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琐事心情随笔

——“在吗” ——“不在”

2018-12-04  本文已影响7人  落墨余香

手头正在处理一份文件,突然电脑右下角微信在闪烁,强迫症使我点开了它,是朋友发来的信息“在吗”,随即敲下“在”便发了过去。后来事情多也就忘了,晚上睡觉之前突然想起这事,打开微信一看,朋友也没有下文,我还以为她找我有什么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不再电话聊天,一打电话说上几个小时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如今微信、QQ等网络聊天工具的发达,能陪你打电话,彻夜深聊的朋友也越来越少。网络的发达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让你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但实际上呢?通讯录里上百号人,遇到点挫折时,拿起手机反而不知该向谁诉说。

当然社会肯定是向前发展,生活肯定是越来越好,倘若现在还有人与你坚持执笔写信,那你可得好好珍惜这个朋友。

当然,今天这并不是我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吗”这个开头语是谁先兴起的?在我的字典里,问“在吗”的情况,不一般都是去某个人家里,不知那人在不在家,于是在敲门,轻声问道:“xx在吗?”再者问第三方,“xx在吗?”

记得最早没有微信QQ的时候,大家打电话都是有事说事,你问我答,恳恳切切,直奔来意。现在动不动手机上弹出一条未读消息“在吗”。朋友,请你有事说事,没事不要发这些无聊的开场白,我回答了“在”,你却又没有下文,请问你是几个意思?况且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手机不离身,你问我在不在,不是很荒谬吗?况且你有事找我,请直接说明来意,告诉我什么事,毕竟,我在不在取决于这件事我愿不愿意干。

对于“在吗”,除非关系亲密之人,一般我选择不回复。能有耐心先问这个没有信息量的问题,显然这件事并不着急。所以在微博上很多人说:“对于有些‘在吗’,我通常瞄了一眼信息,不理会,继续处理自己的事,想起来便回,没想起来就在心里默默回复了,等到哪天闲下来了,翻下手机,清理那些未读消息的红点点,敲上不好意思在忙,现在才看到”。呵呵,你现在回复我,我怎么知道当时我找你要干嘛。当然,有的人说“在吗”,是一种类似“你好”的开场白,我回不回并不紧要,他会在几分钟后进入正常的有事说事环节。那我希望朋友,你能跳开这个开场白,谢谢。

也有些朋友说她用“在吗”作为开场白,只是想和你说说话,类似于“在干嘛”“吃了吗”“睡了吗”“今天天气不错”等这些,她想要其实不是答案,只是单纯想和你说说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便问了些无关痛痒的话。

所以和我要好的朋友知道,我一般喜欢打电话,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有事,打电话比信息来得更直接有效说明来意;无事,只是想和你简单聊天叙旧,那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即使冷场也不觉得尴尬,听着你的呼吸,也能感觉到你在电话那一头,此时和我很贴近,即使暂时无法见面。

另外,我个人喜欢有事当面说,无论是电话还是微信等哪种方式,都不如当面表达的清楚。见面可以从对方的言行举止等细微之处看到对方的改变,洞察对方的心态。微信等聊天工具的,我只看到冷冰冰的文字,丝毫感受不到对方此时内心真实的想法,又或者通过文字,可以深思熟虑地组织语言,可以掩盖自己的内心(有人说,喜欢打字的人城府比较深)。有时甚至,你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他所理解的那个意思,所以经常有情侣在电话微信里吵架,甚至分手。有什么话不能在见面之后,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慢慢说吗?或许见面后明白对方真实的想法,一个简单的拥抱,很多结局都可以改写。

科学家统计过,人在面对面交流时,通过文字表达的信息只占35%,剩下的65%靠肢体、表情、语言等表达。所以,朋友有重要事请当面说。

当然微信里的表情包拯救了互联网时代最初只能通过文字传达信息的缺憾,所以,表情包确实缓解了把天聊死的困境,或者缓解对于对于别人的话,你不知该如何接下去的尴尬。

好了,说了那么多,简而言之就是:朋友,以后和我聊天,请不要再问“在不”,有问题直接甩过来噻,在我的能力解决范围内,一定帮你。另外,我觉得把“在不”换成“我想你了”也许会更好,哈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