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2019-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阮唐小乔时光手记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断舍离提倡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在物质化的今天,能帮助我们逐渐摆脱对物品的执著,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时间空间。

一、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其实是三个概念,“断”是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舍”是扔掉没用的东西,“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达到身心自由的状态。

总的来说,是通过“断”和“舍”这两种行为,达到“离”的状态。

它和普通整理术有很大的区别。

1)普通整理术

回忆一下自己收拾房间的经历,花了一整天时间,好不容易把所有东西都清理得整整齐齐,但没过几天又恢复了原样。

其实更准确的说,这是一种收纳术。它不仅浪费时间和空间,而且效率也不高。

有个概念叫“二八定律”它是指任何一组东西里,最重要的部分只占大约20%,剩下的80%都是次要的或是没用的东西。

比如一家公司里, 20%的骨干员工创造了80%的价值。

我们身边的物品也遵循二八定律,大多数要么没用,要么使用频率非常低,真正实用的东西只占很少一部分。

这些有用的、没用的、常用的以及不常用的东西放在一起,就算把它们收纳的再好,每次取用后一样会很乱。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2)断舍离

运用断舍离筛选物品时,我们需要要考虑两个维度。

首先是我和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换句话说就是我需不需要这个东西。

重点是,思考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物品。

比如面对一件不穿的衣服,不是问“这件衣服还有没有用”,而是问“我还需不需要它”。

归根结底,一件东西对人有用才有价值。

其次是当下这条时间轴。为什么强调当下呢?

因为生活中八成左右的物品价值都存在于过去或者未来,比如夏天里的暖炉和冬天里的风扇、小时候玩过的玩具、以及你觉得未来可能会穿的衣服等等。

断舍离后留下来的,是当下合适且必须的东西,触手可及的都是用的到的物品,也就不需要整理和收纳了。

所以相对于普通的整理术,断舍离是个给生活做减法的过程。

它强调物品是为人服务的,只留下合适、需要、舒适的东西,舍弃不合适、不需要、不舒适的东西。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二、怎么开始断舍离?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已经习惯了和那么多物品一起生活,想突然变成一个彻底的断舍离主义者是有些难。

但我们可以从思维和行动两方面着手,从小处开始转变。

1)正确的看待物品和自己的关系

无论是买东西还是扔东西,想一想:我当下真的需要它么?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我”这个主语,另一个是“当下”这个时间点。

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物品的使用频率,如果一个东西一年只用一次,就没必要为它耗费太多时间和空间。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把物品想象成朋友。当你身处充满物品的房间时,就相当于被朋友围绕。

把筛选物品的过程,当成寻找知己好友的过程。

他们当中,有些人和你的关系很好,有些人几乎不见面,跟陌生人没什么区别,还有些人曾经和你很亲密,但现在发生了分歧,已经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了。

你觉得和哪些人相处会比较舒服呢?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2)从小处着手

从怎么看怎么像垃圾的东西开始扔,比如衣柜里从来没穿过的衣服,也可以从小场所开始收拾,比如冰箱或是钱包。

断舍离本身是个解放自己的过程,所以不需要过高的要求自己,它没有时间场合的限制。

如果你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较多,就可以从办公桌或是一个文件夹开始。

但一旦开始动手收拾,就要把选择的场所收拾完,最好不要半途而废,因为不完成就没有成就感,也很容易失去热情。

所以,当你只有15分钟时间时,选择收拾一个抽屉或者钱包这样的小场所是最合适的。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3)“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和“替换原则”

意思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最多只放七成,书架之类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最多只放五成,装饰性的收纳空间只放一成,不能超出限制。

如果非常喜欢一个东西,非买不可怎么办?那就买,前提是要用新物品取代旧物品,总量保持不变。

这样做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整理参考,也能产生一些附加好处。

因为物品的数量有限,所以每次选择物品时都会非常慎重。

久而久之,就会断掉乱买东西的欲望,而且留下的东西都是少而精的,所以不知不觉的就提高了生活品质和审美。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4)尝试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

山下英子认为,每天使用的东西会作用于人的潜意识,比如说,一个喜欢贪小便宜,喜欢用廉价物品的人,很可能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配不上更好的。

在能承受的范围内使用最好的、高于自己形象的东西,会逐渐提高我们对自我的认知。

这也能省去很多麻烦,就拿买衣服来说,买很多便宜的、追时髦的衣服,不如买有品质的、能够凸显气质的衣服。

法国女人是公认的优雅,在穿衣服方面,她们也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衣柜里绝对不会放不穿的、不合适的衣服,她们很清楚自己适合什么风格,并尽量把它诠释到极致。

因为不用纠结穿什么,所以她们出门要省事很多,不管在任何场合见到她们,她们的穿着都非常得体。

断舍离虽然一直在强调精简物品,但并不是倡导清贫的生活,它所对应的,是一种极简的生活方式和的思维方式,一旦适应它,就会发现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比如在人际交往方面。

很多人的微信通讯录和手机联系人有几百人,但真正的朋友却寥寥无几,花了很多时间维护人际关系,但大多都属于无效社交。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人脉么?

美国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提出过一个理论:你的财富和智慧,是与你交往的5个朋友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朋友圈会影响他的一生。选择朋友要慎重,有些关系需要当断则断。

还可以用在财务管理方面。钱都是花着花着就没了,而且搞不清楚花到哪里了。

金融顾问大卫·巴赫提出过“拿铁因子”的概念,有一对夫妇,平时没有大的消费,但习惯每天早上喝一杯拿铁咖啡;

这笔消费虽然看起来可有可无,但仔细算下来,30年中竟然消费了70万,更不要说用这笔钱投资,30年里可以产生多少复利了。

断掉不必要的消费,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财务状况。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

甚至是时间管理。

网络消耗了我们太多精力,打开手机想找文件,却被弹出来的广告吸引,忘了要干嘛;

工作时手机的提示信息不断,虽然大多是垃圾信息,但还是忍不住想看。

这时候把网断了,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其实断舍离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老子《道德经》中说的:少则得,多则惑。

拥有的越少,反而越专注,越能看清自己想要什么。

The end

我是阮唐小乔,公众号:阮唐小乔时光手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