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反思随笔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简_db40

                             

        弟弟每天到了半夜就开始哭闹,如果是跟奶奶睡就会哭着找妈妈,如果是跟妈妈睡就会哭着找奶奶。今天也不例外弟弟又开始了,我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回事,每天晚上折腾还让不让睡觉了。你不是说跟妈妈睡吗?干嘛?一会找妈妈一会找奶奶的。

                            反思

        1.我因为每天的折腾最终失去耐心,觉得弟弟就是作。没有归因

        2.对这件反复发生的事情反应迟钝,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干预。

                            归因

      1. 因为两宝只相差2岁,每天在一起打打闹闹玩游戏的时候,一会哭一会笑都是常态,我本着不参与“”兄弟间的战争”为由,很少干预他们之间的游戏。但我确忽略了原则问题,即“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别人,不能破坏社会”。

        2.回想一下,哥哥经常会扮演恐怖的角色去吓呼弟弟,把弟弟吓的到处躲和哭喊。哥哥反而觉得好玩,而我们也只是厉声制止,呵斥。说一些啰嗦的大道理,如: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能吓弟弟,吓他晚上又要做噩梦了。通常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下次照旧。为什么?好玩呀!

        3.反应迟钝的我终于引起了重视,开始寻求解决

                        对哥哥

      1. 客观的陈述事实:哥哥,因为你白天经常跟弟弟玩吓人的游戏,把弟弟吓的又喊又叫,到了晚上弟弟开始做噩梦,影响了妈妈和奶奶的休息。我很苦恼,很生气。

        2.提出具体要求:我希望以后你和弟弟能玩两个人都很开心的游戏,能做到吗?

                          对弟弟

        1.共情:弟弟,哥哥总是变成怪物来吓唬你,你很害怕是吗?妈妈小时候也很害怕怪物。

        2.寻找解决办法:你见过怪物吗?真的有怪物吗?阅读绘本《走开绿色大怪物》

                          呼吁自己

        1.无论你有多忙,每天也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2.用一颗敏锐的心去发现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时干预和引导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盲目遵从《爱与自由》。

        3.平和的父母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冷静,冷静,再冷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