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情感与异化【“附加行为”的判断——放弃的原因】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27人
予雉行
逻辑的内涵是清晰,不会导致异化的产生,故而必然有一些模糊的判断导致了异化,我们可以发现那就是情感。而对情感的特征与产生方式的研究,揭示了异化形成的前后因果。但由于异化的结果是概念的迁移,故而必须有逻辑体系为异化提供条件。
【“附加行为”的判断——放弃的原因】
比方说我想要找一本书,那么我有可能将该行为异化为“去图书馆,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这样的主行为,那么如果要去柜台询问一下书在哪里便是附加行为。当我们仅通过主行为无法实现目的时,我们便会判断附加行为的代价,而通常,我们对附加行为的判断会扩大其本身的代价,这便是第二次异化。
那么这两次异化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一次有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依靠形式逻辑的推理,达到该目的只需要执行此步骤;二是基于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如此,而这种能力的想法是基于多次经验而产生的不可靠的情感。第二次异化是基于比较,换言之还是情感作用,情感模糊了判断的准确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09386/39c53e1c2d97c5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