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之上海【139】烟火年年
01.当日子变得宁静而平淡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子像飞贼,溜得忒快。
苏菲刚刚醒来,外面好安静,不像昨天那般风雨交加,伸着懒腰拉开了窗帘,“哇哦,下雪了!”
苏菲住17层,视野开阔得很。放眼望去,平日里的蓝天白云、绿的菜圃、金的稻田,还有那从天际洒了下来的阳光,瞬间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天地间的一切都变得奇妙而美丽。
“瑞雪兆丰年!”小时候听外婆说。
02. 吃橘子长大的北方姑娘
冬天一来,除了衣橱里的衣服跟着换季,水果店里的水果,也像时装秀换了一个色系,放眼望去,黄色主打调,橘、桔、柑、柚……
苏菲在客厅一边听电台,一边剥橘子…… 苏菲喜欢剥橘子的感觉,很奇妙。橘皮一片一片剥下来,然后摘掉纵横交错的纹络,最后,撕下一瓣橘子放进嘴里,酸甜爽口,当然也有涩的。剥橘子会让苏菲沉浸在其中,等晃过神儿来,已经剥了不下三四个了。
记得外婆喜欢橘子的,冬天一到,每到晌午时候,外婆就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摘了老花镜,走到里屋拿出橘子剥给小苏菲吃,自己也吃。外公貌似不喜橘子,因为印象中外公总是在一旁自斟自饮喝他的小酒,听收音机里的说书。苏菲那时候也觉得听书蛮有意思的,每次都听到“哒~哒~哒~一阵马蹄声……”以后长大了才晓得那老先生是单田芳,著名的评书人。今年过年回家给外公准备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吧,这样外公可以听书打发时间了。
03.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圣诞节后苏菲发烧了,昏睡了两天后终于醒了,圆润的脸消瘦了一圈,整个人也没有了精气神儿。
又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苏菲漫无目的地浏览着网页,突然弹出了一个页面:去有风的地方。
苏菲好奇,原来是一部治愈系的田园剧,1月3日上映,故事发生在云南大理。讲述的是北漂姑娘许红豆辞职后去云南短住,邂逅了毫无交集的一群人,回乡兴业青年谢之遥、咖啡师娜娜、冷门网络作家大麦……他们带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来到了这里,各自迷茫着,焦虑着,自我怀疑着,找寻着人生的方向。
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人生常态和世间规律吧,一年有四季轮回,草木有冬枯夏荣。冬天到了,候鸟会去南方过冬,休养生息;人,也有寒冷疲惫走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也需要温暖、休息和爱。所以,短暂的疲惫和停滞不前是生命的常态,累了,就好好地休憩,慢慢地疗愈、恢复,直至积蓄起再次出发的勇气和力量,继续寻找幸福。
回首过去的三年,疫情肆虐,股票跌了,公司倒了,家破了,人没了,很多人哭着说了再见,留下的我们是在各种未知中撑了过来。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曾想到过,一个国家,一座城,有序的生活,鲜活的生命,竟然会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按下暂停键甚至是终止键,马不停蹄的我们突然失了重,迷茫了,彷徨了,焦虑了……
停下来的我们开始思考:“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生活该有的样子是怎样的?”“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慢下来的我们开始关注到生活里的细节:
原来,给自己冲一杯咖啡,随着热气升腾起来的咖啡香是如此的沁人心脾;原来,自己煮的溏心蛋,是如此好看又美味;原来,自己这么招猫猫喜欢;原来,疲累充满褶皱的心,会被一碗滚烫的螺狮粉给治愈;原来,每一天都可以是好天气,不论雨天还是下雪天。
Maybe that's the truth of life.
在这纷繁复杂的时代里,真实、简单、认真地生活吧,早睡,早起,好好吃饭 ,坚持读书和运动,好好爱人,好好爱自己,累了,就好好休息。
珍惜所有一切能疗愈我们的事物:天上的云朵与飞鸟,地上的阳光与猫猫,一段有灵魂的文字,一个明朗的天气,一顿可口的早餐,一段恬静的音乐 ……也同样珍视那些闯进我们生命中扮演了不同角色的人,不论是喜欢的,还是讨厌的,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如此深刻地存在着、活着。
如果爱,记得要去爱带给我们幸福、温暖、力量和希望的人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起,保持热爱,肆意生长,颠覆凡庸,奔赴下一站山海。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