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笔专栏爱旅游 爱文字旅游随笔专栏

寻访三苏2:苏东坡初恋“唤鱼池”·读书楼

2020-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岷江,眉山青神。

        《蜀中名胜记》载:“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

        眉山青神中岩,唐代建寺,川南佛刹丛林之一,素以“川南第一山”、“西川林泉最佳处”著称,分上、中、下三寺,统称中岩,面积约5平方公里。中岩属龙泉山脉,最高处为慈姥岩,海拔616米。

        入山门,林荫夹道,山林中纷飞着许多彩蝶。

        更有丛丛乳白的花,形如飞凤,叫飞来凤。

(图片来自网络)

        凤来花,为王弗最爱。而王弗为何人?乃苏轼最爱也!

        入山林不远,便到了名叫“唤鱼池”的地儿,古传为慈老岩之窟宅,水出岩下,莫之深浅,人拍手潭上,群鱼听掌声出。事实上,我们击掌时,鱼儿果然游来,可能是习惯使然,游人要喂食啦。

        石壁百仞,立而微俯,崖壁石上为东坡手书“唤鱼池”三个大字。一侧有东坡、王弗塑像,为国内唯一一座苏轼王弗塑像。

  北宋时,青神乡贡进士王方在中岩书院教书,他的好友苏洵把儿子苏轼送到中岩书院读书。苏轼的聪明好学,很受老师常识。

     苏轼经常来慈老岩窟宅深潭流连,一次脱口大叫:“好水岂能无鱼?”并击掌三声,瞬间,岩穴中群鱼游出。苏轼大喜,便对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于是,王方邀文人学士起名,然不雅既俗,脱颖而出的最终是苏轼的“唤鱼池”。令人惊讶地是,老师王方的女儿王弗,也送了题名来,竟然也是“唤鱼池”三字!众人叹曰:“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后来,苏轼手书的“唤鱼池”刻上了赤壁上,大可三丈,秀美俊拔。

        王方深爱高徒,遂将王弗许配苏轼,是时,苏轼19岁,王弗16岁。

  其实,王弗对苏轼早有爱慕之意。

        在中岩山,常有飞来凤花吐秀于山岩涧水、曲径小路,王弗常于吟诗作画之余,携丫鬟从瑞草桥到中岩游山朝庙,因酷爱此花,每每不忘采些飞来凤回家。喜欢飞来凤的王弗,常常从父亲喜形于色的述说中,把眉州少年苏轼聪明机智的形象,铭记心中。后来有一次,王弗携丫鬟悄悄隐于苏轼静思和读书山水间静观,并瞅见了苏轼英气勃勃,抚掌唤鱼的一幕。

  不料丫鬟见了漂亮的飞来凤花忘了藏着一事,出声说:“小姐,你最喜欢的飞来凤花开了!”。

  苏轼闻即转头,惊见一少女在春光草丛中婷婷玉立,若飞来凤花轻盈飘飞。王弗一惊,娇羞的双目闪烁着,脸着粉黛,柔美无比……

  后来,苏轼与同学们为老师王方祝寿,豪饮而醉,卧倒在老师家,直到半夜才知道同学已走,只得独自在院子里徘徊。及至踱到后院,见师妹王弗临窗梳头,多情的苏轼把一簇飞来凤投进窗去;王弗惊而心跳不已……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考取进士,任陕西凤翔府,再居史馆,王弗随之赴京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王弗不幸病故,苏轼泪写《亡妻王氏墓志铭》,次年扶柩千里送回四川安葬。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梦回中岩,醒来伤感不已,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语,惟有泪千行……

  1987年,唤鱼池畔塑起了苏轼与王弗年青时同游中岩纪念像。据说落成之际,山雨如泪挂满飞来凤。

        上寺翠微峰下的“中岩书院”曾培育出大文豪苏东坡;好些年前,见山项有东坡书楼,其时已是仅存的一个框架而已。

        此景令人不忍,感怀万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