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派笔记》三十六:丰腴总在风雨后
春天,如孩子的脸,一天三变。
春风和煦多日,人们渐渐习惯了春日的美好时光。“倒春寒”突然来袭,让人顿觉春寒料峭。
那夜,大风呼啸着席卷了乡村的平原,从北窗挤进我的宿舍。雨点在大风的裹夹下,沉重地砸到北窗上,与风的呜咽声形成了一首响彻整夜的“风雨交响乐”。
几乎一夜无眠。
实在是无法入睡,我索性披衣下床。打开房门,踱步到走廊里。风,仍在刮,雨,还在下。村部大院儿中,稍微低洼的地方已经积了不少雨水。远处的乡村大礼堂,房顶上的宝蓝色琉璃瓦反射着晶莹的光芒;旁边院子内的铁栅栏处的空地上,一片白茫茫的杏花诉说着是夜风雨的洗礼。周遭一片混坉,只有矗立在大院中央的国旗,在风雨中高高飘扬。
这样风雨交加的一个无眠春夜,怎能不让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下派干部们惦念自己的小家呢?家里的门窗有没有关闭好?母亲、孩子,他们都已经安然入睡了吗?一份份惦念让人愁绪顿生。
阵阵北风依然忘我的呼啸着。身上的热量在阴冷的走廊里早已消失殆尽,一阵阵咳嗽让我不得不重返宿舍。
看到书架上的那三大本厚厚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梁晓声在书中以东北地区的一个平民区“光字片”为背景,以一位老工人周志刚和他的三个儿女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普通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每一个城市家庭的孩子只能留一个在家,其余的青年都要响应“上山下乡”政策的号召。周家的大儿媳郝冬梅(周秉义的未婚妻、省长的女儿)也毫无例外的奔赴新疆建设兵团,在远离家乡的农村插队工作。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晓声并没有直接描写知青插队生活有多辛苦,而是通过一个个场景与细节的处理,渲染了他们多舛的命运。
大雪的冬天,一个女知青没有及时擦干手上的水就握住了大铁门,结果手一离开铁门就撸掉一层皮;女知青们在及膝深的大雪中,深一脚浅一脚的去抱秸秆,回到村部在牛棚下迎着风雪喂牛;柔弱又倔强的郝冬梅一个人去井边挑水,因气温太低,摇井绳的轱辘上了冻,加上井边湿滑,导致冬梅脚滑掉进了深井。正值经期的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重温书中的这些片段,我心中感慨万千。与他们相比,如今我们的下派干部真的是太幸运了。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探索发展乡村振兴。我们下派的地方没有离家千里之遥;村村通工程让每个村子的水泥路互联、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有空调、有无线网。我们不需要去薅草、挑水、喂牛,只需要五天四夜驻村,周末就可以回城。比起知青们平时通过写信与家庭保持联络,一年才回家过一个年的情景,我们是不是太幸福了?
习惯了北窗下的“风雨交响乐”之后,我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清晨,拿起手机,就在我们下派干部的微信工作群中发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新鲜事儿”。一夜风雨后,我们的下派干部都变成了“诗人”。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天降甘露,雨露润心田。”“选派干部守村中,深夜卧听风雨声,辛苦执着为哪般?投身乡村搞振兴!”“何解农民忧,唯有春雨流。麦苗喝个够,又是大丰收……”
看到这些战友们作出的诗句,我由衷的欣喜与敬佩。我们的下派干部群中真是卧虎藏龙啊!平时同志们各忙各的,微信群中大多是大家上传一些工作图片。你们村儿新修了一条路,他们村儿搞大棚养殖,有的生产本土特产,网上直播带货,还有的村儿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为制衣厂、制鞋厂的代加工点等等……战友们“八仙过海”,在带领村党总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探索中“各显神通”,实实在在的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乡村振兴规划的“20字方针”政策,让我们有了奋斗的方向。想来,只要是有利于带领村党总支班子稳定前进,只要是有利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只要是有利于提高群众收入,我们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夜风雨未停。麦苗喝饱了雨水,挺直了腰板向上冲。那带着雨珠的青苗丰腴滋润,仿佛一群婀娜多姿的姑娘在翩翩起舞,今天又如一幅流动着生命波浪的绿色画卷。
风雨过后必将晴天丽日。看着风雨后茁壮成长的麦苗,丰收的景象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