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都学了就别忘了,分享牛人用的记忆法
生活中常有此类情况。明明应该记得,就是说不上来。别人只要一提醒,立马全想起来。学过的知识也是同理,以为忘记了,其实给点线索就能记起来。
牛人正是用这个原理增加记忆力。理解内容而不死背,仅仅背出关键词。今后想起关键词,便能回忆全部内容,大大减少记忆量。我把这个记忆法称为「索引记忆法」。
该方法是我学习《逆袭课》后,受到启发而总结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如果有兴趣的听原版,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第10课、第11课和加课中有详述。
一、索引记忆法
索引记忆法共分三步:梳理、复述、回忆。
▲ 索引记忆法的三个步骤梳理,指理解记忆材料。在这个环节定关键词,再按逻辑关系串成索引。
▲ 按逻辑把关键词串成索引图复述,通常意义上的“背”。指的是记住关键词对应的内容,做到能不看书说出来。
▲ 背诵关键词对应的内容回忆,指看着关键词讲内容。通过多次练习,加强内容之间的连接。
▲ 加强内容之间的连接二、第一步:梳理
梳理的目的是理解内容并做出索引。我们也可以分三步来做:分块,串线,定点。
1、分块
我们背诵时总觉得一大坨内容,看到就晕。分块就是分解压力,把大篇幅拆成小块。再将块和块之间归类。
例如,对比关系的分一起,同属性的分一起等等。块的归类没有对错,符合你的思维习惯即可。
通过分块,能理出内容的结构,帮助理解内容的层次。
2、串线
串线指理解内容的逻辑关系。一般有以下四种逻辑关系:
-
底层逻辑:即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
表达逻辑:不同人有不同的表达习惯。有些人喜欢总分总,有些人先举例后总结,有些人要设问再解答。去看背诵内容的作者用的何种表达逻辑。
-
创造逻辑:类比熟悉的事物。比如,记他家有几口人?比我家多一口人。
-
单独逻辑:有些内容很特殊,单独的就只能死记。
3、定点
定点即确定关键词。再将关键词按内容的层次和逻辑串成索引。看到关键词,就能想起对应的内容。
三、第二步:复述
梳理的目的是理解内容,复述的目的是“背”出内容。但这里的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背,而是转述。就像听完别人讲的八卦,告诉另外的人一样。不可能把八卦逐字逐句背出来,再背给别人听。
你可以幻想自己在演讲,幻想自己在讲课,幻想自己电视直播,等等。从椅子上站起来,充满仪式感的模拟场景,然后复述内容。
当然,中间会卡壳。卡壳后不要接着说,而是从头开始说。逻辑不顺才会造成断片,需要从头开始理逻辑。若从断点续接,你会发现每次说到这里都忘。
四、第三步:回忆
回忆是加强索引图上的连接线。这根线越强,从脑内提取内容的速度越快。如果一见关键词,内容就源源不断的涌现,说明知识记得很牢。
有顺序回忆和乱序回忆两种方法。
顺序回忆,即看着书的目录,回忆对应的索引图。再依次把关键词对应的内容复述一遍。
▲ 顺序回忆:根据目录回忆索引图乱序回忆,即抽取关键词,回忆出关键词所在的索引图,再依次复述对应内容
▲ 乱序回忆:回忆关键词所在的索引图回忆的频率也有技巧。一种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即快忘了,复习一下。可以下载此类APP,输入复习章节和日期,按提醒复习即可。
另外在《逆袭课》中,提供了一张复习频次表。该表很适合考生,根据待考时间不同,选择不同的复习间隔。
待考时间 | 两次学习间隔时间 |
---|---|
一周 | 1-2天 |
一个月 | 一周 |
三个月 | 两周 |
六个月 | 三周 |
一年 | 一个月 |
五、总结
「索引记忆法」的三个步骤:
- 梳理:分块 → 串线 → 定点
- 复述:幻想仪式感的演讲
- 回忆:按索引图复述
「索引记忆法」的三个好处:
- 梳理解知识,而不是傻背
- 不容易忘记
- 记忆过程相对有趣
以上是我学习《逆袭课》第10课、第11课和加课受到启发和思考,在这节课程中还分享了:
- 考试党高效复习法
- 什么时候背书记得最快
- 在哪里背书效率最高
- 想不到的Excel记忆法
- 想记得更牢就diss内容
在公众号@逗总手记中回复「逆袭课」,可以和我一起学习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