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春
这是第二次读毕飞宇的作品了,他的语言很有魅力,细节描写特别精准,让人印象深刻。
《大雨如注》描写的是一个农民家庭的鸡娃状态,和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一样,父母对于孩子深深的爱和期待,正在一步步杀死孩子的内在动力,家里充满了爱和恨的交织,也充满了两代人争取主权的较量。毕飞宇敏锐的捕捉到当下社会的教育现状,复杂亲子关系的主题很有讨论价值和意义。想起沈腾和玛丽演过的一个电影《抓娃娃》,这部小说的主题和电影还蛮像的,只是,小说的结局更显伤感。鸡娃,终究还是伤害了孩子,当然,也伤害了自己。
这部小说的艺术性集中展现在那一场毫无预兆的大雨中,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另姚子涵第一次见识到米切尔的自由和狂放,仿佛被对方点燃了一样,她内心极度的压抑,在那一刻彻底爆发了。那一句“我他妈也是一个荡妇!”,真真是一次破天荒的勇敢面对呢,终于看见自己内心的真实,终于敢面对那个并不光彩的真实,达到了内外的统一,这对于姚子涵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小说中对于大姚夫妻二人的细节描写特别接地气,仿佛就是在写邻居某某,甚至就是在写读者自己。每一个普通的家长,都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投注到孩子身上,就像下赌注一样,压上了家庭的全部金钱,压上了全家甚至全族、全村、全区域的希望,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自己也喘不过气来。这些我都是感同身受的。因为我也是一位家长,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我也曾惊喜的发现女儿的天资聪慧,也曾努力砸了很多钱去给女儿报各种兴趣班,一路把女儿打造成一个样样精通的好孩子,自己则隐忍度日,过的很清苦。如今,女儿确实各方面都很优秀,唯独对父母有着难以言说的不满,她知道我们爱她,但同时,她更知道自己的人生里有太多我们的干预,她有无数了想象,假如她能有一个自由的童年,或许今天的她就可以活的更舒展,假如她不付出那些努力,是不是就可以过的更快乐些?在她所有的假如里,我们都是她的阻碍。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是不是我们也该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互动呢?而那时的我们又何尝有自由呢?我们在父辈的艰辛中成长,肩负着父辈们的希望,一切的行为都要为家庭争光,为祖国奉献,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直到我们有了下一代,似乎才明白自己还有那么多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很自然的我们把自己的理想放在了孩子身上。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剥夺呢?我们以爱为名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梦想。
可怜的姚子涵燃尽了年轻的生命,换来了父母的觉醒。父母原以为是自己在为孩子付出,殊不知,付出生命代价的是年轻的孩子。两代人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毕飞宇在为这些孩子发声,真的不能再这么鸡娃了。我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想和毕飞宇一路,告诉年轻的父母: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