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国学与传统文化

佛典浅译之《佛说甚深大回向经》:佛对身、口、意善业的阐述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围炉野话365

我是这样听佛说的: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八千人俱在。

当时佛和大众们围绕在一起说法,其中有一个叫做“明天”的菩萨,从人群中坐了起来,他偏袒右肩,恭敬的合上双掌,对佛说道:“佛啊,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于你。”

佛说:“善男子,有什么问题尽管发问,莫要将疑问存在心中,我会将你的疑问解说分明。”

明天菩萨说:“为什么有的菩萨少修善本,而能得到很大的善果呢?而有的菩萨多作功德,而福报无量呢?”

佛对明天菩萨说:“善哉,善哉!明天菩萨,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足见你过去已经去过了无量佛所,以众德本供养了诸佛,亲近善知识,能为乐福众生,所以才能提出如此深奥的问题。你仔细听好了,要仔细思索我的话。”

明天菩萨对佛说:“佛啊,我愿诚心受教。”

佛对明天菩萨说:“众位菩萨,应该于过去、如今、未来在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心行。”

佛又对明天说:“菩萨摩诃萨应该到如来的庙宇中礼拜供养,以右膝着地,合掌右绕,以散花、焚香、悬挂缯幡盖、作伎乐的方式,对如来表示尊重和恭敬;以微妙的音歌,赞叹如来的功德,并且随喜颂善。

佛对明天说:“什么叫做菩萨摩诃萨?是指那些在佛所中,无论过去、当下、未来,都始终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心行的人。善男子啊,菩萨摩诃萨应该将如来看作是坚定不移的人,是无上的人,是不可战胜之人;是像狮子王一般勇猛无畏,既能自度,又能度己的人。他自我安定,也能安定他人;他能够自己灭亡,也能够使他人灭亡。他说真实不虚之法,令众生安立,心无谄饰而净戒具足。他不害怕辩论,永远除去了一切障业,逍遥于在自在之境,天地间没有能够与他比肩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修慈口行。因为口善而念佛功德,至诚恭敬的人,就叫做菩萨修慈心行。明天菩萨,菩萨摩诃萨应该在过去、如今、当下于诸佛所中,修身、口、意慈,学习和施行正念。”

佛又对明天说:“菩萨摩诃萨,在过去、如今、当下,在诸佛众生之所中,也应该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平等的去看待众生。明天菩萨,为什么要在过去、如今、当下在诸众生所,也要修慈身行、慈口行、慈意行呢?明天啊,是这样的。菩萨摩诃萨不杀众生,不盗他人财物,不邪淫,不妄语,不花言巧语,不搬弄是非,不出恶言,不贪欲,不嗔怒,不邪见。为什么菩萨摩诃萨不杀众生呢?因为他有对一切众生慈悲的爱念,惭愧于杀生,而永远舍弃了杀人所用的刀、杖等凶器。那些不偷盗的人,如果能够在没有人的地方,而对所有的东西不偷不取;那些不邪淫的人,如果看到别人家的父母兄弟都在旁边看护,乃至于想到自己的家人而不生欲念;那些不妄语的人,如果在乡里间犹若国王,无论有什么事,别人来找他作证时,他总是会真诚实语,坚决不说假话;那些不搬弄是非的人,会时时保持着和气的念想,听到甲说的话,不会对乙说,听到乙说的话,不会对甲说。那些不出恶言的人,总是会先柔声对来人问其来意,从来不会用恶毒的话加诸于众生身上;那些不花言巧语的人,每句话都是在明白了内中的道理之后,而实话实话的,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心口无差;那些不贪欲的人,见到他人的财物,不会心起妄想之念,见到来讨取财物的人,不会心起吝啬之念。那些不嗔怒的人,对一切众生都拔除了嗔怒之念,而只有慈愍心、饶益心、安彼心,对一切众生只有随顺和维护;那些不邪见的人,自身是有施、有济、有快乐、有父母的。有今生后世,有苦乐果报于世间,有阿罗汉果。他自知以身为证,他的一生已完成了清静善果,之前的业障已不能影响他的后来。明天啊,一个人如能不杀、不盗、不邪淫,则是菩萨修慈身行;不妄语、不搬弄是非、不出恶言、不花言巧语,则是菩萨修慈口行;不贪欲、不嗔怒、不邪见,则是菩萨修慈意行。修慈身、口、意之行,则是菩萨等念众生。

佛对明天说:“菩萨摩诃萨,在诸佛所中于过去、如今、未来,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以及过去、如今、未来的一切众生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所有的功德果报,全都会和一切众生,回向于无上正等正觉。明天啊,菩萨如果作出如此回向,便能少修善本,而获大果报,多作功德则福报无量。”

佛对明天菩萨说:“这种菩萨成就无量功德的时候,是将功德回向于无量智慧,以及一切众生的,这些最终是回向于无上正等正觉的——这是三种功德。还有三种回向,是哪三种呢?即是过去空、当来空、现在空,这三种是没有回向的,既没有回向之法,也没有回向之处。菩萨摩诃萨,应该作这种回向。作这种回向时,应该保持三处(身、口、心)皆清静,以这种回向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享,最终回向于无上正等正觉。作这种回向的人,没有凡夫,也没有凡夫之法,也没有无信行,也没有无法行,也没有八人,也没有须陀洹、向须陀洹,也没有斯陀含、向斯陀含,也没有阿那含、向阿那含,也没有阿罗汉、向阿罗汉,也没有辟支佛、向辟支佛,也没有佛、向佛者。为什么呢?因为法性无缘,不生不灭,而无所住的缘故。所以菩萨摩诃萨应该以三种清静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从而共同回向于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应该作这种回向,发此大愿:如果我出生之处,常遇诸佛得无上甚深之法,见无量佛而成就多闻清静智慧,则愿发下弘誓大愿,誓不舍弃一切众生。”

佛说此法时,百千天人,都想要往生于阿閦佛国。

当时,佛告诉阿难:“我说此甚深之法时,百千天人都想要到阿閦佛国去。啊难,你要知道,他们愿终结于此,而往生阿閦佛国中的妙土中去,从一个佛国到另一个佛国,供养诸佛,听受正法,得正法之修行,都会成就不可思议的智慧。他们在五浊国中,一定会成就佛果,这些人都会有同一个称号,号曰“甘露音王如来应供等正觉”。他们在那地方受记时,百千众生都会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当此之时,释提桓对佛说:“世尊,我已经明白了你所说的道理,我知道这种回向大功德,是无量功德,是无边功德。佛曾经说过, 憍尸迦,这法门最终是清静的。世尊,你此次所说的经文应该用什么名字?应该怎么去奉持它?”

佛对提桓因说:“此经名为《大回向》,也叫《甚深法性回向》,你们应该好好奉持它。”

佛对憍尸迦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子,学这种回向之法,那么此人必能得无所从生法忍,能度未度之人,安乐百千无量众生。”

佛说这部法典时,诸比丘众释梵天人阿修罗等,全都闻佛说法,而欢喜奉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