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生存指南学习

大佬们做事的七条原则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167人  柳树之

一直以来,我都想知道大佬们是怎么做事情的?

他们也像我们一样从各种各样的文章中学习技巧吗?

他们也知道一次只做一件事、工作时把邮箱和聊天工具关掉、每天固定时间回复邮件这样的绝招吗?

直到最近看到了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才知道原来大佬们做事靠的都是原则!什么技巧啥的,大佬根本不care!

废话不多说,下面来聊聊博士总结的这七条原则。

七条原则总览

博士在书的一开始就指出,成功是“由内而外”的:

只有先实现个人领域的成功,才能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

用很质朴的语言来说,就是先把自己变牛X了,再去把别人变牛X。

所以这七条原则,前面三条,指导你实现个人成功,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后面三条,让你实现团队成功:

最后一条:

这条原则,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终身学习”。

其实你会发现很多我们在微信或者别的地方看到的文章,里头的观点,都可以从这本书的七个原则里衍生出来,这本书可以说是“成功学鸡汤文之父”了。

下面来看看博士总结的第一个好原则——“积极主动”。

原则1 积极主动

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的回应。

很多人习惯在困难面前,把责任推卸给外部。

“我也没办法,对方的进度太慢了,导致联调延期,无法正常交付这个特性”,程序员如是说。

“那个病人实在太烦了,我很生气,心情很不好”,护士姐姐如是说。

“没办法,中国队已经很努力了,无奈裁判的多次不公平判罚,导致中国队小伙子们的努力付诸东流”,解说如是说。

然而这样的消极被动对正在变糟的事情却没有任何帮助,唯有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对事情有所改观。

对方进度跟不上了,是不是可以先充分验证自己的模块,减少联调的耗时?

病人很烦,似乎没什么办法去改变他,但是心情不好却是你自己选择的,你完全可以把病人当做一个小孩子,一笑了之。

至于中国队,哎,不提了 :)

总之,积极主动的人,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对外界刺激的回应方式,好的东西总是自己争取来的。

原则2 以终为始

光有积极还不行,你还必须要明确目标,不能满腔热血,却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很多程序员,接到需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想代码要怎么写,这就会有两个问题:

总之,你要先明确你写代码的目的是什么,才能开始着手去写代码。

不仅仅是日常的短期行动需要以终为始,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要如此。很多人在不断的看书学习时间管理的技巧,希望能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但是他们中又有多少人,花过一点时间,去思考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是自己所追求的,那效率再高又能怎样?

这就像一个本来想去美国创业的人,半路上听说拉斯维加斯赌博很赚钱,就买了张去那里的地图,最后到了那,才想起自己本来想去的其实是硅谷。

行动之前,花些时间想想,你的目标是什么。

原则3 要事第一

好了,现在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但是要实现你的目标,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怎么办?

这时候就真的需要时间管理了。

博士指出,时间管理的精髓,其实就是如何分辨轻重缓急,也就是要事第一。

想想看,

有哪些事情,做完可以彻底改观你的个人生活的,你却一直没去做(比如跳槽去一家追求效率和生活质量,不强制加班的公司?);

有哪些事情,做完可以彻底改变你当前工作局面的,你却一直没去做(比如和上级交流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烦恼,寻求上级的帮助);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放着真正重要的事情不做,却做着那些简单、能够快速得到反馈,然而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博士给出了几条小原则,可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桌旁边,时刻提醒自己,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上面是三条关系到个人成功的原则,假设现在你已经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了,老板让你带领一支团队,你又需要什么样的原则,来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呢?

在作者看来,要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讲的“情商”。如果说实现个人成功,可能只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心态平和、充满自信,那么要想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就还要管理好他人的情绪,做到善解人意了。

作者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说人际关系就像一个情感账户,你的一些行为可以给这个账户增加存款,比如你的礼貌、诚实和仁慈,而你的一些行为却会降低余额,比如粗鲁、轻蔑和失信。

下面先来看看第一个增加你情感账户存款的原则——双赢思维。

原则4 双赢思维

很多人把交易看成是角斗场,看作是零和博弈,交易双方必定有一方有所得,而另一方有所失。

这种模式在旅游景点很常见,商家知道很多旅客来了第一次就不会来第二次了,于是使劲宰,反正你又不会再来了。

但是我们生活中很多合作的伙伴都不是这种“一夜情”风格的,这时候这种模式的缺点就很明显了,不管是哪一方吃亏了,吃亏的那一方,下一次都不会愿意继续合作了

所以最好的模式自然就是win-win了,所谓各取所需就是这个道理。

那要是实在无法形成双赢呢?那就放弃交易吧,放弃交易,咱还是好朋友,交易了,以后就是路人了。

原则5 知彼解己

有了双赢思维,接下来就要去了解对方到底需要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沟通技巧了。

可是沟通技巧多了去了,别着急,博士给你总结成一句话了,那就是知彼解己。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先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了解自己。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经常会犯的几个错误:

应该说,要做到不犯上面这些错误,很难很难,比较每个人都喜欢聊自己,这是天性。

但是情商高的人,就总得表现的对别人特别关心,而且听的特别认真。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自行阅读,这里篇幅有限,就只做个引子。

原则6 统合综效

现在你了解了对方的需要了,但是你突然发现你对面这个人很不可理喻,简直和你三观不合,怎么办?

一句话,尊重差异。用博士的话来说就是:

如果一个人和我意见不同,那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秘,值得加以理解。

在团队中,总会有各种各样个性、世界观、价值观的人,而且这是好事。你要做的,就是统合综效,整合各方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的简单,做的难)。

最后,保持大脑开放性,保持你的好奇心,让新的观点冲击自己的知识体系。

原则7 不断更新

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独处,进行学习、研究和独立思考,就是一个“磨刀”的过程。

总结

这本书的书评就给大家写到这里了,后面几条原则没有扩展开,一方面是懒,另一方面是想让大家去去亲自读一下原著。

这本书是博士在1989年写的,至今已是三十年,然而书中提出的几条原则,到现在却依然适用。而且稍微斟酌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我们现在听到的“大道理”,都是书中早就提到的。

什么每天固定时间处理邮件、平时把邮箱和聊天应用关闭等等,不都是在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吗?
只要你牢记这条原则,你自然不会一边写代码,一边还去关心有没有人给你发消息,一边还去回复邮件。

而且你还能根据这条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和决策。

比如领导在你一个活还没干完时有分给你一个活,接还是不接?

很简单,要事第一,看哪个活对公司来说更重要。

总而言之,常读经典。

那么畅销书呢?偶尔读读也无妨,不过记得看看他们的参考文献,说不定你会发现更多经典的书籍 :)

对了,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Bridge4You,欢迎关注!
有些话只能在那里跟你说 (〃'▽'〃)

扫码关注Bridge4You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