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无法为你实现你的梦想
最近接到一起咨询,一位六十来岁的父亲抱怨自己刚大学毕业的孩子总是逼迫他做这做那,比如要他去外面多认识新朋友,多看下外面新世界,多读些书。如果不按他儿子说的去做,就会骂他神经病。觉得儿子脾气很暴躁,空想,与其他家的孩子不一样,不能好好说话。
这案例中是明显的身份错位,家长和孩子的位置是调过来,孩子在做父亲的角色,教育要求着父亲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父亲却有着孩子般的无奈,不是我不肯做,而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究其原因,其一是自我过去的接纳与认同,每个人的出生都是无法选择的,有生于穷人,有生于富贵人家,有生于四分五裂家庭,有生于幸福美满的家庭。面对无法改变的出生,是接纳还是否认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主题。特别是现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拼爹,更是挑战个人对自己出生的看法以及接纳程度。
这也与小时候遇到的挫折时所形成的态度相关。当遇到问题挫折,家长的教育是你怎么能这么做,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会怎么怎么。久而久之,孩子一遇到了问题,就会沉浸在"如果"当中,甚至尝试地回到过去改变过去。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对自我的认同感较低。潜意识里认为改变了过去就能改善未来,试图通过改变父亲,让父亲去认识更多新朋友,多出去看看外面世界,多读读书,就能改变了自己将来,自己就能因此人脉资源就多,自己见识就广。
其二,家庭里的社会支持,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或许别人的理解可在乎也可不在乎,但都会希望从自己家庭内获得支持。这是每个人面对各种困难的最后支柱和港湾。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开始体现这点,以哭闹方式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如果父母长期对孩子的需求不关注,会让孩子逐渐形成家庭支持的缺失感,害怕面对和探索外面世界,更多是陷入自己精神世界内,自我弥补自己的缺失感。
同时缺失关注和支持的孩子在长大后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借口,避免让自己去面对外面世界,甚至会对自己父母提出各种各样要求来满足自己那缺少支持的情绪。
在这起咨询案例里,父亲需要给到孩子更大的包容,何谓更大的包容,就是在您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包容的情况下,仍然去包容接纳孩子。允许孩子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以及试错,因为孩子也需要时间去沉淀。
鼓励同时更重要是支持孩子的合理合法的想法,比如孩子说的“去外面多认识新朋友,多看下外面新世界,多读些书”,父亲需要肯定并支持孩子也是有能力做到,可以引导孩子去按他说的去做并试范给父亲看,这样能让父亲学会与时俱进地陪伴孩子去了解这世界。
而对于孩子来说,过去并不是现在和未来的包袱,过去更不是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方向。学会接纳过去,从过去中学习并获得前进的动力。这才是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接纳过去,也意味着接纳现实中的父母亲,自己父母亲并不是自己眼中的别人家父母亲,要去更多地看到他们身上闪光点,学会去感恩父母亲的曾经付出。
人生前进方向是在于现在与未来,这才是我们的重点,也是我们能改变掌握的事情。要学会不让过去的遗憾再在现在和未来重演,通过改变自己而不是别人来努力地走出过去的圈子,拥抱和把握现在与未来。
以理解和沟通为桥梁,两代人的代沟是可以跨越的。能成为一家人就是缘份,愿天下父母亲与孩子们珍惜彼此的相遇。
想了解更多心理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心灵之音工作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