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农民成为一种优雅的职业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做出了部署,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出于自己的饭碗装自己的粮食的国家安全考虑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的需要,根本目标是不断提升农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农业正在改变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粮食一身臭汗的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发展机械农业,建设数字农业,加大科技成果在农业的应用,农业生产劳动将变得干净和体面。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发展观光农业,康养基地,发展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现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当农民更有“钱”途。
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成为生态的维护者,创造者,同时又是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和低碳、自由的优雅生活的享受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开展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质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湖长制、河长制,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田综合治理体系,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人和山水林田湖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和自然和谐共生。
文化为人之魂,优良的文化才能让人优雅。长期以来,农民成为素质低、思想狭隘、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加大培育有技术、有思想、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力度。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乡土文化,在传承睦邻友好、互帮互助、勤俭善良、诚实守信等传统乡土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的同时,吸取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和谐、开放、创新、效率的新乡土文化,重建社会信任,重塑农民形象,涵养浸润文明乡风、民风。
由工业化主导的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产生了高碳、拥挤堵塞等城市病,带来的是农村的空心化、荒芜化以及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物质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幸福指数的提高。美国学者科特金在《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一书中揭示了美国等现代化国家已开始由城市化向乡村化转变。和高效的城市化相比,乡村振兴更以人为本,彰显了人性关怀,职业农民也将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职业,激发农民回乡、能人下乡、企业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