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二部
0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
本章很长,分上下两节介绍吧。作者用大量的照片、文字,描述了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大师及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在北方大地上,极度艰苦的环境下,进行古建勘查的事迹。
梁思成于1932年3月完成《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后,认为对古建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古籍中,必须对实物进行测绘调查。
1932年春,梁思成带着当时正在南开大学学习的弟弟梁思达赴蓟县调查辽代遗存独乐寺。作者引用了梁思达先生在六十年后的回忆,及梁思成的日记,记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不仅交通极其糟糕,乘坐的是早该报废的老破车,也谈不上有什么道路,许多路段得乘客推着车走。食宿条件也极为恶劣,还有土匪、霍乱等危险。
独乐寺是当时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木构建筑,它建于辽统和二年(西元984年),比《营造法式》一书早114年,为中国建筑史及《营造法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也证明了梁思成研究道路和研究方法的正确,考查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发表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其原因,除了独乐寺年代久远,是研究我国建筑发展极宝贵的资料,还因这是我国第一篇用科学方法描述和分析中国古建筑的报告。
考查期间,梁思成给在北平的林徽因打电话“没有土匪,四个人住店一宿一毛五”。一语道出在当时的中国,做学问已经成了极大的奢求。
1932年6月,在北方的雨季中,梁思成带着东北大学的学生王先泽和一名仆人,到河北宝坻县(现已是天津市宝坻区)广济寺三大士殿考查。这座木构建筑建于辽圣宗太平五年(西元1052年),但西大寺(查了下,广济寺俗称西大寺,这里作者没讲明白,一时让人看不懂)的天王门和东西配殿已是明清的建筑,但正中的三大士殿还是辽代原物。在这里,梁思成发现了《营造法式》中所记载的“彻上露明照”结构,即殿上没有天花板,这是后世建筑物里还没有看见过的做法。对此发现,梁思成“当初的失望,到此立刻消失。这先抑后扬的高兴,趣味尤富。在发现蓟县独乐寺几个月后,又得见一个辽构,实是一个奢侈的幸福。”可惜的是,这座辽代的木建筑,竟然在建国初期被拆除。
作者在这里还大段引用了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一文,对这段考查路途的艰苦进行了描述,雨季、能淹到汽车踏脚板的烂泥路、极度恶劣的居住条件,无一不反映着当年做学术研究的不易。
通过这两次调研,学社的野外考察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基本形成了每年春秋两季外出考察,冬季整理调查报告、查阅文献,并准备下一步考察调研的地点的模式。为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学社迁入中央公园东朝房,并添置了测绘设备,成立了干事会,学社运转逐步正规化等。
1933年4月、11月,梁思成两次赴河北正定调查。第一次与莫宗江及一个工人同去,原计划工作两周,因滦东形势突变(爆发了长城抗战),只做了一周就匆匆结束。第二次则与莫宗江、林徽因重返正定。
正定保存下来的宋、辽时期古建很多,隆兴寺的转轮藏殿是中国现在的唯一一个十世纪的真正可以转动的佛经书架。摩尼殿则是最大最完整的古老佛殿,当时没能查到建造年代,但梁思成以自己深厚的造诣,从摩尼殿的建造形制上,判断此殿最晚也是北宋建筑。后来果然1978年大修时,在斗拱等多处构件上发现多处墨书题记,证明它是建于北宋皇祐四年(西元1052年)。
同样在河北境内的同一年建的寺庙,广济寺用辽国年号,隆兴寺用宋国年号,看来辽宋双方的分界线就在这一带。双方同时大兴土木修寺庙,是对着干?
作者用了大量的照片和图片,描述梁思成一行人考查的行程、古建的风貌及梁、林等人工作时的影像和梁思成留下的图绘,可见梁、林两位大师工作的严谨态度。
1933年9月,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和一名工人一起前往大同考查,大同古称平城,汉高祖曾在这里遭受白登之辱,也是座历史名城了,还是北魏的首都,佛教艺术中心之一。然而,在这座辽、金时代的陪都,他们却找不到一个下榻之处,所有的旅店卫生条件都极差,连吃饭都成问题,还是朋友和当地政府出面,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重点写了梁思成等人考查云冈石窟等古建的情况,他们虽然住在一个农户的没有门窗只剩屋顶和四壁的厢房里,几人夜里冷得缩成一团,但云冈艺术的魅力,使他们不愿离去。梁思成等人对云冈石窟的石窟,填补了建筑史唐以前的空白。
大同及云冈两篇报告长达二十四万余字,从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梁思成通过蓟县、宝坻、正定、大同、云冈等地的调查已经初步理清中国建筑发展的脉络,通过对实物的研究使他对宋代的《营造法式》这本天书的研究也已初获成果。
此次山西之行,除了大同和云冈,梁思成、刘敦桢和莫宗江还去了应县的佛宫寺调查。佛宫寺木塔是我国现在最古也是最大的一座木塔。在全世界来说,也是最高的一座塔。塔高67.13米,直径30.27米,同样是辽宋时期的建筑。作者用了大段梁思成给林徽因的信来记述他们对这座木塔的调查,也引用了莫宗江的回忆,说明梁思成几人是如何通过明确的分工,高效完成测绘工作的。
当然,这种野外测绘,攀高爬下,也有相当的危险,几十米高的木塔测绘,没有任何保险措施,但当时这群年青的学者,却将科研放在了第一位。长期的攀爬锻炼,还使腿有残疾的梁思成,成了爬柱攀梁的好手。
作者附了份详细的日程表,说明了这些学者们在山西的二十天考查过程。从日期表也可看出,这是一个高效的科研团队。
1933年11月,梁思成、林徽因和莫宗江去正定做补充调查,之后,林徽因返回北平,梁、莫两人去赵县调查了赵州桥,即安济桥。通过他们调查发现,这座传说中由鲁班建造的桥,实际建于隋大业年间,由匠师李春主持建造。这座建于公元605年至617年的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桥,长37.37米,高7.23米的大弧形石券,两端各侧两小券,既减轻了桥的自重,也可有效疏导山洪,在工程技术及艺术形象方面也是一个重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