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师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2019-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Peopeo

当你成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者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去做好项目管理呢?

工作中有时难免会遇到团队部分职能缺失、人手不足等问题,为了整体项目能够更好的推进。我们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还会主动去承担一些其他职能的工作,以便目标达成、想法落地。

前段时间,本人有幸为自己之前负责设计的产品担任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体验设计师,进行产品“体验改版”。该产品属于「后台运维监控」产品,负责大规模、批量化的集群运维及服务部署、服务升级等操作,是在企业中衔接基础硬件与上层服务的高复杂性、高专业性产品。改版内容则集中在前端框架与技术的重构、产品结构与信息的组织、交互流程与界面视觉的优化上。

需要做什么?

一般项目经理(PM)在一个项目中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

当承担多个角色时,工作职责和协作的范围边界就会被扩大。

一般体验设计师需要重点关注在“需求对接”、“设计输出”、“前端开发配合”这三个部分,同时参与“项目计划”、“测试走查”这些环节。

当站在PM角度,除设计本身的工作外,还需要关注整个流程、各环节参与者的产出与交付。

需要负责项目前期的用户调研与数据分析、项目实现的节奏计划、用户需求的收集与对齐。作为设计师同样要负责所有需求设计的产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把控。(当然具体工作分配要看项目投入的人力情况)

挑战对设计师来说是一定存在的,但是这样的机会确实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前提:

02 经验教训

首先介绍一下常见的改版方式:

本次我所负责的产品改版选择的是「第一种方式,风险相对较高」。鉴于大部分设计师、尤其是新手设计师对前端技术可能都不太了解,对前后端的配合、开发的工作评估、工作流程等也不是很熟悉,以下四点「经验教训」给有相似经历的设计师以借鉴。

规则制定,“丑话”说在前面

前期确定统一的“完成”标准和项目合作规则,这点很重要。不妨先把“丑话”说在前面。

项目合作规则

在这个项目中,第一周期完成后,就出现了延期现象,虽然延期在很多项目中不可避免,但期望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反思工作,让问题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延期的原因主要有:

策略及时调整,有限时间内干更有意义的事

承诺的交付时间是确认的,因此,我们只能以deadline倒推。在剩余的时间内,我们能完成什么,从而有针对性的做排兵布阵。如果把时间比作一个盒子,当盒子空间固定,若要塞进更重要的东西,则需要将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去除,否则盒子会爆裂。同样项目管理中需要及时调整计划,在有限的时间内干更有意义的事,否则工作一直做不完,一直延期,产出的质量和项目目标都不如人意。

我们需要及时根据优先级调整策略,对需求区分主次,甚至在某个需求中再拆解,如高级功能暂缓,先保证基础功能的使用等。

核心体验提升才是对用户更有价值的事情

看了那么多改版产品的反馈,第一时间的不适应必然存在,尤其对中后台运维产品来说“稳定”是用户的诉求之一。但紧抓核心体验,从功能层面解决用户问题,最后一定是正向的评价与结果。如果新体验的价值不足以掩盖旧体验的缺憾和切换成本,那么对用户的价值也就微乎其微,甚至毫无价值,就如下面的价值公式。

虽然「老版」用户使用具有一定的熟悉度,也有“小众”“临时性”的功能,但是「新版」可以从以下5个核心亮点出发,解决用户使用中的体验问题,这些优化对用户是更有价值的。

积极协作,配合协调

03 成长收获

我承担这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设计师能做好项目管理及产品工作吗?接受这项任务时我也有疑惑,就像工作初期以及一些师弟师妹咨询的困惑一样:我现在做的很多事是产品应该做的,本应该产品输入的信息需要我去协助他们甚至帮他们完成,这正常吗?我应该这样做吗?我做产品方面的工作对我专业有什么价值?

我的答案是:有价值!如果你是用户体验设计师,那就需要具备产品的思维,适当的产品工作与思考会帮助锻炼产品思维,并且随着工作的深入,设计能力与产品能力的交集会逐步扩大!

在《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中提到用户体验分为五层要素,分别为: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将这五层的工作内容进一步解读,会发现「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属于产品的职责范畴,它们对应的价值目标也存在交集,因此必然有些工作是交织在一起的。

产品思维

大局视角

组织协调

流程配合

04 最后总结

最后,在此总结一下设计师主导“技术产品”的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劣势:

以上,是我个人基于本次工作的一些经验与收获,期望对有需要的设计同学有所帮助。

作者:阿里TXD
关注peopeo,获取更多设计干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