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选书,读书少而写不出文章,怎么办?
刚刚,上官酥麻小姐大半夜的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很简短:今晚太爽了,我要谢谢你。
这边,躺在床上的我,懵逼的起身,敲着键盘回复:你怎么就爽了?
她说:“你朋友圈推荐的《赴宴之前》,前两天我买了,刚看完,一口气不停,特别过瘾!”
“确实是,毛姆的作品一般都让人很嗨,你看完赶紧睡吧。”我说。
“不,我觉得要写点什么才对得起这份快感。对了,你平时是怎么找到这么多好书的,你的朋友圈简直就是书香圣地,知识的宝藏!”酥麻仿佛在眨着眼睛。
窗外下着雨,我望了一眼外面,眼睛又回到手机屏幕,假装若有所思,送给她四个字:精挑细选。
酥麻小姐对答案很不满意,她的不依不饶像极了这窗外停不下来的雨,于是,我只好跟她简要分享了自己的选书方法。

1、
如今,很多人喜欢依靠“是否有用”这个准则去找好书,在我看来,首先你要找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书,就像你认识一个小伙伴,刚开始,你并不知道他能不能帮你,你不先对书有好感,继而把书拿来看看,怎么知道书对你有没有价值。
所以,自己喜欢看书,对某本书感兴趣,这是大前提。
然后,才是正式的选书。
最简单的方法,是去豆瓣网站搜索。到其首页,最新最全的书都摆在那,根据评分,你可以快速直观的判断这书是不是不错。
燃鹅,评分并非检验一本书是不是好书的靠谱标准。举个例子,有些新书刚上市没几天,就已经达到了 9 分的境界,而参与评分的人数只有寥寥几十人,那么,这 9 分便值得商榷,甚至不具备参考意义。
有些书虽然只有 8 分,但评论人数达到了三位数、四位数,甚至上万,所以这个分数是经过特别多人的淘洗,那在某种程度上,此分数是值得信赖的。
去找这些特别多人评出的高分作品,去看看哪些是自己想看或喜欢的,你便能从中找到期待中的那一本好书。
另外一种挑选方法,是看书的作者。毕竟,好的作者都是自带高分BGM的。
如果你喜欢文学,像《月亮与六便士》的毛姆、《尼罗河惨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树上的男爵》的卡尔维诺这一类大师,国内的如《活着》的余华、《沉默的大多数》的王小波、《陆犯焉识》的严歌苓这一类,他们的产品几乎都是上乘。
如果你喜欢科幻,像国内的《三体》作者刘慈欣,国外的《沙丘》作者弗兰克赫伯特,你找他们的作品去读,大可以放心。
酥麻小姐又问:如果自己想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该如何快速找到相关的好书?
我顿了顿,告诉她:从网络上搜索,便是最简单的方式。
在豆瓣,当当,亚马逊,京东,输入你想要的领域关键词,搜索,看评分与评论。
比方说,你想学写作,一搜,高分作品《写作回忆录》《新闻报道与写作》《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映入眼帘。
作为职场小白,你想学一些职场套路,从“职场”标签中寻找,看到高分作品,你可留意。
当然了,通过别人有口碑的推荐也是一种方法,比如大家都在说《人类简史》这本书很不错,你也可以考虑考虑。
读书达人的推荐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常年读书,对书的内容深浅、质量好坏,会比普通人有多一份不一样的理解。
酥麻小姐再度表示感谢,她很高兴,表示会去按照我介绍的方法去选书,我也很高兴,因为窗外的雨停了。
酥麻小姐看完《赴宴之前》很有感觉,思考着要不要写点什么来进行输出,她坦言之前都没有这样的动笔想法。
当你读书读出了感觉,自然而然会有分享的冲动,比如你会发朋友圈感慨,或者写一篇文章纪念,也可能像她一样,把想法分享给友人。当你读书的数量变多了,想法会越来越多,写文章的灵感就会源源不断。

2、
王我去先生最近在学写作,开始培养读书习惯。前两天问了我一个问题:写文章感觉无话可说,不会写,也许是因为自己书读的太少了,怎么破?
我递给他一杯茶,缓缓道来:去哥啊,你怎么突然之间想学写作了?
我去先生呡了呡口茶水,有点害羞:“看大家都在学,我也想学着试试,也没什么。”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写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为什么非要去写文章?
如果不知道为何写作,或者不清楚写作的缘由在哪,建议你去做点其他事情,甚至,去浪。
真正写作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你都不知道写作心在哪,要写啥?
当你明确自身写作情况后,你的心中势必有所想法、有灵感,才会思索着去动笔,而动笔之前,不妨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如果能进行深度的思考,思索得深一点,清晰的罗列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产生了写作冲动,这时候,有种感觉油然而生。
这感觉是文思即将如尿崩的前奏。
拿我自己写《别人复婚,你为什么高潮?》这文章来说,那天,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薛之谦复婚”,后来看到订阅号里的文章全特么都是关于薛之谦的事,冥冥中,心里对刷屏有不爽,产生了情绪,便诞生了写作欲,既然有这么多想法,就整理一下吧。
于是,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写下那篇文章。
写那篇文章的目的,首先在于发泄自己的感慨,顺便,希望把想法分享给读者们,呼吁更多人能够关注网络外的世界,关注热点外的热点。
你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了敏感的体会,写文章时就不会无话可说。

3、
王我去先生放下茶杯,点点头,杯里的茶还有三分之一。
我给他倒茶,又接着说:你读过的书,会形成潜意识,躲藏在脑海里,写作的时候,它可能会突然跳出来,给你惊喜。而你看过的所有文字、格式、段落,风格,即使你不做笔记梳理,它们也可能会影响你写文章时候的创作风格。
比如,之前读《学会提问》《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种书,里面提到的干货较多,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条理性,自己有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就容易变成“三段式”,而且也学着抖干货。
后来读了很多文学作品比如《掌舵》《第七天》这些故事小说,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会往讲故事的方向上靠拢,便换了一种写作风格。
而读书少,也并不意味着不会写,往往是因为你不敢写,或者不想写。你担心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没人看,甚至担心被嘲笑,或者,你害怕没有掌声光临。
每一篇文章,都会体现出作者的灵魂、气魄、气质,都会暴露作者的思维想法。当你的阅历多了,经历也丰富了,你把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写下来,自然也能写出富有见解的文章,那时候,你不会为无话可说而担忧。
当你的文章富有不一样的洞见,你还担心没人会给你点赞?
不用担心自己书读少或不会写,要么你多读书,要么你多见人,放下心中的恐惧或偏见,有想法的时候,动笔写上三两段话,经常写,则写文章这件事对你来说,就不会很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