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03 防止被算法摸透,用算法反向训练自己

2024-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默学森

1️⃣ 大数据下,你无处遁形

我发现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我有点被害妄想症,不敢上网。

我在一个平台里搜索灯具,然后打开微信阅读公众号文章时,下面的小广告竟然也是灯具的广告。我心想,这一定是巧合。

但后来多次发现,我在一个软件中浏览的内容,会在另一个软件中以广告的形式推送给我。

2️⃣ 不上网、不发言

那不上网行不行、不发言行不行。

我上网很少发言,浏览某个页面的时间也会限制。我不是很喜欢这种被软件监控的感觉。

我想起了科幻片《西部世界》(有剧透)。后几季展示出通过无死角监控一个人,来生成和这个人一模一样的假人。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些算法不需要知道你,只需要知道你这类人的用户画像就可以了。和你同样的人,有着和你同样的需求、爱好、弱点。

就算你很少上网,上网很少发言,你也逃不开大数据的计算。

有段时间,我发现微信小广告经常给我推送脱发广告,又有段时间给我推送男性高情商说话广告。这两种广告,适合压力大、需要与不同人沟通的人。虽然不是很契合我,比如我头发很多,但也算是符合我这个用户画像。

后来我受不了,直接舍弃一定的功能,开启青少年模式,才避开广告。

3️⃣ 接受与应对

但不上网、不发言,感觉就像是眼睛和嘴巴被堵住了。而且即使如此,也难以防止自己被算法摸透。

与其拒绝,不如接受。反正肯定不会像科幻片那样,被各种软件、平台摸透。嗯,应该是这样的吧。

应对方法我想的是去诱导和训练算法。反过来借助算法来塑造自己。

比如,一些视频平台会推送一些搞笑视频给你看。你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所以,我每次看完后都点不喜欢,慢慢地这种视频就少了。然后,定期打开一些读书、数学、好物分享的视频看,看的同时点赞。这样一来,这类视频推荐就多了。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各个软件、算法前装成什么样的人。当算法认为你是这样的人后,你就会被算法反向训练成这样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