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看《朗读者》有感
很久没有看电影,周末的午夜是寂静而无聊的,但它只属于自己。看一场电影吧,以此来跟自己的灵魂对话。
电影对人生和人性总是更宽广,更深邃 ,更透彻的解读,并深深触及人所不知的内心深处。《朗读者》就是这样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尽管这是一部忘年的情爱纠缠的电影。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的西柏林,15岁主人公伯格邂逅长他21岁的女人,俩人跨越年龄和时光障碍,从单纯的情欲到刻骨的热烈的爱情,到漫长的时光里男人为女人守侯,拯救,传寄希望的故事。这个从青涩到成熟的男人为爱孤独,一生用固执的方式深刻的爱,打动了我。
即便是简单的情欲,不被世俗所接受的荒谬的秘密交往,男孩已经坠入最暗的深渊,彼此身体留有的记忆伴随一生。在疯狂,缠绵,朗读,争吵的同时,情欲在不知不觉中转化成爱情。直到有一天,女人不告而别,丢下男孩。一段浪漫而无法忘怀的初恋无疾而终。
再次相见,是在法庭上。
二战期末,女人是集中营的守卫,负责挑选人犯送往地狱之城奥斯维辛。从事强制,剥夺无辜的生命为内容的工作。而这个美丽的女人却没能生出足够的辨别善恶的心。她在法庭上的冷淡深深震撼了长大的男孩。而最后她终于羞愧与自己的罪恶。人性的善应该高与一切法律与国家意志。
男孩为女人保守了秘密。一生。
我一直觉得,人的长大是从有秘密那天开始的。一个内心有秘密的人一定有过苦楚。没有秘密的人是不成熟的。
男孩为保守这个秘密,忍受着长时间不与她见面,要忍受一个女人在牢狱中度过自己绝望的岁月。为拯救这个女人,他背弃家人,和女儿分离,与妻子离婚。他回到他的故乡,开始用录音机录下为这个女人朗读过的《奥德赛》等等书籍。将磁带寄给在高墙中备受摧残的女人。
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就是信念。达摩面壁九年,六祖惠能无言混迹白衣十几年,支撑他们是永不怀疑的信念。
当岁月流逝,俩人隔着高墙。男孩固执的为女人朗读文学作品。当男孩磁性而浑厚的嗓音熟悉的故事渐渐唤醒了女人记忆深处的那断激情,犹如黑暗的世界透出一道光,照进她的深渊中。希望之光促使她开始学习认字,自学文学。她给男人写信“录点浪漫的,爱情小说。。。”
是的,爱情就是大多女人的信仰。
如果曾经的邂逅只是单纯的情欲,那是一个女人活下去的希望,那么此刻,她的灵与肉就是分离的。如今生的希望寄托在情上。
回首处,那个曾经的青涩少年依旧在原地,从未离去。如此深厚绵长,温暖而固执。
只是我的心有些痛。
爱的力量有多强。爱有多远?
正如马尔克斯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改编的同名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说“。。。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我要再说一遍,我对你的爱海枯石烂,至死不渝。我为此已经等了你五十三年,七个月,又十一个日夜。。。”
是的,即使你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但你要相信他存在。
见面是女人猝不及防的。在监狱餐厅。三十年后,男孩人到中年忧郁而深情。女人满头华发,慌乱而无措。
深情的对望后慌乱而游离的眼神,让人不能呼吸。此刻设想结果,灵魂被拯救的过程就是解脱的时候了。她的心中有爱,她以极致的方式结束了自己。
爱情,这个古老的话题,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事物,也是最易消散的事物。
所谓彩云易散,琉璃易碎。能够获得时间流逝,时空考验恒久不变深邃的爱情终究是人生的幸运!
生活尽管会不断的自我超越,时常云淡风清。而爱情总像每年春天脚边的小草一样重生。
我想起一个诗人说的话:爱情是一种毒品,可以让我们在幻觉下度过一生。
当然,你也可以清醒的过一生,但,你难免遗憾和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