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每天300字三笑集

论语新视界061|真君子不计较衣食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154人  龙门村夫
论语新视界061|真君子不计较衣食

《论语》里的绝大多数章节,言语简练,有的虽然经过了二千多年,但仍然像现在的大白话一样好懂。其实,虽然说孔子的祖上是贵族,但到孔子时,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士族,幼年丧父,且生活拮据。艰难困苦的生活,使孔子对道的理解更加深刻,说出来的话既含义丰富又平实易懂。

因此,我们对《论语》的每一章,都要认真对待。因为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这一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4·9)

孔子说:“一个士人,如果立志于学习和实行大道,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的话,那么,对这种人,是足以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足以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论语新视界061|真君子不计较衣食

在孔子那个时代,士是由平民社会进入贵族阶层的过渡身份。士做好了,才能“出仕”从政,正式进入社会,乃至晋升到贵族阶层。孔子自身出身贫苦,他致力于教育后,招收的学生,大多也是平民子弟,家境不怎么好,必须打好基础,学好立身处世的本领。

但孔子之教,不是教弟子怎么取得“禄”,干禄,谋取个人生活的富贵荣华,而是使弟子由明道而行道。先“志于道”,以道存心。如果一个人忘情于衣食之美恶,则心不净,纵有志,也是虚志,未足与议。孔子此教,亦即唐代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之私欲,衣暖饱食,天经地义。对于志于道的人来说,就应当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后来的《中庸》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要安于当前的地位作出合适的行动,不羡慕自身以外的事情。作为君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安然自得。

论语新视界061|真君子不计较衣食

孔子是这样的人。孔子的弟子中,唯一得到孔子表扬的,大概也只有颜回一个人(参见《论语新视界017|爱学习是一种什么状态》、《论语新视界026|学霸颜回:箪食瓢饮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还有一位学生做到了这一点,即原宪。

《庄子·让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蒿,蓬户甕牖,揉桑以为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闻之,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冠桑叶冠,杖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衽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宪,贫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交,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子贡逡巡,面有愧色,不辞而去。原宪曳杖拖履,行歌商颂而反,声满天地,如出金石。

《孔子家语》也记载了这件事:

端木赐,字子贡,卫人。少孔子三十一岁。有口才,著名。孔子每诎其辩。家富累钱千金,常结驷连骑,以造原宪。宪居蒿庐蓬户之中,与之言先王之义。原宪衣弊衣冠,并日蔬食,衍然有自得之志。子贡曰:“甚矣,子如何之病也。”原宪曰:“吾闻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吾贫也,非病也。”子贡惭,终身耻其言之过。

子贡是富二代,但他也算做到了“素富贵行乎富贵”,算一个君子。颜回、原宪是穷小子 ,生活困顿但不失志,也是君子。

对于一个有志于道的人来说,不以衣食为重,养志忘身,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帝力于其无加,天马行空,孰能累之呢?

论语新视界061|真君子不计较衣食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