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自我修养》笔记摘要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文景大大

这本书至少读了3遍,每次读完的唯一感慨就是,要是能早点遇到这本书该多好。但是也不一定,早早遇到这本书的我或许会因为没有接触过市场,而不理解其中的带血告诫,甚至还会自命不凡,觉得别人身上的不幸一定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为了方便以后做新的投资决定前冷静思考,特地从书中挑选出了自认为很有感触的内容摘抄并做了一定的解释。

  1. 所谓的“韭菜”其实是指,在交易市场中没有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所以,想要摆脱韭菜命运,并非一定要成为庄家,只要赚到钱也可以。

  2. 韭菜有哪些行为特征呢?

  1. 所有老韭菜都希望自己当年能被人提点的建议:
  1. 一上来就错了,并不是很罕见的事情,恰恰相反,这是非常普遍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里。

  2. 一进场就买买买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一进场买买买的时候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甚至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把自己所有的钱和借来的钱都花光了。羊没有了,补牢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说,人越穷,赚钱的欲望就越强烈,就越容易押上一切

  3. 正确的做法是,虽然被套住了,但却依然有钱供给日常开销,甚至还有钱可以慢慢补仓,于是,在其后漫长的熊市里,依然有机会降低建仓成本

  4. 用短期和长期来区分投机和投资是很肤浅的。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1. 人们在收到负反馈的时候总是倾向于找一个能让自己接受的解释。
  1. 一切交易的存在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你的交易得以完成,应该感谢对方。

  2. 价值投资也要讲究时机和策略,而不是一上来就买买买。
    有些人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很可能是因为被套牢了,无奈之下只能被迫价值投资。研究之后交易和交易之后研究有着天壤之别,即使你是价值投资,也应该先研究其是否真的有价值,然后再使用合适的策略,在合适的时机入场。

  3. 运气只能带来一时的输赢,最终的输赢靠的是实力。在交易市场里面,实力就是指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

  4. 在交易市场中,永远要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就好比潜海时需要一个氧气罐一样,没得商量。

  5. 喜欢冒险的最终都是韭菜,优秀的、成功的交易者都是风险厌恶者,他们更倾向于:

  1. 回报风险比=回报/损失风险,当其为1的时候,和抛硬币没有区别。要学会设置止损,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风险回报比。
    举个例子,某股票现价20元,你买入100股,总计花费2000元,如果你预期它会涨到22元,那么你的风险回报比为(22-20)100/2000=0.1;如果你设置18元为止损点,那么你的风险回报比为(22-20)100/(20-18)*100=1,这就和抛硬币的概率相同了。

  2. 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价格百分位等因素可以用来参考设置止损线。

  3. 交易频次越高,越是接近零和游戏。

  1. 韭菜的可怕思维:
    他们知道自己被割了,所以决定要坚持到自己能割到别人,在这个过程中,若是谁竟然戳穿了真相,妨碍自己将要割韭菜的机会,他就跟谁拼命。若是在我没有解套之前就垮了,那我不就是无药可救的受害者了吗?

  2. 交易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是因为一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所以,我们只能追求买在相对低点,卖在相对高点。

  3. 一旦一个人做了一个坏的决策,往往有以下的选择:

  1. 傻瓜指数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竟然不觉得过去的你很傻逼,那就表明你已经彻底变得无可救药了。

  2. 痛苦+反思=进步

  3. 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如果你已经被割了,那么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流动性大的标的不容易被打垮。

  4. 对丧失机会的极度恐惧(Fear of Missing Opportunity,FOMO)几乎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东西,越是缺乏机会的人越是容易被这样的恐惧支配。

  5. 一定要学会自娱自乐,善于自娱自乐。如果你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认真生活,那么久没办法降低你的交易频率,你就会像韭菜一样整天盯着屏幕,害怕错过那根本称不上机会的起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