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馆哲思

现代人为何越来越缺乏审美?德国批评家本雅明给出了绝好答案

2019-04-30  本文已影响23人  哲学诗画

现代人陶醉在梦一般的商业社会消费和娱乐中,而丧失了自我意识。

——本雅明

现代人为何越来越缺乏审美?我们有钱了,富裕了,物质发达了,但为何内心却感受不到爱,看不到美?对于这些,德国批评家本雅明给出了绝好的答案。

以下是他对审美的详细阐述:

哲学家关注真,艺术家关注美,批评家关注“为什么美,为什么真”。

批评的基础是反思,通过反思当事人揭示艺术表达下的真理内容。反思是一种凝固在对象上的主体意识,被赋予认识的直接性和认识过程的独特无限性。

历史上的浪漫派把艺术作为一种反思媒介,即一种理念的表达。

真正的洞察者应该反对根据作者的人生体验来评判作品本身,因为作品永远是第一位的,应该让作品处于评论的中心,而不是作者,或者他的那些人生之简史。

德国的表现主义开始时盛行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文学和其他。它强调艺术家自身的主观感受,认为艺术不是对自然世界的如实植入,而是创作者情绪的表现和释放。

美不是外表,美虽在本质上与外表相连,但并不等同于外表。美是处于被遮盖中的事物,在幽微之处。

如果传统艺术展现的是肉眼可见的世界,那现代艺术展现的则是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的世界。正是幽微之物体现了现代生活中的时代命运之特征。

康德认为古典美有两个标准,一个表现为优美,另一个表现为崇高。但我认为,美的表现在幽微之处,哪怕一片树叶,一道闪电,一滴水滴,我们都可以从中重新认识它们,发掘出它们内在的新鲜美。

要想发现美,就不仅仅要把握逝去的时光,还要通过童年的经验和儿童的视角来让时间流动,让往昔的我去注视现在的我,找到形成“我”今日之认识的源头。

回忆童年可以展现一种深刻的经验,打开儿时的记忆是解放成人后固化思维方式的一把金钥匙。现代成年人的认知模式越来越僵化,感知世界的能力也越来越衰弱,人们在生活和现实面前,变得越来越麻木,无法洞穿事物的本质。而追忆童年可以给成年人一个觉悟的契机,让他揭开生活背后的真相,认识表象世界之下的原初模样。因为人一旦回忆起被遗忘的东西,就将得到救赎。

以历史的角度看,那些所谓的赢家和胜利者都会变得模糊,被时间所稀释,而崇拜英雄的观众和读者们也同时显得盲目而荒诞。

诗人波德莱尔认为,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是新奇,即现代艺术具有一种站在永恒的对立面去审视一切的转瞬即逝的美。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辩证意象来审视美。

通过辩证意象,过去可以被我们的心灵所捕捉到。以这种方式实现的救赎,可以让我们从艺术中获得那些我们在生活中无可挽回地失去的东西。时间静止了,个体开启思维,在感知过去的条件下,获得当下对美的感受。

同认识真理一样,美在不同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审美标准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变化。美不是永恒的,也没有统一标准,存在的只是那种转瞬即逝的美。为此,我们要学会从时代的变迁的角度去看社会审美的变迁。

每个人都做梦,但梦不是一种沉迷中的自我意识的消解,而是真实世界的客观呈现。梦中的一切都源自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映射。

需要警惕的是,现代技术压抑了人们对审美的感知,在视觉和触觉上,我们的很多体验被技术所替代了。现代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和发达的工业制造出震撼的场景,画面,这些震撼效果所摧毁的是传统艺术的灵韵,视觉体验增强了,但是其他隶属心灵的触角却萎缩了。对于现代人,传统中的那些惊喜部分,现在成了一种惊吓。

在大都市的生活背景下,现代人的经验和体验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丧失,其中碎片式的文学和碎片式的信息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机械复制时代把艺术的灵魂和气韵给消解了,这是技术时代下人的精神悲哀、内心异化,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至此,人们的精神信仰也发生了转向,从关注外在世界的废墟转向了关注内在世界的荒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