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经之路——刻意练习

2023-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非烟店主

2023.10.18

你会发现有些学生每天学习都很勤奋,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刷不完的题。即使好不容易休息了,他也会给自己找点题来做。但是大多数考试结果却不太好。

有人把这归因为天赋,我认为只说对了一点点,主要的原因应该归咎于懒!懒得动脑,懒得重复。

我认为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知道需要学什么;知道怎么做;刻意练习成为习惯。

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测试筛选出不会的知识,通过老师讲解或者答案知道该怎么做,最后一步就是刻意练习这道题涉及的知识点、习惯点、推导思路以及标准步骤。直到自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写出标准答案。

很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停留在了第二步——知道该怎么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为什么很多人会停留在第二步呢?因为刻意练习,有点反人性,需要逆习惯做事,就像你经常用右手拿筷子,现在突然让你改用左手,刚开始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但是你又必须在短时间内重复足够多次,把左手用筷子变成习惯。

很多人宁愿花更多时间做一些收效不大的事情安慰自己也不愿意忍受不舒服,去培养新习惯。学习一道或者一类难题,就是在改变自己对这一类题的思考方式,刚开始会很不习惯,需要刻意记忆一些思考步骤。

还有一个原因是,刻意练习是重复做过的事情,没有成就感。

试想:花一个小时研究一个已经听懂的题就为了掌握这道题的步骤,和花一个小时学两个别人还没学的(比较浅的)知识点,哪个成就感强一点?或者,花1个小时研究2道已经做过的题,和花1个小时做一套新卷子,哪个更有成就感?

很多学生不愿意停下来,认真面对遇到的问题,认真把问题搞明白,所以他们总是忙忙碌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