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往事之——闲话“小朋友”
【九洲芳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f0d3dad6565533c8.jpg)
本人出生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期,被大家称之为“70”后,也正是因为自己出生在这个时期里面,因此说,还经历过国家的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计划经济时期”,后一个时期是“市场经济时期”,即便是身处在前一个时期时,时长最最起码要有十六七年之久。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3b2d7e44c50e0eaf.jpg)
当自己身处在前一个时期时,还在小学求学的阶段。在那时,本人的家庭是属于“双职工”家庭,【备注:当代的国人未必会知道何谓“双职工”?!它的意思是说:夫妻俩人都参加工作的职工,不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就是国有企业的职工;还要么是在教育系统工作,而且“双职工”系集体经济产物,它和“全民工”一样,现如今这两组词语都不常用了。】父亲是在县城里面上班的,每个星期只能回来一次,每逢到星期六的晚上才能回家,母亲则是在中药店里面上班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ff1a593f484d3166.jpg)
为什么要去记录上段文字呢?!皆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的收入水平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贫富差距还没有现在来的那么大。像本人是土身土长的上海人,上海人的一大特点就是——过日子皆是需要精打细算的,还是在那个时候,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一日三餐能够吃的饱饱的,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情,基本上也是很少有家庭能够去做到,既能一日三餐吃饱,还能一日三餐吃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6f902d53df4d859f.jpg)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原因有其二。其一就是:每个家庭一年到头的收入是十分有限的;其二就是:处在计划经济时期里面,购买各种东西,包括吃的物品,绝大多数都是需要凭各类票证来供应的,而且还是有计划、限时、限量的给予供应,过了这村就没有这个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7b7f63b0da83d462.jpg)
也正是因为处在这个时期里面,能够阅读到的课外书籍也同样是少的可怜的,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也是买不起各种课外书籍的。在通常情况下,不是向学校里的图书馆借阅书籍来看看,就是向要好的同学或邻居,而且还是向有书籍的同学或邻居,相互借阅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48c32ea85a8c63ee.jpg)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段有关于儿童刊物方面的话语,说道:“儿童报刊、少儿报刊每个字都要放在称上称一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4c0e6909216d6b02.jpg)
至今还能清楚地去记得,当自己就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实习班主任王一清先生(女),她是专职教授国文课程的,为了提高班级里面同学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对我们全班同学来说道,多去阅读各类有益的课外书籍,对于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要当时全班60个同学人人都去购买《小朋友》杂志,虽说是凭自愿,可以买也可以不买的,到了最后规定全班学友都要购买,一个人也不能落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cae89f32c83ef24d.jpg)
本人在就读小学期间,陪伴自己的课外书籍之一就是《小朋友》杂志,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至少连续购买了三年,其中一年是购买全年的,其他的两年里是断断续续去购买的,是没有去购买全年的,依旧还能清楚地去记得,为了购买《小朋友》杂志,不但和母亲磨破了不少的嘴皮子,而且还和母亲吵过架的,起先母亲还不同意,说因为家里收入有限,没多余的零花钱给你购买什么课外辅导书籍,到了最后一刻,得知新来的老师规定一定要购买,才不得不同意购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5f5a1cd7f925c36f.jpg)
今天,本人查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以后方才得知,《小朋友》这本杂志在1922年的4月6日是由上海中华书局创办的,当时光走到1953年时,改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它是我们国家少儿读物中,出版时间最最长、出版期数最最多的刊物。封面上的“小朋友”三个字,则是由宋庆龄奶奶在1952年亲笔题写的,本人还查阅到《小朋友》杂志,它的第一任主编是黎锦晖先生,杂志给无数小朋友带来欢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c9a563c2e1538ab8.jpg)
本人当时徜徉在这本杂志里面,里面全都是当时国内外一流的文学作家,有:冰心、陈伯吹等儿童文学作家,里面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知识、儿童诗歌、儿歌……除了上述所说的以外,还能欣赏到著名的儿童人物画家张乐平、毛用坤、乐小英等人笔下展现的童年形象和各种充满童趣的话面,这还不算什么哩,还有连环画画家董天野、程十发、刘旦宅、贺友直、戴敦邦等人专门为小读者描绘富有时代气息和儿童特色的各类美术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dc4d1e92457a9454.jpg)
至今依旧还能去记得,当时全班同学在阅读《小朋友》杂志的时候,有不少的同学,最最欢喜阅读并观看里面的各种儿童漫画,有的同班学友看一遍还嫌不够,会多去看几遍,碰到有趣与好笑的情节时,还会大声、爽朗的笑出各种声音来,更会不停地去放生大笑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f77e3f0b9cb76c87.jpeg)
现在回过头来好好的去想一想,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本人,阅读《小朋友》杂志,既给了本人丰富的精神食粮,还有欢乐时刻,这两点还是不算什么的,它还开阔了本人的眼界,增长了各类知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32bf1957f1fc5131.jpeg)
再一次回过头来看一看、并去想一想的话,今天的本人之所以还会欢喜码字,去撰写一点点各式各样的文章,自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小朋友》这本杂志的影响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8712ab4716458839.jpeg)
文章撰写至文末,只想以这样一段话语收尾,曰:“朋友,当你也是土身土长的上海人时,还当你的年纪和本人是差不多、不相上下时,自己在小学求学时期时,是否也有去拜读过《小朋友》杂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794b585bea8dd810.jpeg)
最后,还想说,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小朋友》杂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40ecf0eb7ed2aaca.jpg)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图一、图二和最后一张图是作者编辑的;③:各种小朋友杂志封面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④:感谢原创图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5471/91b18f3e922d7e0a.jpg)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1年06月01日星期二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