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笔记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2018-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花渡水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我在读一本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了凶手是谁而且我还不怎么喜欢的推理小说。

      也许我有一点点“直面感情恐惧症”,鬼知道这是什么病,这是我自己根据感受瞎起的名字。总之就是我不太能……好吧,是完全不能接受过于激烈的感情,无论是喜怒哀乐,我需要让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在平静无波的舒适范围内,一旦有一丝丝波动都会让我的情绪扩大化并且持续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无法抽离,试想一下一个人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可不是什么舒服的体验,你会感到深深的恐惧,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病,然后害怕被人发现并被关进医院。

      所以当我看到一个完全无背景交代的人冒冒然地登门打破了一家人努力维持的平静假象的时候,我就开始想弃文了。即使后面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个人很有名,我也仍然没有什么真情实感,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人真讨厌。而这种讨厌在他的内心完全没有干扰到他人平静生活的愧疚,反而因为没有人对他带来的所谓真相感到高兴而升起怒火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在我有限的人生经历中一直认为,平静才是一个人毕生应该追求的东西,即使是一丝涟漪即可轻易破坏,如水中倒影般易碎的平静假象,也不该轻易被一个外人摧毁。

      但是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我心中的女神。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成为一个具有相当高度的女作家,无论是她的文学素养还是作为一个人我都相当崇拜她。阿加莎的名字仿佛有魔力,即便我一次又一次因为气愤和焦躁合上书页打算弃文,她也一次又一次诱使我再一次打开它读下去。

      所以我深呼吸(绝不是因为鼻塞呼吸困难),让自己平静下来,抛开这是一篇推理小说的固有认知,把它当作一篇被文字记录下来的故事去读,竟也能从中看到到一些颇有感触的句子。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马克马斯特医生是书中我唯一喜欢的人物,出场不多,但是每一句话都很睿智,我怀疑这跟他的年长有关,我总是很敬佩年长的人,并且毫不怀疑岁月赋予人类智慧(虽然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个让我怀疑大脑是筛子状漏掉了所有智慧只剩下粗俗的人总是在给我添麻烦,那也不影响我敬佩其他值得尊敬的年长的人)。

      医生的这段话不只是对书里那个冒冒失失的、我读了两遍都没记住名字的讨厌的博士说的。同时我想这大概也是他对那个家庭所有被收养的孩子的评价,或者是感叹。在他们的内心盛满对养母的愤恨之前,一定也曾经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试图表达出自己真正的需求。可惜就像书里说过很多次的那样,一个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尤其是当交流的其中一方拥有着类似于傲慢的自信时。

      这种内心的演练我也曾经有过,很多次,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无数次的演练都是往你自己希望的结果发展,我想要表达得干练、漂亮,我想要被人称赞,我想要达成我的目的,我想要一切顺利。可是我没有考虑将要交流的对方的心理预期,所以就真的像马克马斯特医生说的那样,你得到的回答从来就不是你所想的,这正是你感到心烦的。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虽然从很久以前我就有过这种朦朦胧胧的想法,但是从未像此刻刚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如此清晰。我想说的是,母亲似乎是人的一生中最应该被感恩的角色,却也是身为子女的记忆中最容易被怨恨的角色。而这种该天打雷劈的想法我也曾经有过,现在回想起来,几乎全部都是迁怒,至于迁怒的理由,就是后面看到的那句话。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在那个自以为洞明世事实际上连看向世界的眼睛都还没张开的年纪,落叶拍向水面还没屁大的动静都不亚于一场惊雷的青春期,母亲“过来人”的经验实在是让人难堪得很。毕竟我也是典型的“中国式母系氏族”家庭教育大的(鬼知道这是什么家庭,我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概括一下),所以实在也没什么机会怨恨连我上几年级了都不知道的父亲。于是,本该对自己懵懂之下干出的傻事感到羞愧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自然而然地迁怒给了曾经提醒自己不要走弯路的母亲。可能这就是根植在我内心深处不愿正视错误和责任的劣根性。

      不过幸好我家这位娘大人并不像书里写的那样十项全能还总是对的,她总是很巧妙的能指出多少正确的路就能同时闯出多少祸,让我们娘俩这些年一直在互相收拾烂摊子的人生中度过。而且谢天谢地我是她亲生的,就像书里写的,血统带来朦胧的互相理解,所以实际上我受到控制和压迫的感受并不那么深刻。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不过如果未来换了我成为一个母亲,我可能还是不会选择像我家娘大人一样苦口婆心的方式。毕竟干过的傻事不白干,只要酿不成无法收拾的灾难,至今想起来仍然让我面红耳赤想要踹被子踢凳子的那种恼羞成怒会时刻提醒我不要再丢同样的脸。人不中二枉少年嘛!干傻事是青春才有的特权,成年了之后再干傻事那就是真傻了。

      话题扯远了,再说回来。书里那个从故事开始很多年以前就已经畸形了的家庭还是给了我不少警示的。

      一心付出却被怨恨最后被谋杀的养母表示:可以自信但是不能傲慢的自信,即使过往的经历让人再怎么确信自己是对的,如果真的不是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的事,至少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沟通不成缩回壳子里的父亲表示:出轨是不对的,即使只是精神出轨。从一开始就不健康的爱会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还有缺少平等有效的交流会严重影响夫妻感情并消磨爱情。

      自以为爱得深情并较真的小唐医生表示:即使只有一点点的怀疑也会毁掉自认为坚固的爱情。当然这里指的是无根据虚假的怀疑,而不是证据确凿的指认。在事情真正发生之前你以为的就只是你以为的而已。

      怨恨一生的大儿子表示:搞清楚真正恨的是谁很重要。

      爱得毫无自我的大女儿表示:即使对自己的丈夫也不能爱得太变态,尤其是这个丈夫其实跟自己还不是一类人,有那勉强独占的功夫还不如多爱自己。

      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大女婿表示:高估自己是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的,好奇心能害死的也不只是猫。

      记不住名字揭开了伤疤的讨厌博士表示:坚持或许是一个看不懂空气的人唯一的优点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奉命谋杀》

      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叛逆了很久的二女儿海斯特认为,讨厌的博士毁掉了无辜的人的生活,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故事结束的时候,有罪的某人并没能逍遥法外,而法律意义上无辜的人却依然无法逃脱。

      即使阿加莎让明知故犯的女儿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归宿,让一直不明白自己真正内心的大儿子走回了养母安排的正途,让爱上了大儿子的小女儿得到了更温暖的未来,却也隐晦地表达了死去的人会被遗忘,跟她是谁没有关系,她只是一个死了的人。

      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不完美(不是指推理过程)却能让人感到一点点治愈,大概就是推理女王的魔力。我大概能朦朦胧胧地理解一点阿加莎说这篇小说是她得意之作的感受,她成功地塑造了一家子“人”。但是这也一点不妨碍我还是不喜欢这部小说,我仍然希望待在一个感情波动保持稳定的舒适值内,虽然感情曲线的可波动空间大了一点,就只有一点点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