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

丘吉尔与毕加索——自学油画之一:电视剧推荐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52人  JNZH

最近有朋友看到我分享到朋友圈的自己画的油画,表示也想自学画画,问我有没有自学教程推荐的。答案当然是有啦,不过我不会首先就给你推荐教程滴,怕他们把你兴趣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

自学当然要从好玩又立志的开始啦,先培养兴趣,否则很容易中途放弃。

让我们从欣赏两部我非常喜欢的油画相关的电视剧说起吧。一部是英剧《王冠》,一部是美剧纪录片《天才第二季:毕加索》。

第一部:英剧《王冠》

这是去年看的一部电视剧,共出了两季,每季十集,都很精彩。后面好像还会出第三、第四季,继续追。

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伊丽莎白二世在二战后重塑英伦的故事,从名字就能看出,题材是一部带有女权色彩的传记片,主角无愧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喜欢女性题材的朋友们肯定会喜欢这部电视剧的。

《王冠》

但是这部电视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丘吉尔在自家后院一边抽雪茄一边专心作画的场景,以及丘吉尔和画家之间关于自画像以及自己作品的几场精彩的交流。

绘画中的丘吉尔

丘吉尔无愧是成人自学油画的典型代表,他是在41岁政治失利的一次偶然机会接触绘画并逐渐爱上油画的。大家都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极少有人知道他一生创作的画超过五百多幅,有些甚至还得过奖。可以从网上找到很多他的作品,与他强硬、顽固的政治形象不同,他的画则以优美的风景画居多,说明这个倔强的老头儿心中还是充满了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的(废话,谁不热爱大自然呢~)。

这就是丘吉尔的画室:

丘吉尔的画室

从丘吉尔身上,我看到了我所向往的绘画观。

丘吉尔对自己的作品一直保持着真诚与谦卑,他并从未把绘画当做一种职业或者拥有一种偏执的追求,而是把它当做一种爱好,严肃而轻松的爱好。绘画帮助他在烦躁郁闷的时候平静下来,帮助他度过了几次政治低谷时期。同时,虽是爱好,但他在绘画上一直坚持练习和思考,并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足以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事物的态度。

1921年丘吉尔为《海滨》杂志写的文章很好的阐述了他的绘画观:《Painting as a Pastime》(绘画作为消遣)

这篇文章非常精彩,值得仔细读一读,下面摘抄两段:(不好意思只找到英文版的,自己粗浅的翻译了一下)

Happy are the painters, for they shall not be lonely. Light and colour, peace and hope, will keep them company to the end, or almost to the end, of the day.(绘画者不会感觉孤独,光影与色彩,宁静与希望会一直陪伴着他们)

Painting is complete as a distraction. I know of nothing which, without exhausting the body, more entirely absorbs the mind. Whatever the worries of the hour or the threats of the future, once the picture has begun to flow along, there is no room for them in the mental screen. They pass out into shadow and darkness. All one's mental light, such as it is, becomes concentrated on the task. Time stands respectfully aside, and it is only after many hesitations that luncheon knocks gruffly at the door. When I have had to stand up on parade, or even, I regret to say, in church, for half an hour at a time, I have always felt that the erect position is not natural to man, has only been painfully acquired, and is only with fatigue and difficulty maintained. But no one who is fond of painting finds the slightest inconvenience, as long as the interest holds, in standing to paint for three or four hours at a stretch.(大体意思是:绘画是一种非常好的消遣。心中的担忧或者对未来的焦虑在不断消耗你的时候,一旦开始画画,他们便悄然跑到阴暗的角落里去了,而心中的光明则会专注在绘画上面。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一晃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却浑然不觉,不像在阅兵或在教堂里的时候,站半个小时都觉得无法忍受。)

第二部:美剧《天才第二季:毕加索》

这是最近休假期间刚刚看完的一部电视剧,共十集,非常精彩的讲述了毕加索的一生。(可惜第十集片源有问题,没看成,哪位朋友要是有片源请一定要告诉我呀~)

《天才第二季:毕加索》

毕加索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鼻祖,他的作品非常大胆、不拘一格。很多人说,欣赏毕加索的作品必须具备很高的艺术素养才行。我不太同意哈。

曾经有幸去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及在新加坡长期举办的印象主义画展,“欣赏”完各位大师的名作之后,心虚不已,深感自己的艺术品位之匮乏,因为全然不知在看啥、该看哪儿(冷汗)。。。

回家后痛定思痛,买了本丁宁的《西方美术史》开始研读。话说这确实是本又厚又重的好书。而且非常非常喜欢丁宁对于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方式和写作方式。但是这本书更多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美术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以及简要的介绍在这个大背景中昙花一现的各个名人,无法让我们更深的理解某一位大师。

在看了《天才第二季:毕加索》之后才领悟到,欣赏一个名家画作最好的方式不是学习绘画鉴赏技巧,也不是成为绘画界专家,而是了解画家的生活和他生活的时代,了解他在生命中不同阶段的经历,了解他性格和绘画风格的成因,并且结合画作的具体产生年代和作者创作时的情境去欣赏它。

关于艺术鉴赏,其实还有很多要说、要学的地方,可以单独讨论了,此处不再赘述。

回到主角毕加索,他跟丘吉尔的绘画观则大相径庭。毕加索简直就是为绘画而生、并且终其一生为不断突破自己、画出自己独有的风格而奋斗不息。而他确实做到了。

毕加索骨子里想要标新立异的基因,结合他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经历,形成了著名的“蓝色时期”、“粉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几个典型时期的不同画风,也开创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先河。

当然,时代背景也很重要。积极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他,有不少反二战题材的画作,都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的巨大影响力而永垂不朽。

《格尔尼卡》

还有一点印象深刻,那个时代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们,真的是只要兜里的钱够买颜料便足以投入全部的热情来画画,不成名才怪呢。(猜想,如果他们的年代有网络,有游戏,是不是这个世界上就少了很多大师呢?)

电视剧花大篇幅讲述了毕加索“丰富”的感情生活。毕加索一生有好多情人,他总是从不同的女人身上寻找创造的灵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I need something new...” (女性朋友们该觉得不爽了,hehe)。他的作品中一大部分都是女性题材的,其中《多拉·玛尔的肖像》画的就是其最钟爱的情人多拉·玛尔。“与以往的女性题材画作不同,毕加索笔下的多拉·玛尔是极其迷人和高雅的,自然的流露出艺术家对于美丽而又才华横溢的女性的由衷欣赏。”

《多拉·玛尔的肖像》

到此为止,这里就不剧透了,喜欢天才题材、绘画题材、喜欢张无忌(多情种)的朋友们,肯定会喜欢这部戏的。

绘画题材的电视剧分享到此结束,谢谢你完整的看到此处,下面该去看电视剧了,哈哈。

如果你看过好看的绘画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也欢迎分享给我哦。

如果看完电视剧后你还是想学习油画,那么敬请期待我后面的文章,会分享一些其他的资源,比如书、视频教程、必备工具的购买和简单使用指南等,也希望跟大家交流自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