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孩子不长个、瘦弱怎么办?
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从小年起,春节就正式拉开序幕了,我在此谨恭祝大家新春快乐!
一直以来我都在微信群内给粉丝讲课,今天刚刚开通简书,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年时我的养生课程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多多关注以后的精彩内容。
我在线上养生社群开播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相信这个栏目给我们身边很多的朋友带去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食疗方法,也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怎样用草本跟食疗的方式解决我们的一些小病证,比如说孩子的感冒、发烧、积食等等。最重要的是在收听课程的过程中,帮助大家建立了中医阴阳的思维观和五行辩证的思维观。同时,通过每周半小时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一些正确的方法,最终可以成为自己和家庭的健康管家。我们始终坚信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过了立春之后就是新一年的开始,那为什么要说到这个时间呢,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医养生讲究的就是人和自然的一个和谐关系,所以我们要适应这个环境的变化,然后来达到平衡的状态,人跟自然的平衡,人与人的一个平衡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阴阳的平衡。一旦这些平衡被破坏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正气不足,身体就容易受到外邪的干扰,就会生病。
谈到生病这个话题,以前中医所有的毛病都是从小问题开始的,所以学会处理一些小的日常的小毛病,学会如何保养自己,那么也就不会形成大的问题。那么一个人,如果长期没有生病,这到底算不算正常?答案自然也不是。如果说这个人平常的作息、饮食、生活以及工作都很稳定,那么他也能很好地坚持自己的调理,那不生病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个人的环境、工作、睡眠变化一直都很大,但是没有生病,那就不正常了。那就说明他身体的这个防御系统不敏感,好比是警报器不敏感,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现在已经过了立春了,那就是春天到了。一直听课的人应该知道,春天跟我们五脏的肝相对应,肝又和我们的胆相表里。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就是我们的肝胆得令的时候,那么在春天的这个状态,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我们整个的自然环境,万物新生,一副欣欣向荣的情景。那么人也是一样的,在春天就要多出去转转,做一些户外活动,踏踏青,多多的游戏跟玩耍,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一样。这也是在春天生发的时节,帮助我们身体内的一些邪气或者是毒素排出到体外。
所以,春季的时候会多发一些皮肤上的问题,或者肝气不足的问题就会在春天表现得特别明显。春天整个大自然都是在向上生长,那么我们人也是一样。家里有宝宝的父母,可能会觉得特别明显,就是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身高会长得特别快。但是现在碰到大部分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脾胃上的问题,有的甚至已经不是简单的脾胃不和,有的已经到了积食,这样的孩子会表现的面黄肌瘦、发育不良、多动、脸色发青发黄,有眼袋,容易上火等等这样的症状。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脾虚的孩子,不长个、瘦弱怎么办?”
中医好多古代理论说,发育慢,也叫发育迟,和肾气不足有关,但是,对于儿童,补肾不是随便补的,要特别慎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行,因为补肾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性早熟。
我主张在家里用调脾胃的方法解决孩子发育迟的问题。因为我们通过调后天也可以达到补益先天的目的。肾气从哪里来?也是食物的营养物质结合先天之气成为肾精,而我们后天调脾胃,也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家长把孩子的脾胃调整好,就会让他的生长发育恢复正常,长得快。
年龄小的孩子如何调脾胃?
七岁以下的孩子,我主张尽量少吃药,推荐用推拿的方法,比如说捏脊。通过捏脊的方法就可以促进孩子脾胃功能的强壮,坚持一段时间,孩子不长个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生长发育就会很快恢复正常。
大一点的孩子,七岁以上的孩子,可能正常的捏脊方式就不起作用了,或者是作用很小。这个时候我建议要让孩子多运动、多锻炼,比如游泳、跑步……
为什么运动会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呢?
因为人在运动中会获得快乐,而孩子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很多事情把他的天性抑制住了,给他很大的压力。我建议一定不要孩子自己孤独地玩,比如一个人去跑步、练哑铃之类的,而要大家一起运动,协同作战,这里面会有互动的乐趣,比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让孩子多运动,多与人沟通,靠运动来冲破积攒的抑郁,这样,他的脾胃功能会变得强大。
家长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的孩子,调理的方法是不同的,小的时候可以按摩、推拿,大的孩子可以通过运动来调理。
为什么捏脊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好?
在我们的五行当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所以小男孩天生就比小女孩要好动一些,但是现在的孩子又有网络游戏以及电视机,所以户外活动本身就动的比较少。在学校里,老师又怕出现一些安全性的问题,所以户外活动也都是被限制的,固然导致了现在的男孩子过于的安静,回家之后还要参加一些辅导班,没有去发挥孩子好动的天性,所以,现在男孩子很多都被说不够阳刚之气,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为什么捏脊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如此大的影响?这是由脊柱对人健康的重要性决定的。实际上,脊柱在人体里起支撑作用,是支撑人体最主要的线。然后我们的内脏,打一个比方,就好像都挂在脊柱上一样。我们的神经会从脊柱里面分支长出来,进入内脏——实际上我们内脏的好多功能都受神经的影响。
当我们内脏出问题的时候,你刺激这些神经,就会帮助到内脏。而中医不说神经,说的是经络,实际这些经络的络脉都是相通的。我们在按揉脊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调整内脏。
孩子长得瘦弱,其实是因为他身体有了郁结,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导致经络不通,而捏脊实际上在疏通、刺激经络,在重启孩子的自愈功能。
不要小看捏脊的过程,它会很快疏通孩子身体里面的重要经络,让气血通畅、脏器功能恢复。
另外,人在捏脊的时候,如果某个部位有问题,那么一有刺激,比如捏起来感觉疼,气血马上加速运行,就会让里面的内脏气血也恢复运行,这样就会给全身一个重启的机会。我们为什么说捏脊好?就等于是刺激你的生长,促使你的恢复。
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体质
我们说,认识自己的身体一定要从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开始,所有的调理、饮食甚至是运动,都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而来的,要因人而异。如果说这个东西很好,但是不适合你,那它就不好,甚至会发生反作用。这个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很好理解,所以,以后再看到类似的一些情况或者说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自己正确的判断标准。
现在我们成人很多的疾病,其实与脊柱的紊乱也相关。比如说胃肠道、脾胃的疾病,甚至是心脏的问题,实际上是脊柱的紊乱引起的。比如上班族中午会枕着沙发的扶手,或趴在桌子上扭曲着睡觉,这就会导致脊柱的紊乱,紊乱以后使得经络气血不通,结果导致内脏功能紊乱。还有,睡觉姿势不正、坐姿不正,都会导致内脏功能的紊乱,而把脊柱移正以后,疾病就消失了。这是一个正脊学的理论基础。
实际上给小孩捏脊也是一种轻微的正脊,但它不是正骨头,而是刺激周围的皮肤,让孩子的身体开始气血通畅,正常运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捏脊会让孩子慢慢变结实,变壮。因为捏脊让孩子的脾胃变好以后,吸收的营养充分了,他就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了。
给孩子捏脊实际上是在提升阳气,因为主管阳气的督脉、膀胱经等都在后背这一带。因为阳气主生发,孩子是靠阳气生发的,阴是基础,如果阳气提升得好,这个孩子的气血通畅,生发能力就强,就容易长。如果阳气不足,孩子身上阴寒的东西多,就不容易生长。
脾虚的孩子吃什么补脾好
脾虚的孩子要吃具有补脾益气、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灿米、锅巴、薏米、西米、南瓜、熟藕、山药、莲子肉、扁豆、栗子、红薯、红枣、马铃薯、香菇、银耳、胡萝卜、牛肉、牛肚、鲈鱼、葡萄,等等。正所谓“五谷为养”,就是孩子主食一定要吃,然后也可以稍微吃点别的副食,尽量做到饮食均衡。调理孩子的脾胃,还一定要给他吃营养丰富的五谷杂粮,吃应季、应地的瓜果蔬菜。
什么是应季?
就是顺应一年四季的节气,按照果蔬自然的成熟时间来吃。现在,无论我们想吃什么,在市场上都买得到,冬天想吃西瓜也有,夏天想吃橘子也有,这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这样的果蔬,很多都是催熟的,要么就是用特殊的方法保存的,里面就会有太多让人致病的东西。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吃应季的果蔬,不要贪图尝新鲜,否则对孩子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严格地说,这也是城市化带来的一个问题,其实在农村,能够吃的就是那么多的东西,就是现在地里面产的东西,西红柿下来了,就吃西红柿,黄瓜下来了,就吃黄瓜。如果您春天想吃梨,对不起,吃不到。
大家看到了吗?这是对应的,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这可是人类长期经历的情况,很多习惯是从有人类开始就有了,几万年的历史了,有的是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有的有所改变,比如几千年前我们种稻子了,但是大多数,还没有改变,这是一种适应,我们的身体和自然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了。
这种情况,在塑料大棚出现以后,得到了改变,这是种进步,但是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还不是十分清楚,尤其是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出现以后,改变更大了。
什么是应地?
北方人要多吃北方的栽种的食物、南方人要多吃南方栽种的食物,这就是应地。我们都知道,南方的很多果蔬在北方都不能生长,反之亦然,这就是地理、气候环境等不同造成的。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它给不同环境生存的人带来的是最适合其身体的食物,如果你一定要常常吃一些与你所处的环境不相适应的食物,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比如虚寒体质的人,就不太适合出差,过度疲劳,因为他本身身体气血不足而且敏感。那么平和体质的人,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因为虚寒就是体内正气不足,正气不足就会随着身边天气、环境甚至喝水水源的变化,而导致身体内一些敏感的产生,也可以叫水土不服。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食品在城市汇集,冰岛的三文鱼、澳洲的龙虾我们全都能吃到了,这是指的全面性,全球的食物基本可以一网打尽。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够吃到的食物的品种,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我常常说,现在我们老百姓吃的食物的丰富程度,和过去的皇帝差不多。
口腹之欲大大满足了,但身体各种各样的不适也出来了,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呢?
孩子胃口差、不爱吃饭的特效食疗处方
配方:玫瑰四物汤、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这是三岁以上的用量,三岁以下各用3克。
做法:放入两杯水,开锅后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服用法:每天饭后喝,一般一天喝三次,够孩子一天喝的就行了。
叮嘱:第一次服用后,余下的可以放冰箱里,下次喝的时候要再煮开一下。这个方子可以同时再配一点山药、薏苡仁之类的补脾胃食物。也可以配点山楂,调一下口感。
如果说孩子已经是脾胃不和或者是积食的,那这样的话呢就要再做一些更深入的体质调理,先把体质纠正过来才行。
在中医诊断学里,舌头中间对应的是脾胃,如果这里的舌苔厚,就说明这个孩子有积食,而且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赶紧给孩子化积食。化积食的同时稍微加一点补脾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健脾四君子加上四株调制而成的益生菌配合起来,或者是草本益生菌和玫瑰四物汤两者配合,这也是我们家庭保养的一个基础方。
在此,也可以推荐大家一款孩子用的叫做消积止咳口服液。因为孩子有积食了之后就容易生内热,一旦孩子嘴巴里有了口气之后,抵抗力就特别弱,特别容易感冒发烧。一旦碰上便秘,那么感冒可能突然就会起来,那这个时候就先要让他排便正常,然后化掉积食。当然,平时的健脾工作还是要坚持。
脾为后天之本,针对一些先天脾胃比较弱的就要做好打持久战了。
写在最后
2018年是戊戌年,属于土年,那么有一些脾胃不好的人,在今年可能会觉得腹胀,甚至是胃痛,不消化,没胃口,便秘等类似的情况呢会加剧,这和我们整个环境是相关的。所以,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从体质入手,将自己的体质调和平衡才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