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春雨中奏响深秋的哀歌——评《永远的蝴蝶》

2017-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佛阿

 

春雨中奏响深秋的哀歌——评《永远的蝴蝶》

  台湾作家陈启佑的微型小说《永恒的蝴蝶》,不到一千的字数,却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正如鲁迅所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篇小小说讲述的就是在一个春季的雨天中将“我”与樱子的爱情随着一个急刹车湮没。

  情节设置的很简单但又不失巧妙。陈启佑生于台湾,台湾街头随处可见的绿色邮筒在文中被拿来充当死亡的呼唤。绿色象征着生命,但在它身后,陈启佑加上了“孤独”的字眼,无疑为后文的悲剧埋下伏笔。那从空中飘落的雨珠象征着对“我”的打击“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又何尝不是在暗示着“我”亲眼目睹了自己心爱的樱子惨遭车祸,这场打击巨大的霸占着自己的生命,成为生命中一支哀婉凄凉的曲子。倘若陈启佑不把邮筒设置在对街,天空没有下雨,樱子他们没带一把伞只是单纯的躲雨,而“我”在这一天不寄信。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不出现,都不会酿成悲剧。仿佛这篇文就是场陷阱,那马路中央就是张捕命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设置,着实吸引人的眼球。

 寄信是情节的起始亦是悲剧的导火索。开票提及“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母亲的信,直到结尾才公布信的内容,短短的一行内容在游历过陈启佑布下的情节后,在得知樱子去世后犹如当头一棒摧毁了读者心中无数的幻想,犹如在黑夜中忽的闪现的一股光亮待我们扭头张望过去时又瞬间消失,犹如将那份爱情封存起来沉寂在生命的长河中?寄信的人是樱子,目睹樱子寄信的人是“我”,一对在开头还不知俩人是何关系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柏油马路洋装下的奈何桥。那封由樱子寄去的信更是佯装下的汤婆婆所给的孟婆汤。陈启佑就这样让读者臣服于他的笔下,牢牢牵住读者的心,进而升华这份情感的抒发。

  优美语言的使用在文中并不缺乏,冰冷词语的使用为后文悲惨的结局创造出种种暗示。陈启佑像极了五星级的主厨在面对食材时,加入佐料,让佐料与食材逐渐融合,接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打破了所有美好的事物。“虽说是春天,好像已经深秋了”更添加了悲凉的韵味,在压抑着人们心头的那根弦。虽说篇幅短小,但结尾总结了上文的情节。也多了份“我”对樱子感情的升华。“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标点符号的使用,让人在读时,不自觉的添加进了感情。不仅做到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是对文章题目的一个解说。

 总而言之,在这篇《永恒的蝴蝶》中,我看到更多的是陈启佑对抒情的把握,在叙事上倒是简单,用五百多的字就创造出这样一篇称得上优秀的散文化的微型小说,可谓实力独到。


一名喜欢文学创作的高三编导艺考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