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随想随感随缘读书

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

2019-04-20  本文已影响6人  沉默的二分之根号三减一

2019年4月18日,正在追着《新白娘子传奇》的我,突然被长弓先生的一句话吓住了,他说:上海一个17岁的男孩昨天晚上10点多从高架桥上跳下去了,全程5秒钟。

我暂停了电视,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再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于是,他把刚刚刷到的抖音视频,拿给我看。视频页面的介绍是这样子的:4月17日22时许,上海卢浦大桥,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女子因没能抓住他而坐地痛哭。一时之间,我愣在了那里,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看到他打开车门,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我也看到了那个母亲伸手去拉没拉住后用头撞地,捶胸痛哭。新闻说是因为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口角,回家的途中被母亲教育,然后打开车门从桥上跳了下去。

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

看完这个视频,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说实话,一时之间,我的心真的很痛,那种说不出来的痛,突然梗在胸口,为男孩的死,也为那位母亲而痛。我想,男孩一定很疼,在他落地的那一瞬间,母亲肯定也很疼,在她目睹了儿子跳桥的那一瞬间,只不过,一个是身体的疼。一个是心理的疼。

随即,网上发布了好多的评论,基本上可以分成两派,一派说父母教育嘴碎的,一派说现在孩子心理素质差的。激烈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二战爆发。

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

随后,我在各大新闻网站,公众号,论坛,都看到了对于此次事件的描写以及很多写作人对此的看法。

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

我也有很多话想说,但我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无论是从哪一派的角度出发,都太过沉重,都不是我想要的。

关于对小孩的教育的问题,和长弓先生争论不止一次了,尤其是看着小粤亮日益长大,这个问题更加是迫在眉睫。每每讨论都不能有一个完整的方案,说实话,对于无法计划于掌控的事情都总是会让我焦虑,我看到评论里好多家长说看得他们都不敢大声跟孩子说话,生怕孩子想不开,我也看到好多人说以前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怎么就没有想不开。

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

可是,这种矛盾,我能理解,因为那种对儿子的期望值以及你看到的这个世界的残酷足以让你忘了当初他出生时有多可爱,你又有多包容。

就像我在我的文章里提到的,我常常控制不住要大声的对小粤亮说话,很生气的时候我就跟他说妈妈不要你了,你一点都不可爱,没有人喜欢你。甚至有时候控制不住用力的去打他,打完后又很自责。只不过,这个年纪的他,只知道我是妈咪,不管我怎么对他,他都会因为我的一个亲亲,一个抱抱,一个笑容而原谅我。

其实,说白了,这都是因为不可控造成的。不可控常常会使人焦虑,不安,恐惧,甚至做出很多自己平时根本做不到,说很多人平时说不出的话。

就拿我而言,我常常会想小粤亮以后一定要上什么学校,对他的教育我要怎么严加把控,他以后一定要学什么兴趣爱好,我甚至觉得他只要听我的话,以后肯定能成为怎么怎么的一个人,所以,在我的预想下,小粤亮只要有一点不符合,我就很容易烦躁。这位母亲肯定也是这样的,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跟人发生口角,他应该是我平常认为的那个样子的,她肯定以为儿子只要按照她说的,他教他的去做,就可以如她所预期的那样,顺理成章,而只要儿子做出了她预料之外的事,或者是他控制不住的事,那么她的情绪就会爆发。

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

所以,在这件事情后,我更加深刻去反思了我自己,在教育这一块,谁也不敢说自己是专家,但我们可以把控制变为引导。去顺应他的天性并且加以修正。我想,我以后要跟小粤亮做朋友,而不是做他的妈妈,如果他学习,我会跟他一起,一起完成作业,告诉他世界的法则,社会的险恶。如果他上兴趣班,我就跟他一起,不管我希望他做的任何事情我都会告知原由,决定权都在他手里,但我也会告诉他必须要自己承担做了决定的后果。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教会他做人的底线,当然,实在是很过分的时候,我也一定会家法伺候。

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

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教授,让我们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家族进行一个地位的划分,当时我们班那个同学都是这样排序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到我的时候,我就说我有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我认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阶段性的,也是可衔接的,但是家庭教育是终生的,贯穿性的,他永远不可能断层,我觉得很多家长就是看不到这一块,所以常常在小孩上学后就责任转移,缺席了。这也是为什么会造成众多惨剧的原因之一。

我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看到这一点,不要再缺席了。当我们把视野放长,把更多的目光集中于孩子长大成人以后需要具备的品质,那么你对他当下的错误,包容度就会高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