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散文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版人鬼情未了

2020-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兰秋菊

京城有个老妇人和常人不一般,她有一双阴阳眼,能看见别人都看不见的鬼。她曾对人说,以前她在某个人家里见到一个鬼,那鬼真是痴情啊。但是他的情状很是让人怜悯,不禁为之凄婉。

老妇人并未说出鬼的具体名字,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村的。只知道他家庭条件还可以,是小康之家,死的时候才二十七八岁。

老妇人说,这个鬼刚死百天,他的媳妇邀请我给她做伴儿,我看见那鬼一直坐在院子里的丁香树下,如果听到他的妻子哭,或者他的儿子哭或者听见他的兄嫂和他的妻子吵骂,即使阳气所逼不能靠近,但是一定侧着耳朵在窗外偷听,情状凄惨,很是可怜。

后来看到有媒婆到他妻子房间说媒,大惊失色,左顾右盼,很是不安。后又听说这件婚事没有说成,脸上稍有喜色。

不过,没过多久,这个媒婆又来了,在他兄嫂和他妻子房间来回奔走,撮合婚事。他一直跟在媒婆后面,惶恐不安,怅然若失的样子。

送聘礼的那天,他坐在树下,一直望着他妻子的房间,泪如雨下。自那天起,他的妻子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寸步不离,甚是眷恋。

他妻子再嫁的前一天晚上,在屋子里整理嫁妆,他又徘徊在房间外面,一会靠在柱子上哭泣,一会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样子,稍稍听见房间有咳嗽的声音,就从缝隙偷偷地往里看,整整一夜都没有离开。我感叹地说,痴情的鬼啊,你何必这样呢?他好像没听见一样。

娶亲的人来了,拿着火把向前走,鬼避开立在墙角,仍然抬头望着他的妻子,我带着他的妻子出来,回头看见他远远地跟随在娶亲的人后面,到人家家门口被门神阻拦,他就跪下来一直磕头请求让他进去。

进去之后,又藏在墙角,远远看着他的妻子与别人举行婚礼,像醉了一样呆呆地站着。等他们进了房间,他就向窗户跟前靠了靠,一直想往里看,直到里面的蜡烛灭了,漆黑一团,人都睡了,他还是不肯离去。

那家的宅神出来驱赶他,他才狼狈不堪地出来。他回到自己家里仍到妻子房间去,他的妻子留下一个儿子在家,他听见自己的儿子在哭着喊着要妈妈,着急地围着儿子团团转,不断搓着双手,不知该怎么办。不久他的嫂子出来了,打了他儿子一把掌。他痛心疾首,顿足捶胸,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何奈何。我很是不忍心看他这凄惨的样子,就赶快离开了。

出自《子不语》


看到这个故事,不能不想到那部著名的影片《人鬼情未了》,不同的是电影里的萨姆学会了使用力量,能时刻在自己的未婚妻美莉跟前,在她危难时刻保护她。而故事中的鬼除了无可奈何地看着家里发生的一切,却爱莫能助,只能伤心流泪。

这个鬼一出场就带着深深的幽怨情节,他站在那象征愁思百结的丁香树下,与丁香树一同组成一幅哀愁的的画面。丁香的枝条相互缠绕纠结在一起,我们称之为“丁香结”,鬼对妻子的眷恋不也像这丁香结一样吗?

丁香在古代的很多诗词中频频出现,承载着历代诗人的愁绪,“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钱惟演《无题》)戴望舒的《雨巷》更是让丁香这一意象广为人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那个痴情鬼像丁香一样郁结着幽怨的愁绪,默默地看着妻儿的悲惨遭遇,却一点也无能为力,只能顿足捶胸,恨自己无能,不能保护自己妻儿,任妻儿被兄嫂欺凌,妻子嫁给别人,儿子受虐被打。

他虽然时刻站在妻子身边,跟在妻子身后,但却不能阻止妻子再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即使看到自己的儿子被虐,也爱莫能助。鬼的无奈与悲伤看起来总觉得有点似曾相识的样子,有点像现实中一些没有能力保护家人的男人。

虽然写得是一个鬼,其实也写尽现实中一些男人的悲痛。在传统观念中,男人一般都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俗语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虽然这种观念现在改观不少,但多数男子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被寄于了更多的责任和期望。而男子如果不能承担起这个重任,自然会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也会悲伤流泪,只是男人的泪水很少示人,更多流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故事中鬼的深情真的让我们为之动容,但他的无奈与悲伤却更触动人心,让我们深深明白婚姻不仅要有爱,也需要有爱的力量。如果只有爱,而无力爱,那可能只会变成一片悲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