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只有6集的电视剧,被称为“反婚反孕教育片”
这部只有6集的日剧,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2。被网友称为“反婚反孕教育片”。
看了第一集,不想结婚了。看了第二集,不想生孩子了。看完了整部剧,对婚姻和育儿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1
女主角里沙子是一个典型的全职妈妈,原本毕业于东京大学、有一份喜欢的工作,但老公阳一郎希望她可以在家相夫教子,认为自己一个人的收入就可以养活全家,何必还让妻子出去工作。
于是有了女儿之后,里沙子便辞职当起了全职妈妈。日子虽然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女儿可爱,老公也算顾家,看起来过得很幸福。
直到里沙子被法院抽中做一个案件的陪审员,她不得不每天去参加开庭、议会,没办法按时接送女儿上幼儿园、准备晚餐,也没有精力包揽所有的家务,平静的日子被打破,引起老公的抱怨,公婆的不满,还有亲生母亲的不理解。
里沙子参议的这个案件是轰动了整个日本的“谋杀”案,一个母亲将自己八个月大的孩子溺死在家中的浴缸里。
警方询问了被告母亲所有的亲朋好友、乡里邻居,大家都很震惊会发生这种事情,更多的人指责这样的女人不配做母亲,希望法院重判。
里沙子作为替补陪审员,参与了案件的整个审理过程,在“真相”一点点被揭开的同时,里沙子在被告母亲的身上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们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因为母乳不够被婆婆指责;孩子吵闹不休,无人帮忙,让自己精疲力尽;老公不做家务,却喜欢对育儿指手画脚,还总是贬低自己;忍不住不断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生怕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被自己的母亲看不起,责怪自己嫁错了人,没有嫁个更有钱的……
生活在孩子和家务的一小片方地里,肉体上忙碌得昼夜不分,精神上还要受到周围亲戚邻里的攀比、打压和指责。里沙子将自己和被告母亲渐渐重叠在了一起,差点失手杀了自己的女儿。
2
在法院审问被告的时候,这个溺死了亲生女儿的母亲没有为自己做任何辩护。她感到绝望,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是她的错,没有人能理解一个母亲的无助。
可是法官听取了里沙子为被告母亲的辩护,虽然没有减轻被告的刑期,但在判决的时候指出,被告杀死女儿固然有错,但她的丈夫、母亲、婆婆等等长期给她精神暴力的人都是从犯,都应该受到谴责。被告在听到最后判决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
里沙子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合格的母亲。故事的最后,原本准备离婚的里沙子,突然发现自己的母亲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痛苦,她一个人抚养里沙子长大,只希望牢牢地把她拽在手里、留在身边,并不希望她去东京上大学,更不希望她嫁一个不能带来更好物质条件的男人。
里沙子顿时明白,世上根本没有“完美的”母亲。于是,她放弃了离婚,回到了孩子身边,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
而里沙子的丈夫阳一郎,也明白了自己的妻子之所以“不正常”,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打击她、责怪她、贬低她,从来没有鼓励、支持和理解过妻子的难处。
婚姻里,你的爱人就是你口中的样子。如果你总是责怪、贬低、打压对方,那么对方就会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差劲。
3
你以为这部剧就是讲了“全职妈妈”的难处吗?那你就错了。这部剧之所以让无数女性感到共鸣,是因为剧中还有几个典型的女性人物。
女法官是其一。女法官和她的丈夫两个人都有不错的工作,工作也经常需要加班,但是女法官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家务和照料年幼的孩子。在女法官质问老公:“结婚前我们不是商量好要一起工作、一起养孩子的吗?” 她老公淡淡地回复:“那是因为你说不这样的话 你就不生孩子。”
这简直是让人气结。有多少女人婚前或是生育前,老公信誓旦旦地保证会一起做家务、带孩子?还有婆婆、妈妈大言不惭地说:“你只管生,我来带。” 结果呢?孩子生下来,别人都不管也没有谁会去责怪,唯独如果做母亲的不管孩子,就会被千夫所指、受万人唾弃。
女法官尝试着跟老公沟通,并且详细列了一份家务分工表,老公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愿意尝试着去分担。结果这位老公手忙脚乱才带了一天孩子,孩子就生病发烧住院了。女法官匆匆赶到医院,看着疲惫的老公并没有责备,而她老公却说:“我真的不行,不能兼顾工作和孩子。”女法官说:“可我也要工作和照顾孩子啊。”她老公一句话又让女法官气结:“可你是一个母亲啊!”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是对女性最大的诋毁。
我们不应该把一个母亲的牺牲和坚强视作理所当然,更不应该一味去强调母亲这个角色,弱化父亲的责任和地位。当社会都在歌颂母亲的时候,没有人去关注父亲到底在干什么。
女法官工作上有了更好的机会,需要去另一个城市发展,但老公并不支持,希望她安心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家庭。女法官原本已经准备放弃这个机会了,但在电视剧的最后她决定带着孩子一起去另一个城市。
许多观众都在猜测,她是否选择了离婚。但我觉得编剧的意图并不是在鼓励女性用“离婚”来解决问题。很多女性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下,把婚姻视作是第二次投胎,以为结婚或是离婚就可以改变不满的生活现状。然而,生活的好与坏,从来都不是取决于婚姻,而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能力。
4
这部剧里面还有另一个女性,也是一个被抽中的陪审员。她没有孩子,原本是和老公准备丁克的,但是在年纪大了她却突然想要个孩子了。在做了许多次试管婴儿失败以后,想要一个孩子这个念头更加强烈。
对于想要孩子而不得的女陪审员,十分不能理解溺死孩子的母亲,认为她不配有孩子。女陪审员的老公对她说:“我们两个人不好吗?我们的人生,没有孩子就没有意义吗?”
女陪审员最后也对溺死孩子的母亲产生了一定的理解,知道了成为一个母亲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5
剧中还有另一位男陪审员,一个普通的职员,娶了一个从小家境优越的老婆。老婆无法接受他的低收入,对他十分冷漠,让他晚上晚点回来免得吵到孩子。于是男陪审员就每晚在办公室待到老婆孩子都睡了才回家。
一个被老婆瞧不起、有家不能回的男人,遇到一个年轻大方、不介意他有家庭的女同事,两个人开始了一段地下恋情。
男陪审员的老婆开始买昂贵的衣服首饰回家,带孩子去昂贵的餐厅,说是自己的母亲贴补的,希望自己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后来,被男陪审员发现其实是借了高利贷。一个借高利贷来满足自己和孩子的物质欲望的母亲,让男陪审员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己。
剧中有暗示男陪审员的老婆可能已经知道他出轨了,但是没有任何反应。她根本不关心这个男人,而这个男人也根本不关心她和孩子。这种价值观差距导致的家庭冷暴力,并不少见。
总而言之,这部剧反映了几种不同婚姻生活的最真实的样子。让每个人都可以从某一个画面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对于结婚和生子,女性最需要的一样东西,是“自主权”。
你想要结婚生孩子,不是因为年纪大了、不是因为父母要求、不是因为朋友都结婚生子了、更不是因为社会舆论,而是因为你真的愿意。
无论是结婚还是生育,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首选应该做到“独立”。物质上的独立,是不仅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够一起分担家庭的开支。精神上的独立,是有自己的追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面对苦难时携手共进。
婚姻不是第二次投胎,却是另一所学校。在这里要学会沟通、理解、分担、鼓励、包容。而育儿这条路,不仅仅是抚养一个孩子长大,而是和孩子共同成长,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