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发问的人,只能为他人打工

2022-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899ee7749e6f

不懂得发问的人,只能为他人打工 

  2019年,我去跟印度理工学院系统的四所理工学院签署双联学位。其中德里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棒的大学,可媲美美国的哈佛大学。我问德里印度理工学院校长:你们大学部的教育怎么样?"对方的回答是:"太棒了!"年轻的教授很难控制课堂秩序,因为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教授都来不及接招,可以想见他们的教室多有活力。

  放眼全球,华人在世界市场上似乎不太吃香。美国大的科技公司很多都是印度人当老板,华人只能替他打工。为什么?因为人家能定义问题,我们只能解决问题。

  很多华人因此自怨自艾地说,他们都是耍嘴皮子的,我们才是真正做事的。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别人耍嘴皮子的时候,是在“定义未来”,而你定义不了就只能为别人打工。得到最多奖赏的往往是定义未来的人。

  华人的教育方式是教人解决问题,而问题都是现成的,习惯于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平常不太发问。

  不太发问的人的学习,不是好奇心驱动的。因为没有这样的习惯,或者不认为这个重要,他对自己好奇的问题没有任何追求,也没有学习到怎么定义和架构问题。

  年轻人因为花很少的时间定义值得解决的问题,结果就变成随波逐流,大多数时间所想、所努力的都是解决别人的问题,替别人打工。替别人打工当然风险比较低,赚工资就好了,但是对于整个社会往前推进却没有太大助益。

当一个人进了大学、研究所,成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应该为自己找一个最有兴趣,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最值得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或两个,绝不会是很多个,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所以问题的定义和架构就要非常深刻。也就是说“用最深刻的方法来定义、解决一个问题”,这才是最美满的人生。

    到了大学时代,还不设法训练自己来定义问题的话,可能就要准备替人家打工了。这样的人就是读书成绩再好,也不能成为一个领导人和先驱者,因为受限于他的被动人格。

那么,要如何开始呢?最好的就是“同侪学习”,建立一个学习社群,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互相学习的力量是很大的,还可借由互相辩论、诘问而促进思考、强化逻辑。好

在课堂上的学习也不能只是坐在那边,单向地听老师授课,而要勇于追求真理,甚至挑战既存的权威。

    要主动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要能够很有效地运用时间。

一个人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只会坐在教室发呆,回去以后才力图赶上,那效率会大大打折扣,还不如自修好一点。

    最好的方式还是主动在课堂上学习,因为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总比一个人蹲在地上学习更有效。

    多年前,我曾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洛姆共事。我常常跟他讨论问题,有时候讨论到一半,他会突然说,对不起,我对这个不感兴趣。他如果发现那超越他所要解决的问题,连一分一秒都不愿意浪费,让人深刻感受到,他似乎一生只为解决一件事情而来。

    一个人一辈子,大概只能解决一个别人从未想过的问题。如果有人说,他能解决两三个问题,这是次一等的,如果能解决五六个问题,那又是更次一等的。

    所以不论是对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已经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都要学会选择、选择、再选择,选择到最后,专注自己所能定义及解决的最困难的问题,其他的东西都是其次。

    从定义问题开始,然后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思考如何有效运用时间,竭尽一生的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未来总是会来的,如果我们不定义的话,一定会有别人定义。(摘自2019年11月18:4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