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的出路
2019-08-03 本文已影响187人
寻虎
写了200字,歇一歇,唠唠嗑。
一个平台要发展,自然有它的商业计划书,但是计划书要符合行业的实际。
写作平台要发展,和写作者的发展密不可分。写作者没有曙光,平台哪来亮光?
我对简书研究很少,谈我能看到看懂的那些措施。
1.出版。这条路是不怎么靠谱的。一个普通写作者的平台,能选拔出几本好书出版并盈利呢?我觉得很不现实。
2.简书贝和广告。这个机制将所有文章都算成钱。简书每天产生的文章,5万篇是有的,按照一篇2个贝计算,也即是四毛钱,也即是2万元。这两万元谁买单?显然这些文章不值2万元,算上广告,能值700万一年?平台的运营成本和人工、硬件损耗、各种税费的成本,至少一年两千万元。
3.会员费。一年收入不过一两百万元。
我建议,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应该尊重写作的一般原则。
简书不像大平台,可以通过影视IP变现,也不像纯粹的网络小说平台,以销路定产量,也就是说,阅读量决定成本,平台以压榨写手的劳动来盈利,写手喝汤,平台就吃肉。
简书应该考虑产出真正有质量的作品和作者,那么就需要传统力量,真正创造自己的价值,也是简书最有含金量的地方。
例如依托大作家或者作协,建立好的写作指导体系,切实帮助写作者进步,这个过程虽然长了一点,但是很必要。培养大作家是难的,培养几个地市级的作家并不难,这是有实践的,并不是拍脑袋说的。
简书联系一点报刊杂志,给写作者以真正的通道,而不是公众号的渠道,太虚幻了。在报刊中稿,是切实的业绩,是可以作为申报作协的凭据。给写作者进入作协创造机会,这是含金量很高的一项工作,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都是很好的,培训啊出版啊什么的都可以作为一种签约方式捆绑起来,这样的话,是一条明路,带来的路标作用也很重大,诱惑力也是杠杠滴。
我是闲操心,说一通,仅供参考。

公众号:寻虎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