界定一个问题是否是问题?

如果过多的界定问题,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会有数不清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

但如何保证我们不忽略问题,把问题当问题呢。

那么就要分析一下,“问题”这个词究竟所指是什么?

一般说来,“解决问题”这个词组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某种困难和阻碍,使目标不能顺利完成,因而才称之为“遇到问题了”。

那么“遇到的这个问题”究竟是属于“什么问题”,是需要深入分析的。以管孩子为例,今天布置练字,儿子一再拖延,要反复提醒,这是个问题吗?这是个什么问题?

首先,把练字这件事拿出来看,我首先疑惑,一定要纠结孩子是否练字吗?不练字是个问题吗?

当我针对孩子的情况设置了太多目标,结果又产生太多问题时,我又怀疑自我界定了过多问题,当问题过多时,人就容易焦虑,头像乱麻般混乱。等待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

写到这里,其实是弄明了了,问题是因目标的未达成,而产生的。所以一个问题必然是有着相应的目标,那么目标设定是否合理?练字呢?

毫无疑问是合理的。那么这就确实是个问题。那么孩子拖拉作业是属于什么问题呢?是习惯不好的问题,是要培养好习惯的问题。所以方向明白了。那如何培养好习惯呢?一,大人陪伴,二,大人监督,三,奖惩制度 ,先这样试试。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应对方式。

思考到这儿,原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知道问题的存在,也并不是想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是缺乏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

为什么会缺乏呢?

因为不想用心,想偷偷懒。要是什么事都当成问题思考,太累了。

但这其实。也意味着一个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TA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缺乏,所以才会感觉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处处是问题,结果产生的后果是焦虑过度,直接逃避问题,当问题不存在。

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又缺乏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那么问题就会一直存在重复出现,或者说视而不见,但问题会一直来干扰着你,最终导致的后果是直接放弃目标。

所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很多时候我们会害怕遇到问题,是因为担心不知道自己怎么处理,但遇到问题越多,才越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可怕的是的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因为问题过多,不能逐一的解决,而让自身陷入系统崩溃中,产生逃避倾向。

而从横向来看,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设定的目标是否过多?才会导致问题过多。因而需要量力而行,找到一种可控的节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