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

【团青聚焦】你了解中国的好邻居印度吗?大使讲坛全程回顾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3人  杨文倩

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刘海主持本次讲坛,校团委相关负 责人及各院师生代表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

1大使简介

曾序勇,1942年11月生于四川重庆。1960年高中毕业后,先后在西藏行政干校、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外交学院学习尼泊尔语和英语。

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期间曾参与战俘营工作。

1964年赴尼泊尔参加修建中尼公路(做翻译工作)。

1964年6月调入外交部,从事外交工作40年,主要在外交部亚洲司和驻外使馆工作。

1965年后,4次被派往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常驻,前后约15年;2次派往驻印度使馆,前后8年。在外交部亚洲司主要负责印度、尼泊尔等国事务,曾任主管处长。

曾任驻尼泊尔使馆参赞、驻印度使馆公使衔参赞、驻尼泊尔大使、驻科威特大使。早期曾有幸为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做过翻译,曾参与李鹏、朱镕基、江泽民等出访和印度总统、尼泊尔国王、首相等访华的接待工作。

著有《寺庙之城加德满都》、《加拿大》、《神奇的山国尼泊尔》、《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尼泊尔的故事》等。

2深入分析中印外交史

曾序勇从“印度的信息状况及中印传统友好关系”、“建交以来中印关系发展脉络”及“中印关系发展现况与前景”三方面对两国关系展开了分析。曾序勇从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状况等角度出发,阐述了印度在外交领域上的重要性,并以文化交流、宗教交往等方面的故事和成果为佐证,展现了历史上中印友好关系。

回顾中印关系的发展史时,他认为这个过程曲折而复杂,并将其分为50年代的黄金期、60至70年代的低谷期、80至90年代的恢复期和新世纪以来的全面发展期四个阶段。曾序勇指出,“藏独问题”和“边界问题”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而80年代以来两国领导恢复访问及在保持边界安全的前提下就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达成的多项协定又推动促进了中印关系友好正常化。

他认为,目前两国在军事战略与安全上缺失信任、印方媒体的负面报道、美国因素及中印巴三角关系是影响中印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谈及中印关系的现况与前景,曾序勇提出双方应该在保持边境问题和平解决的基础上,把握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政治对话与经济、文化交流,形成紧密发展、引领增长、战略协作的伙伴关系。

3展望未来中印外交前景

他认为,目前两国在军事战略与安全上缺失信任、印方媒体的负面报道、美国因素及中印巴三角关系是影响中印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谈及中印关系的现况与前景,曾序勇提出双方应该在保持边境问题和平解决的基础上,把握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政治对话与经济、文化交流,形成紧密发展、引领增长、战略协作的伙伴关系。

4携夫人畅谈外交经历,解读大家疑问

20日下午,曾序勇携夫人赵美茹女士做客我校林海文化论坛“奉献四十载,风雨外交路”曾序勇大使专场,与在场同学畅谈了自己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外交官的经历,并就大家所关心的“一带一路”战略及宗教对于国家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怎么样,大使讲坛是不是让我们感触颇深啊!今年正值中印建交66周年,大使讲坛系列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促使我校师生了解中印关系的历史进程和现状,深入认识两国未来发展走向,对于丰富我校文化生活也有着积极意义。

如果你有更多的感悟要跟大家分享,欢迎在留言板留言哦~~~~

文/李倩 张璐瑶 卢思宇

图/丁明月

编辑/学生传媒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