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燕归 岁岁年年
在每天上下地铁的逼仄与躁动中,看完了《四个春天》,好似每天早晨上班的不愉也消散了不少。人世的生活,多半都是平平淡淡,偶尔泛起几丝涟漪也是了不得,可是就是这样的朝朝暮暮,春去秋来,读来也不免让人内心温暖,充满感动。
作者陆庆屹,已经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了。年轻时做过矿工、酒吧歌手、运动员、编辑多种不同的职业。在某一次的同学聚会上,看着酒吧舞池里尽兴的同学们,独自一人吸着烟,不说话。好友过来问他在想什么,作者说,在想自己的未来。一旁的好友似乎是愣了一瞬,我们哪儿还有什么未来啊。你们没有,我有。作者回过头,一瞬不瞬地看着他们。虽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可当时自己的心里也没什么谱,不知道做什么才能算作自己的未来。回家辗转难眠,脑子里走马灯一样过着以往的岁月。似乎冥冥中,把作者往导演的路上推。之后才有了本书的同名纪录片,获奖无数。
作者多年都在豆瓣上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本书应该就是集结不同时期的文字成书的。书中每一篇都有一个小标题,并未分章节,看下来,大约可分为三个大章:故乡旧人、温润双亲、生活随感。
作者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叫麻尾的乡村,之后随着父母在独山生活。贵州山多林密,天然没有被商业开发的风景尽入眼帘。民风淳朴原始,如若彼此有什么不快的发生,多是少言直接动手解决。印象中我记得书中一件比较有趣的事。少数民族有少男少女对山歌的风俗,两人彼此一对眼就打暗号,自去山间云雨一番。有一次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孩和一个镇上的男子发生关系之后,女方的族人觉得气不过,打听到男方的地址,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帮人带着铁锹去到男方家,一句话不说,闷头就开始挖墙脚,等到挖了一大半,男方家听到声响起来,吓得抱成一团,房子轰然倒塌,从头到尾,族人都没说话,扛着铁锹又径自去了,男方家也不敢驳斥,只能看着自家的房舍,迎风洒泪了。
父母都是普通人家出生,退休之前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家中子女三个,都是孝顺温柔之辈。父亲温和美好,常常对家人都是润物细无声的照顾着,会在睡觉前帮家里的每个人都开好电热毯;吃完饭在家里人都不注意的时候把碗洗了;会在母亲劳动腾不出手时,一口一口地喂母亲吃饭。
母亲正好跟父亲相反的性子,像个爆竹,风风火火的,说一不二。母亲信佛,经常烧香拜拜,如果有事不在家,会拜托父亲帮忙,父亲不信这些神明信科学,但每回母亲让他做这些的时候没有一句怨言,甚至比母亲自己做的时候更有耐心,更加虔诚。作者曾经问过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跟母亲理论。父亲温和地笑笑,你觉得你母亲那性子,她会听我的么?随她吧,挺好的。
父母的性子似乎是天平的两端,却有着一样的品格——坚韧。所以在以往那些艰苦岁月里,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
作者喜欢用文字和图片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在北京生活的日子里,作者通常都是在晚间出门,原本有一辆自行车可以四处逛逛,被偷之后,作者也没觉得怎样,慢慢走在城市里的小路间,体会着都市里的霓虹光影,市井气息,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待在租住的小屋里,给自己做一顿美味,暇时坐在沙发上看一本书,发一会儿呆,也是很静好。
书的封面,近处是一方桃林间的小屋,远处是绵延的山,几只燕子在天空盘旋。燕子归来,代表归乡安稳,人有了来处也有了归处。在我看来,还有另一层意思,梁上燕归,也代表人的灵魂也有了归处,不只是肉体。有着温柔的父母在旁,自己的未来也找到一处可发力的方向,生活的点滴都记录在自己的笔下,相机里,胶片里。梁上燕子归,岁岁年年可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