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2.19)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进德修业带你学经典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哀公:鲁国国君。
对曰:国君问,都称对曰,表示尊君。
举:提拔重用。
直:正直。
错:舍置不用。
诸:众人。
枉:弯曲之人。
翻译: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百姓才会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重用正直的人,舍弃那些弯曲之人,老百姓就会服从。重用那些弯曲的人,舍弃那些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会不服。
解释:鲁哀公问孔子如何可以让百姓服从,孔子回答的是举用正直的人,罢黜不正直的小人,老百姓就会服从。
这直接再告诉鲁哀公,要想得到民心,就得重用贤臣,远离小人,这是让百姓服从的方法,也是得民心的方法,更是守住天下的方法。
诸葛亮《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话直接说明了两汉兴衰的原因,那就是亲近贤人,国家就能强盛,亲近小人,国家就会衰亡。这何止是两汉的兴衰原因,纵观整个历史,不都是这样吗?
正如《大学》所说的,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君追求外在的财富,一定有小人在身边唆使,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亡国!
所以,孔子回答鲁哀公,要重用贤人,远离小人,民众才会真正服从于你,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拥护你,支持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09330/30f2a944c0d3cf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