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之动态规划寻找最优策略理论与实战(三)
前言
- 本讲将着重讲解如何利用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来解决强化学习中的规划问题。"规划"是指在已知环境动力学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和控制,具体来说就在了解包括状态和行为空间,转移概率矩阵,奖励等信息的基础上判断一个给定策略的价值函数,或判断一个策略的优劣并最终找到最优的策略和最优的价值函数。
- 尽管多数强化学习问题并不会给出具体的环境动力学,并且多数复杂的强化学习问题无法通过动态规划算法来快速求解,但本讲在讲解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规划的同时将重点阐述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预测和控制,策略迭代,价值迭代等.同样在最后也会结合代码加深读者理解.
目录
- 简介
- 策略评估
- 策略迭代
- 价值迭代
- 异步动态规划算法
- 编程实践
- 参考
简介
- 动态规划算法把求解复杂问题分解为求解子问题,通过求解子问题进而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在解决子问题的时候,其结果通常需要被用来解决后续复杂问题.当问题具有下列两个性质的时候,通常可以考虑使用动态规划来求解:第一个性质是一个复杂问题的最优解由数个小问题的最优解构成,可以通过寻找子问题的最优解来得到复杂问题的最优解;第二个性质是子问题在复杂问题内重复上出现,使得子问题的解可以被存储起来重复利用.
-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具有上述的两个属性:贝尔曼方程把问题递归为求解子问题,价值函数相当于存储了一些子问题的解,可以复用.因此可以使用动态规划来求解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 预测和控制是规划的两个重要内容.预测是对给定策略的评估过程,控制是寻找一个最优策略的过程.对预测和控制的数学描述是这样:
- 预测(prediction):已知一个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和一个策略,或者是给定一个马尔科夫奖励过程MRP
,求解基于该策略的价值函数 - 控制(control):已知一个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求解最优价值函数和最优策略.
策略评估
- 策略评估(policy evaluation)指计算给定策略下状态价值函数的过程.对策略评估,我们可以使用同步迭代联合动态规划的算法:从任意一个状态价值函数开始,依据给定的策略,结合贝尔曼期望方程,状态转移概率和奖励同步迭代更新状态价值函数,直至其收敛,得到该策略下最终的状态价值函数.理解该算法的关键在于在一个迭代周期内如何更新每一个状态的价值.该迭代法可以确保收敛形成一个稳定的价值函数,关于这一点的证明涉及到压缩映射理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 贝尔曼期望方程给出了如何根据状态转移关系中的后续状态来计算当前状态的价值,在同步迭代法中,我们使用上一个迭代周期内的后续状态价值来计算更新当前迭代周期内某状态的价值:
- 即:在一次迭代周期内,状态的价值等于前一次迭代该状态的即时奖励与所有的下一个可能状态的价值与其概率乘积的和:
策略评估的例子
-
我们通过对一个小型方格世界对应的强化学习问题来讲解策略评估.
- 状态空间:考虑如上图所示的4 * 4的方格阵列,我们把它看成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有16个状态,图中每一个小方格对应一个状态,依次使用0-15标记他们.图中状态0和15分别位于左上角和右下角,是终止状态,用灰色表示.
- 行为空间:假设在这个小型方格世界中有一个可以进行上,下,左,右移动的个体,它需要通过移动自己来到达两个灰色格子中的任意一个来完成任务.即{n, e, s, w} 对于任何非终止状态可以有东南西北移动四个行为;
- 转移概率:这个小型格子世界作为环境有着自己的动力学特征:当个体采取的移动行为不会导致个体离开格子世界时,个体将以100%的几率到达它所要移动方向的相邻的那个格子,之所以是相邻的格子而不能跳格是由于环境约束个体每次只能移动一格,同时规定个体也不能斜向移动;如果个体采取会跳出格子世界的行为,那么环境将让个体以100%的概率停留在原来的格子;如果个体到达终止状态,任务结束.
- 即时奖励:每当个体采取了一个行为后,只要这个行为是个体在非终止状态时执行的,不管个体随后到达哪一个状态,环境都将给予个体值为-1的奖励值;而当个体处于终止位置时,任何行为将获得值为0的奖励并仍旧停留在终止位置.环境设置如此的奖励机制是利用了个体希望获得累计最大奖励的天性,而为了让个体在格子世界中用尽可能少的步数来到达终止状态,因此个体在世界中每多走一步,都将得到一个负值的奖励.
- 衰减因子为了简化问题,我们设置衰减因子,至此一个格子世界的强化学习问题就描述清楚了.
- 策略:对于身在格子世界中的个体来说,它并不知道各个状态之间的位置关系,它不知道当自己处在状态4时只需要选择"向上"移动的行为就可以直接到达终止状态.此时个体所能做的就是在任何一个状态时,它选择朝四个方向移动的概率想等.个体想到这个办法就是一个基于均一概率的随机策略(uniform random policy)
- 个体遵循这个均一随机策略,不断产生行为,执行移动动作,从格子世界获得奖励,并到达一个新的或者曾经到达过的状态.长久下去个体会发现遵循这个均一随机策略时,每一个状态跟自己最后能够获得的最终奖励有一定关系:在有些状态时自己最终获得的奖励并不那么少;而在其他一些状态时,自己获得的最终奖励就少得多了.个体最终发现在这个均一策略指导下,每一个状态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对于个体来说,他需要不停的与环境交互,经历过多次的终止状态后才能对各个状态的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个体形成这个认识的过程就是策略评估的过程.
-
接下来稍微讲解一下这个具体的计算过程:首先我们假设所有除终止状态以外的14个状态的价值为0.同时,由于终止状态获得的奖励为0,我们可以认为两个终止状态的价值始终保持为0.而在随后的每一次迭代过程中,个体处在任意状态都以均等的概率(1/4)选择朝上,下,左,右等四个方向中的一个进行移动;只要个体不处在终止状态,随后产生的任意一个方向的移动都将得到-1的奖励,并根据环境动力学将100%进入行为指向的相邻格子或者碰壁后留在原位,在更新某一状态的价值时需分别根据四个行为带来的价值份量,如下图所示,注意每次计算状态的价值都是根据上一个迭代周期的状态价值计算.
策略迭代
-
完成对一个策略的评估,将得到基于该策略下每一个状态的价值.很明显,不同状态对应的价值一般也不同,那么个体是否可以根据得到的价值状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呢,例如考虑一种如下的贪婪策略:个体在某个状态下选择的行为是其能够到达后续所有可能的状态中价值最大的那个状态.我们以均一随机策略下第2次迭代后产生的价值函数为例说明这个贪婪策略.
- 如上图所示,右侧是根据左侧各状态绘制的贪婪策略方案.个体处在任何一个状态时,将比较所有后续可能的状态的价值,从中选择一个最大价值的状态,再选择能到达这一状态的行为;如果有多个状态价值相同且均比其他可能的后续状态价值大,那么个体则从这多个最大价值的状态中随机选择一个对应的行为.
- 在这个小型方格世界中,新的贪婪策略比均一随机策略要优秀很多,至少在靠近终止状态的几个状态中,个体将有一个明确的行为,而不再是随机行为了.我们从均一随机策略下的价值函数中产生了新的更优秀的策略,这是一个策略改善的过程.
- 更一般的情况,当给定一个策略时,可以得到基于该策略的价值函数,基于产生的价值函数可以得到一个贪婪策略.
- 依据新的策略会得到一个新的价值函数,并产生新的贪婪策略,如此重复迭代将最终得到最优价值函数和最优策略.策略在循环迭代中得到更新改善的过程称为策略迭代(policy iteration).下图直观显示了策略迭代的过程.
- 从一个初始策略和初始价值函数开始,基于该策略进行完整的价值评估过程得到一个新的价值函数,随后依据新的价值函数得到新的贪婪策略,随后计算新的贪婪策略下的价值函数,整个过程反复进行,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策略和价值函数均得到迭代更新,并最终收敛成最优价值函数和最优策略.除初始策略外,迭代中的策略均是依据价值函数的贪婪策略.
- 下文给出基于贪婪策略迭代将收敛于最优策略和最优状态价值函数的证明.
- 考虑一个依据确定性策略对任意状态产生的行为,贪婪策略在同样的状态下会得到新行为,其中:
-
假如个体在与环境交互的仅仅下一步采取该贪婪策略采取该贪婪策略产生的行为,而在后续步骤仍采取基于原策略产生的行为,那么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 由于上式中的对状态集中的所有状态都成立,那么针对状态的所有后续状态均使用贪婪策略产生的行为,不等式:将成立.这表明新策略下状态价值函数总不劣于原策略下的状态价值函数.该步推导如下:
-
如果在某一个迭代周期内,状态价值函数不再改善,即:
-
那么就满足了贝尔曼最优方程的描述:
- 此时,对于所有状态集内的状态,满足:,这表明此时的策略即为最优策略.证明完成.
价值迭代
- 任何一个最优策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该策略要能产生当前状态下的最优行为,其次对于该最优行为到达的后续状态时该策略仍然是一个最优策略.可以反过来理解这句话:如果一个策略不能在当前状态下产生一个最优行为,或者这个策略在针对当前状态的后续状态时不能产生一个最优行为,那么这个策略就不是最优策略.与价值函数对应起来,可以这样描述最优原则:一个策略能够获得某状态的最优价值当且仅当该策略也同时获得状态所有可能的后续状态的最优价值.
-
对于状态价值的最优化原则告诉我们,一个状态的最优价值可以由后续状态的最优价值通过前一章所述的贝尔曼最优方程来计算:
- 这个公式带给我们的直觉是如果我们能知道最终状态的价值和相关奖励,可以直接计算得到最终状态的前一个所有可能状态的最优价值.更乐观的是,即使不知道最终状态是哪一个状态,也可以利用上述公式进行纯粹的价值迭代,不停的更新状态价值,最终得到最优价值,而且这种单纯价值迭代的方法甚至可以允许存在循环的状态乃至一些随机的状态转换过程.我们以一个更简单的方格世界来解释什么是单纯的价值迭代.
价值迭代的例子
-
如上图所示是一个在4 * 4 方格世界中寻找最短路径的问题.与前面所述的方格世界问题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世界只在左上角有一个最终状态,个体在世界中需尽可能用最少部署到达最上角这个最终状态.
-
首先考虑到个体知道环境动力学特征的情形(即确定性价值迭代).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以直接计算得到与终止状态直接相邻的左上角两个状态的最优价值均为-1,随后个体又可以往右下角延伸计算得到与之前最优价值为-1的两个状态相邻的3个状态的最优价值为-2.以此类推,每一次迭代个体将从左上角朝着右下角方向依次直接计算得到一排斜向方格的最有价值,直至完成右下角的一个方格最优价值的计算.
-
现在考虑更广泛使用的,个体不知道环境动力学特征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并不知道终止状态的位置,但是它依然能够直接进行价值迭代.与之前情形不同的是,此时的个体要针对所有状态进行价值更新.为此,个体先随机地初始化所有状态价值(上图V1),为了简化演示我们全部初始化为0,在随后的一次迭代过程中,对于所有非终止状态,因为执行任何一个行为都将得到一个-1的奖励,而所有状态的价值都为0,那么所有的非终止状态的价值经过计算后为-1(V2).在下一次迭代中,除了与终止状态相邻的两个状态外的其余状态的价值都将因采取一个行为获得-1的奖励以及在前次迭代中得到的后续状态价值均为-1而将自身的价值更新为-2;而与终止状态相邻的两个状态在更新价值时需将终止状态的价值0作为最高价值代入计算,因而这两个状态更新的价值仍然为-1(V3),依次类推直到最右下角的状态更新为-6(V7)后,再次迭代各状态的价值将不会发生变化,于是完成整个价值迭代的过程.
-
两种情况的相同点都是根据后续状态的价值,利用贝尔曼最优方程来更新得到前面状态的价值.两者的差别体现在:前者每次迭代仅计算相关相关的状态价值,而且一次计算即得到最优状态价值,后者在每次迭代时要更新所有状态的价值.
-
可以看出价值迭代的目标仍然是寻找到一个最优策略,它通过贝尔曼最优方程从前次迭代的价值函数中计算得到当次迭代的价值函数,在这个反复迭代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策略参与,由于使用贝尔曼最优方程进行价值迭代时类似于贪婪地选择了最优行为对应的后续状态的价值,因而价值迭代其实等效于策略迭代中每迭代一次价值函数就更新一次策略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纯粹的价值迭代寻找最优策略的过程中,迭代过程中产生的状态价值函数不一定对应一个策略.迭代过程总价值函数更新的公式是:
-
至此,使用同步动态规划进行规划基本就讲解完毕了.其中迭代法策略评估属于预测问题,它使用贝尔曼期望方程来进行求解.策略迭代和价值迭代则属于控制问题,其中前者使用贝尔曼期望方程进行一定次数的价值迭代更新,随后在产生的价值函数基础上采取贪婪选择的策略改善方法形成新的策略,如此交替迭代不断的优化策略;价值迭代则不依赖任何策略,它使用贝尔曼最优方程直接对价值函数进行迭代更新.前文所述的这三类算法均是基于状态价值函数的,其每一次迭代的时间复杂度为,其中m,n分别为行为和状态空间的大小.
-
上面这个图是对上面内容的总结,如果读者弄懂了应该就看懂了.
异步动态规划算法
- 前文所述的系列算法均为同步动态规划算法,它表示所有的状态更新是同步的.与之对应的还有异步动态规划算法.在这些算法中每一次迭代并不对所有状态的价值进行更新,而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有选择性的更新部分状态的价值,这种算法能显著地节约计算资源,并且只要所有状态能够得到持续的被访问更新,那么也能确保算法收敛至最优解.下面将简要叙述一些异步动态规划算法的特点.
-
原位动态规划(In-place dynamic programming):与同步动态规划算法通常对状态价值保留一个备份不同,原位动态规划则直接利用当前状态的后续状态的价值来更新当前状态的价值.
-
优先级动态规划(priortised sweeping):该算法对每一个状态进行优先级分级,优先级越高的状态其状态价值优先得到更新.通常使用贝尔曼误差来评估状态的优先级,贝尔曼误差被表示为新状态价值与前次计算得到的状态价值差的绝对值.直观的说,如果一个状态价值在更新时变化特别大,那么该状态下次将得到较高的优先级再次更新.这种算法可以通过维护一个优先级队列来较轻松地实现.
-
实时动态规划(Real-time dynamic programming):实时动态规划直接使用个体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实际经历来更新状态价值,对于那些个体实际经历过的状态进行价值更新.这样个体经常访问过的状态将得到较高频次的价值更新,而与个体关系不密切,个体较少访问到的状态其价值得到更新的机会就比较少.
- 是实际与Agent相关或者说Agent经历的状态,可以省去那些仅存在理论上的状态的计算.
- 动态规划算法使用全宽度(full-width)的回溯机制来进行状态价值的更新,也就是说,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动态规划,在每一次回溯更新某一个状态的价值时,都要追溯到该状态的所有可能的后续状态,并结合已知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定义的状态转换矩阵和奖励来更新该状态的价值.这种全宽度的价值更新方式对于状态数在百万级别及以下的中等规模的马尔科夫决策问题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当问题规模继续变大时,动态规划算法将会因贝尔曼维度灾难而无法使用,每一次的状态回溯更新都要消耗非常昂贵的计算资源.为此需要寻找其他有效的算法,这就是后文将要介绍的采样回溯.这类算法的一大特点是不需要知道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定义,也就是不需要了解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以及奖励函数,而是使用采样产生的奖励和状态转移概率.这类算法通过采样避免了维度灾难,其回溯的计算时间消耗是常数级的.由于这类算法具有非常可观的优势,在解决大规模实际问题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编程实践
- 在本次实践当中,我们将结合4 * 4小型方格世界环境使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策略评估,策略迭代和价值迭代.本节将引导读者进一步熟悉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建模,熟悉动态规划算法的思想,巩固对贝尔曼期望方程,贝尔曼最优方程的认识,加深对均一随机策略,贪婪策略的理解.
小型方格世界MDP建模
- 我们先对4 * 4 小型方格世界的MDP进行建模,由于4 * 4方格世界环境简单,环境动力学明确,我们将不适用字典来保存状态价值,状态转移概率,奖励,策略等.我们使用列表来描述状态空间和行为空间,将编写一个反映环境动力学特征的方法来确定后续状态和奖励值,该方法接受当前状态和行为作为参数.状态转移概率和奖励将使用函数的形式来表达.代码如下:
S = [i for i in range(16)] #状态空间
A = ['n', 'e', 's', 'w'] #行为空间
#P,R将由dynamics动态生成
ds_actions = {"n":-4, "e":1, "s":4, "w":-1} #行为对状态的改变(选择某个方向对应改变的状态)
def dynamics(s,a):
'''
模拟小型方格世界的环境动力学特征
:param s: 当前状态 int 0-15
:param a: 行为 str in ['n', 'e', 's', 'w']代表北,东,南,西
:return: tuple(s_prime, reward, is_end)
s_prime 后续状态 reward 奖励值 is_end 是否进入终止状态
'''
s_prime = s
#规定超出边界的行为会使agent停在原地
if (s % 4 == 0 and a == "w") or (s < 4 and a == "n")\
or ((s+1) % 4 == 0 and a == "e") or (s > 11 and a == "s")\
or s in [0,15]:
pass
else:
ds = ds_actions[a]
s_prime = s + ds
reward = 0 if s in [0,15] else -1
is_end = True if s in [0,15] else False
return s_prime, reward, is_end
def P(s,a,s1):#状态转移概率函数
s_prime, _, _ = dynamics(s,a)
return s1 == s_prime
def R(s,a):#奖励函数
_,r,_ = dynamics(s,a)
return r
gamma = 1.00
MDP = S,A,R,P,gamma
- 最后简历的MDP同上一章一样是一个拥有5个元素的元祖,只不过和都变成了函数而不是字典了.同样变成函数的还有策略.下面的代码分贝建立了均一随机策略和贪婪策略,并给出了调用这两个策略的统一的接口.由于生成一个策略所需要的参数并不统一,例如像均一随机策略多数只需要知道行为空间就可以了,而贪婪策略则需要知道状态的价值.为了方便程序使用相同的代码调用不同的策略,我们对参数进行了统一.
def uniform_random_pi(MDP = None, V = None, s = None, a = None):
_, A, _, _, _ = MDP
n = len(A)
return 0 if n == 0 else 1.0/n
def greedy_pi(MDP, V, s, a):
S, A, P, R, gamma = MDP
max_v, a_max_v = -float('inf'), []
for a_opt in A:#统计后续状态的最大价值以及到达该状态的行为(可能不止一个)
s_prime,reward,_ = dynamics(s, a_opt)
v_s_prime = get_value(V, s_prime)
if v_s_prime > max_v:
max_v = v_s_prime
a_max_v = [a_opt]
elif v_s_prime == max_v:
a_max_v.append(a_opt)
n = len(a_max_v)
if n == 0: return 0.0
return 1.0/n if a in a_max_v else 0.0
def get_pi(Pi, s, a, MDP = None, V = None):
return Pi(MDP, V, s, a)
- 在编写贪婪策略时,我们考虑了多个状态具有相同最大值的情况,此时贪婪策略将从着多个具有相同最大值的行为中随机选择一个.为了能使用前一章编写的一些方法,我们重写一下需要用到的诸如获取诸如状态转移概率,奖励以及显示状态价值等的辅助方法:
def get_prob(P, s, a, s1):#获取状态转移概率
return P(s, a, s1)
def get_reward(R, s, a):#获取奖励值
return R(s,a)
def set_value(V, s, v):#设置价值字典
V[s] = v
def get_value(V, s):#获取状态价值
return V[s]
def display_V(V):#显示状态价值
for i in range(16):
print('{0:>6.2f}'.format(V[i]), end = " ")
if(i+1) % 4 == 0:
print("")
print()
- 有了这些基础,接下来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迭代法策略评估,策略迭代和价值迭代了.在前一章的实践环节,我们已经实现了完成这三个功能的方法了,这里只要做少量针对性的修改就可以了,由于策略Pi现在不是查表式获取而是使用函数来定义的,因此我们需要做相应的修改,修改后的完整代码如下:
def compute_q(MDP, V, s, a):
'''
根据给定的MDP,价值函数V,计算状态行为对s,a的价值q_sa
:param MDP: 马尔科夫决策函数
:param V: 价值函数V
:param s: 状态
:param a: 行为
:return: 在s状态下a行为的价值q_sa
'''
S, A, R, P, gamma = MDP
q_sa = 0
for s_prime in S:
q_sa += get_prob(P, s, a, s_prime) * get_value(V, s_prime)
q_sa = get_reward(R, s, a) + gamma * q_sa
return q_sa
def compute_v(MDP, V, Pi, s):
'''
给定MDP下依据某一策略Pi和当前状态价值函数V计算某状态s的价值
:param MDP: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param V: 状态价值函数V
:param Pi: 策略
:param s: 某状态s
:return: 某状态的价值v_s
'''
S, A, R, P, gamma = MDP
v_s = 0
for a in A:
v_s += get_pi(Pi, s, a, MDP, V) * compute_q(MDP, V, s, a)#一个状态的价值可以由该状态下所有行为价值表达
return v_s
def update_V(MDP, V, Pi):
'''
给定一个MDP和一个策略,更新该策略下的价值函数
'''
S, _, _, _,_ = MDP
V_prime = V.copy()
for s in S:
set_value(V_prime, s, compute_v(MDP, V_prime, Pi, s))
return V_prime
def policy_evaluate(MDP, V, Pi, n):
'''
使用n次迭代计算来评估一个MDP在给定策略Pi下的状态价值,初始时为V
'''
for i in range(n):
V = update_V(MDP, V, Pi)
return V
def policy_iterate(MDP, V, Pi, n, m):
for i in range(m):
V = policy_evaluate(MDP, V, Pi, n)
Pi = greedy_pi # 第一次迭代产生新的价值函数后随机使用贪婪策略
return V
def compute_v_from_max_q(MDP, V, s):
'''
根据一个状态下的所有可能的行为价值中最大一个来确定当前状态价值
'''
S, A, R, P, gamma = MDP
v_s = -float('inf')
for a in A:
qsa = compute_q(MDP, V, s, a)
if qsa >= v_s:
v_s = qsa
return v_s
def update_V_without_pi(MDP, V):
'''
在不以来策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后续状态的价值来更新状态价值
'''
S, _, _, _, _ = MDP
V_prime = V.copy()
for s in S:
set_value(V_prime, s, compute_v_from_max_q(MDP, V_prime, s))
return V_prime
def value_iterate(MDP, V, n):
'''
价值迭代
'''
for i in range(n):
V = update_V_without_pi(MDP, V)
return V
策略评估
- 接下来就可以来调用这些方法进行策略评估,策略迭代和价值迭代了.我们先来分别评估一下均一随机策略和贪婪策略下16个状态的最终价值:
V = [0 for _ in range(16)] #状态价值
V_pi = policy_evaluate(MDP, V, uniform_random_pi, 100)
display_V(V_pi)
V = [0 for _ in range(16)] #重置状态价值
V_pi = policy_evaluate(MDP, V, greedy_pi, 100)
display_V(V_pi)
# 0.00 -14.00 -20.00 -22.00
# -14.00 -18.00 -20.00 -20.00
# -20.00 -20.00 -18.00 -14.00
# -22.00 -20.00 -14.00 0.00
#
# 0.00 -1.00 -2.00 -3.00
# -1.00 -2.00 -3.00 -2.00
# -2.00 -3.00 -2.00 -1.00
# -3.00 -2.00 -1.00 0.00
- 可以看到,均一随机策略下得到的结果与之前图片显示的结果相同.在使用贪婪策略时,各状态的最终价值与均一随机策略下的最终价值不用.这体现了状态的价值是基于特定策略的.
策略迭代
- 编写如下代码进行贪婪策略迭代,观察每迭代1次改善一次策略,共进行100次策略改善后的状态价值:
V = [0 for _ in range(16)] #重置状态价值
V_pi = policy_iterate(MDP, V, greedy_pi,1,100)
display_V(V_pi)
# 0.00 - 1.00 - 2.00 - 3.00
# -1.00 - 2.00 - 3.00 - 2.00
# -2.00 - 3.00 - 2.00 - 1.00
# -3.00 - 2.00 - 1.00
# 0.00
价值迭代
- 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单纯使用价值迭代的状态价值,我们把迭代次数选择为4次,可以发现仅4次迭代后,状态价值已经和最优状态价值一致了.
V_star = value_iterate(MDP,V,4)
display_V(V_star)
# 0.00 - 1.00 - 2.00 - 3.00
# -1.00 - 2.00 - 3.00 - 2.00
# -2.00 - 3.00 - 2.00 - 1.00
# -3.00 - 2.00 - 1.00 0.00
- 我们还可以编写如下的代码来观察最优状态下对应的最优策略:
def greedy_policy(MDP, V, s):
S, A, P, R, gamma = MDP
max_v, a_max_v = -float('inf'), []
for a_opt in A: #统计后续状态的最大价值以及到达该状态的行为(可能不止一个)
s_prime, reward, _ = dynamics(s, a_opt)
v_s_prime = get_value(V, s_prime)
if v_s_prime > max_v:
max_v = v_s_prime
a_max_v = a_opt
elif v_s_prime == max_v:
a_max_v += a_opt
return str(a_max_v)
def display_policy(policy, MDP, V):
S, A, P, R, gamma = MDP
for i in range(16):
print('{0:^6}'.format(policy(MDP, V, S[i])), end=" ")
if(i + 1) % 4 == 0:
print("")
print()
display_policy(greedy_policy, MDP, V_star)
# nesw w w sw
# n nw nesw s
# n nesw es s
# ne e e nesw
- 上面分别用n,e,s,w表示北,东,南,西四个行为.
参考
- David silver的课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b411i7KG?p=1
- 主要参考:叶强的笔记https://www.zhihu.com/column/rein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