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害了沙夏? ——解读电影《兵临城下》的小鞋匠形象
谁杀害了沙夏? ——解读电影《兵临城下》的小鞋匠形象
2001年,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电影《兵临城下》十分经典。我最近又看了几遍。
战争是残酷的,而那个小鞋匠最后的死,更是击打着人性深处的灵肉,倍加让人揪心。
小鞋匠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本来应该无忧无虑地度过童年。因为现实中的战争,让每个平民在炮火下的废墟中,像蝼蚁一样活着。小鞋匠母亲和周围的人都是苏军战士,他淹没在伦陷的城市中,靠给德军修鞋来讨生。
但他又是快乐的,他崇拜英雄,憧憬战争过后的幸福生活。
他一开始为德军狙击手上校擦鞋,只为得到一块巧克力或黄油。因为这层关系,后来小鞋匠成为了苏军的“间谍”。而这背后就要提到那位苏军中担任战争宣传的政委。影片中对政委的塑造,也寄予了今天俄罗斯人对整个苏联时期的历史反思,也因此使电影更加具有人文思想的力量。
这里也要触及一个战争伦理观的讨论,是否应该将未成年人带入战争?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为中心。如《礼记》说“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三国演义》陈宫临刑也对曹操说 “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但是,传统文化同样讲“忠、孝、节、义”,所以有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少年复仇者。这似乎是一种矛盾? 它也体现了儒家致力于以“内”“外”不同,构建出的社会秩序。从“内”,要弱者敢于反抗强者,以舍生取义。从“外”,强者要爱护弱者,不可祸及无辜。
西方现代文化的重要基点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性和同情。而对此战争伦理问题的态度,可以从前南电影《老枪》中看出来。医生在与德寇对决前对女儿说:“在战争面前,有人要选择战斗,有人要选择等待。”这也其实是将幼孺排除在战争这个残忍的成人梦魇之外。显然,今天更多的人普遍接受了这样的观念,面对战争中受难的儿童,会直接触动人性深处的痛点。
而在《兵临城下》,小鞋匠却被无情地带入这场战争。电影中虽没有明写,其实就是政委教导小鞋匠这么做。片中有个暗示,瓦西里(苏军狙击手)质问政委不应该利用小孩,政委辩解说小孩是自愿的。
熟悉前苏联时代文化的人,对此会很习以为常。小鞋匠亦如以往中国小学教育中的“楷模”,王二小、刘胡兰、刘文学、赖宁。
而这部电影借助描述战争,对苏联历史的反思随处可见。如苏军狙击手老兵回忆自己战前因为在德国学射击,回国后被怀疑是间谍,在酷刑中被打落了满口牙齿(这情节在中文公映版中删除)。而政委身上,同样也集中了人性的善与恶。他有信念,坚定理想主义,不惧牺牲。同时也嫉妒,小心眼,假公济私。他追求小鞋匠的邻居姐姐(也是苏军战士),为了让她安全转移,他对守护儿子回家的小鞋匠妈妈,谎称小鞋匠已经投靠了敌人。而当他看到小鞋匠姐姐和瓦西里在一起,他心生嫉妒,向总部打小报告揭发瓦西里的怯战情绪。直到最后政委以为心爱的人已死,心灰意冷,说了段意味深长的话:
“——人永远是人,沒有什么特殊的人,我们努力想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但是,世界上即使苏联,永远有贫与富差别,聪明的,笨的,艳福深的,艳福浅的……她死了,永远不会回来。”(注:“我们共产党人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语出斯大林《悼列宁》一文)
最后政委选择为军人的使命而死。他为了引出德军上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却让瓦西里赢得胜利。
而影片中,始终没有把小鞋匠刻化成为成人世界的双面间谍的形象,在小鞋匠的世界没有成人世界的阴谋,权斗与贪婪。虽然他时而在德军上校面前“出卖”瓦西里行踪,时而又在苏军政委面前“汇报”德军上校的情况,并不断接受政委指派的任务。小鞋匠敬畏德军上校,对瓦西里也很亲近。但是,影片中他只是初涉人世的小孩,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后面他的人生还很长,却因为战争他终是被德军上校处死。
然而,如果小鞋匠侥幸活下来的话,他会不会也要遭逢和那个被打落满口牙齿的苏军老兵同样的命运?影片里面的这个伏笔,是小鞋匠稚嫩身体被悬挂暴尸的那一幕,留在观众内心又一次沉痛的撞击。
但战争终归要结束。在影片末尾,瓦西里在病房找到死里逃生的小鞋匠姐姐,——爱会温暖人心,这是永恒的主题。也像小鞋匠沙夏那张在炮火硝烟中天真无邪的笑脸,始终穿透阴霾绽放光明,预示希望。 (完)
(——京兆小生 原文于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