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本土起源说17: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

2018-10-27  本文已影响29人  黄饮冰

华夏本土起源说17: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

——关于湖南古人的种族属性的探讨

文|黄饮冰 

在很长时间内,我对于东部沿海族群的来源,不敢下结论。我尽管认为沿海族群也一定来源于泛长江上游地区的尼人(华尼人),但总觉得缺乏中间过程,他们从大西南是如何迁移到沿海的呢?我一直认为在第四纪冰川期结束之前,在中华南部,东西人群的分化就已经完成了,东部是hu人,西部是尼人(华尼人)。对于hu是什么,我找不出对应的文字,一直以hu代替之。

从河姆渡“双鸟朝阳”图腾中,我根据双鸟和太阳的关系,读出了“双鸟朝阳”的含义是“护”,并且发现,“双鸟朝阳”图腾中,其鸟是“鹄”,其日为“古”(胡),即河姆渡原居民说的是“hu”(胡)音。与大西南的尼人(华尼人)的hua(华)音是不同的。据此,我把“双凤朝阳”图腾命名为“双鹄护日”图。(见《皇皇者华——华夏文明史谈第二部崇拜和图腾第八章hu(护)图腾——河姆渡“双凤朝阳”图解析》)。

在地理上,把沿海族群和西南族群联系起来的是湖南地区,所以我一直猜想,湖南在远古时代,可能居住着两种人。我发现彭头山是夷(尼夷)人的发源地,周边的文化与彭头山文化是相联系的。还有一种人在哪里呢?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在2015年4月,大同思想网发表了我的《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源流史谈第一部第四章华夏文字》的时候,枕戈跟我提到了湖南高庙文化。由于我跟考古界没有联系,对湖南高庙的考古情况,我是不了解的。在找来高庙考古资料后,我赫然开朗了。

我发现,在末次冰川期结束之后,湖南地区,有一个人群融合的历史过程,经过融合之后,他们在湖南,以彭头山为中心,形成了新的联合体——粳糯联合体。

一、高庙文明

高庙文明的上限是距今7800年,文化延续1000多年。在我看来,高庙文明的主要点在于:

 1、未发现稻作遗迹,证明在第二次大洪水期间,一部分处于高地的居民,抛弃了农业种植,退回了渔猎采集时代

 在高庙未发现稻作遗迹,不是说高庙人不是稻作族群,而是因为第二次大洪水的影响所致。

我早注意到河南的贾湖文化消失于距今7800年,湖南的彭头山文化消失于距今7800年,现在有了高庙文化开始于距今7800年的信息,基本可以肯定,第二次洪水开始的时间,应该是在距今7800年以前。

距今7800年的时候,泛滥的洪水已经威胁到了河南贾湖文化居民的生存,也威胁到了湖南彭头山文化居民的生存。恰好高庙文化开始。说明高庙文化居民是由低湖区向高地区迁徙而来。

我有一个论断,认为在第二次大洪水期间,处于高地上的一部分居民,抛弃了农业种植,重新退回了渔猎采集时代,如中原的伏羲文化就是在第二次大洪水和海浸中形成的。这个判断在中原找不到遗迹。高庙遗址正好证明了我的判断。

在高庙遗址出土的淡水螺和贝壳堆积如山,出土的鹿、猪、麂、牛、熊、獾、象、貘、犀牛等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以及植物遗存达数十种,无稻作信息,正好证明了我的观点。

在第二次大洪水期间,家畜驯养出现于历史,这在高庙文化遗址也得到证实。从高庙考古资料可以看出,通过对部分的猪牙床进行鉴定,可认定高庙的猪已属被驯养的家猪。说明当时已有动物的驯养业。在中原文化中,家畜驯养业的出现是归功于伏羲的,但同样找不到证据。中原的伏羲族群在大洪水期间,也生活于水中高地,也退回了渔猎采集时代,历史在高庙得到了相互印证。

2、出土距今7400年的女性人体骨架,陪葬有象牙玉器等饰物

 说明距今7400年高庙已经进入玉器时代,这是很有意义的发现。我把玉器的出现当做中华文明开启的象征。有玉器就有中华文明,就说明当时的居民已经步入了文明时期。

3、距今5700年夫妇墓,玉钺的出土说明此时高庙已经步入国家文明时代

距今5700年的夫妻墓出土文物

在夫妇墓中,发现了玉钺。玉钺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不是贵族和宗教权力的象征。玉钺是军事首领军权的象征物,有玉钺,就有军队的存在,有军队就有国家。玉钺的出现,说明高庙在距今5700年的时候,已经步入了国家时代。持玉钺者即是王者,玉钺也是王者的象征。

墓中有贵族妇女装饰用品玉璜、玉玦等精美玉器,其精湛的钻孔技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玉器上面的钻孔又细又光滑,仅容绣花针穿过。这些玉器与红山文化的玉器的打磨制作技术是不同的。这不是靠打磨可以达到的工艺,其背后是青铜钻孔技术的存在。我认为在长江中游可以找到最早的青铜是可以得到考古的证实的。

4、特殊造型的陶器是祭祀神器,祭祀神器就是后来所说的礼器,即国之重器

 在高庙遗址中,那些装饰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等图案的陶器,质地都比较好,制作相当的精细,器类与器型都相对的固定,这些陶器应该是当是用于祭祀的祭器而不是生活器皿。特殊造型的陶器是祭祀神器,祭祀神器就是后来所说的礼器,即国之重器。

    我在研究黑陶的时候,提出黑陶不是日用器皿,而是礼器。这里也印证了我的观点。同样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也应该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5、在陶器上可以看到高庙与彭头山的联系,高庙文明居民是彭头山文化居民的移民

根据高庙的考古资料,第三次发掘揭示了更早的地层和遗存,出土了一些半球状的绳纹圜底钵和高领双耳罐等陶器。它们的形态接近洞庭湖区彭头山文化晚期遗存中的同类器,目前尽管相应地层中的木炭样品测年数据还在检测中,但从器物类型学上判断其要早于先前所出遗存是可以肯定的,其年代上限大致在距今7800年左右。所以,高庙文明居民是彭头山文化居民的移民。

6、发现距今7000年的大型祭祀场所,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控制力是神权和君权并存

发现39个祭祀坑,其中1个是人祭坑,其他是牲祭坑。说明祭祀是当时重要的活动之一。祭祀与宗教是紧密相连的。从发现的大型祭祀场所的建构来看,当时国家已经成立,宗教拥有巨大的力量,是神权和君权并立的时代。

没有君权和神权并立,这么大的祭祀场所,建设不起来,也管理不起来。巨大的祭祀场所是国家力量的象征。

7、飞鸟、獠牙兽面、太阳和八角星等图像,是神灵图像,也就是图腾,高庙处于多图腾崇拜时期,这是人群融合的结果

 (1)双鸟拱日图:已经有了7800年历史,比河姆渡“双鸟+日”图早

双鸟拱日图
锦鸡

考古资料介绍:有一个年代为7400年前白色陶罐,陶罐的颈部和肩部,戳印着两只飞翔的神鸟凤凰,一只是正面的,一只是侧面回首的,姿态雄健,活灵活现。它们具有神话传说中凤凰的鲜明特征:有冠,有非常长的啄,长颈,有漂亮的长尾,两凤鸟伸颈昂首相望,拥戴着太阳,形象地反映了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

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最早“双凤朝阳”图(双鹄护日图)距今6400年,高庙考古学者认为河姆渡“双凤朝阳”图不及高庙“双凤朝阳”图案精美。这种观点带有地域性,当然是错误的。河姆渡“双鸟+日”图比高庙“双鸟+日”更精美是肯定的。

在2005年的发掘中又挖出距今7800年前的以凤鸟、獠牙兽(高庙考古学者认为有“龙”的象义)、太阳为题材的饰纹陶片,其中的部分陶片上图案还涂有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

参照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我也认为可确认这些饰有上述图像的陶器都具有祭祀性质。高庙文化已具有浓郁宗教色彩和国家色彩。上百件考古的实物证据可以表明,沅水流域是孕育中国宗教文化的摇篮,最早的国家也出现在高庙。

(2)獠牙兽图腾图腾的含义:象耕鸟耘

 獠牙兽图是高庙遗址中很具特色的图腾。这个兽到底是什么?这个图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着图看了几天。

高庙陶器刻图

简单地说此图是獠牙兽,是不科学的。昨天(2015年4月26日)晚,我把此图给我的女儿看,女儿说冰川时期的象牙,就是这个样子。再看此图,它的含义,我看明白了。

象牙穿透的地方,不是兽面,而是装满水的稻田,这个稻田是低湖田,也就是最原始的稻田,把低湖围出一块,与湖水隔开而形成湖田。湖田很低,下到湖田,要开出埠头来才能一步一步下到湖田中去。那图下部的一块,就是修成梯状的埠头,方便下到湖田中去。上部,好像一只鸟。

记起来一句古语:象耕鸟耘。此图表达的不正是象耕鸟耘吗?

高庙的獠牙兽,是“象”。

8、高庙文字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中原地区在68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几十个“Ⅰ”、“Ⅱ”、“ⅴ”、“↙”、“Ο”、“∏”、“△”、“〗”、“〥”等刻画符号,古文字界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先驱。随后类似的符号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辽河红山文化遗址、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遗址、长江两岸的大溪口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山西陶寺文化遗址等都有发现、但都没有超过7000年。另据报道说,考古人员在距今6000—6500年的甘肃大地湾二期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一些神秘符号,并说是中国最早的可能有文字意义的符号。国人把文字的起源放在了中原地区。

根据高庙考古资料,高庙上层文化和高庙文化中都发现一些神秘符号。高庙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7500年的一些陶片上发现有“火”、“⊙”、“井”、“圭”、“▽”等符号,其中“⊙”与甲骨文的“日”字一模一样。这些符号比甘肃大地湾遗址的文字符号往前推了上千年。

从“⊙”的文字的出现正好证明了我关于“日”的命名与尼夷人有关的论断。

从目前来看,最早的文字符号,出现在高庙遗址。距今7000年到7500年。中国文字符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500年。

9、结论

 高庙体现的不是文化,是地地道道的文明,而且是中华文明。以玉为标志,高庙至少在距今7400年,就步入文明时代。

 二、两湖地区原居民的种族属性

 在末次冰川期结束时,以湖南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均有原居民居住。这些原居民的发源地在大西南。从华人起源的源头看,在大西南,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在对“火”的认识上,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把火命名为hu,一部分人把火命名为hua。他们在大西南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部分hu人向东迁移,hua人留在原地继续生活。Hua人在大西南演化成了华尼人(简称尼人)。

从理论上讲,hu人向东迁移,是要在相同的维度区内去寻找同样的适温区以利生存。向东要走湖南。这个猜想我早就提出了,但缺乏证据。

前面说过,河姆渡人就是hu人,我是从其“双鸟+日”图腾中解析出来的。中间证据只能在湖南找。

湖南是稻作族群,他们最早的稻被命名为“粳”。从语言上,“粳”与hu联系不起来。很长时间让我迷茫。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距今9000年的时候,从湖南迁出了一批人到河南贾湖。古人是喜欢把地名带着走的,比如“湖”,“湖”的来源和hu有没有联系呢?这在两湖地区可以看到hu和湖在语言上的联系。两湖地区较大的水面,均命名为“湖”,从两湖地区迁移出去的人到河南把生活区命名为“湖”,道理应该是一致的。如黄人在向外迁移时,把自己新的居住地都命名为“黄”。这在人类语言较为贫乏的时候,可能是一种命名的办法。所以,两湖地区的原居民,应该是hu。至于hu对应的是什么字,还需要探讨。

高庙发现的“双鸟拱日”图,把高庙原居民与河姆渡原居民联系在一起。在高庙,“双鸟拱日”是其多个图腾中的一个,多图腾崇拜与人的融合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前面我也说过,高庙原居民是融合之后形成的新族群。那么剔除融合的历史,可以证明,两湖地区的原居民的原始图腾,是以“双鸟+日”图腾为主图腾的。从这个推理来看,高庙原居民的前身,就是hu人,与河姆渡原居民的种族属性是相同的,因为她们均有构图相近的“双鸟+日”图腾,可以证明河姆渡人是途径湖南迁移到沿海地区的。

可以得出结论:两湖地区的原居民,是从大西南东迁而来的hu人。

三、两湖地区人口的迁移和融合

在第一次大洪水期间(距今9000年前为盛期),两湖地区的hu人族群向北越过大别山进入到河南贾湖地区,把稻作农业带到了中原地区,把农业思想也传递到了中原地区。粳稻族群在贾湖地区发展出了优秀的贾湖文化。

大约也在这个时期,从大西南迁出了一批尼人进入到彭头山地区,这批尼人从事旱稻的种植,他们把旱稻叫做“秜”。尼人进入彭头山地区时,这里已经有hu人居住。尼人向hu人学习水稻的种植。经过融合,他们在彭头山地区演变成了华尼夷人,即尼夷人、夷人,他们是古华人或古夷人。

以彭头山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是尼夷(古华人或古夷人)人的发源地。所以古华人或古夷人的起源地不在东部沿海,而在两湖地区。

在距今7800的时候,中华进入第二次洪水泛滥期,这次洪水与海浸一起发生,是历史上洪水破坏力最厉害的一次。在距今6300年左右,是海浸和洪水的最盛期。

在距今7800的时候,贾湖文化消失了。彭头山文化也面临劫难。彭头山居民向三个方向迁徙。一部向鄂西北迁移,一部向东部高地迁移,一部向南部高庙迁移。

四、高庙原居民是留守的糯农族群之神族

 在距今13000年以前,两湖地区的hu人就采食野生水稻,逐渐地对野生稻进行人工干预,把野生稻驯化成了人工栽培稻。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的时候,长江中游地区的粳稻种植成为了主业。这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文明最先进和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世界农业文明的起源区和启蒙区。两湖地区的鸟崇拜、华(太阳)崇拜、尼崇拜、象崇拜,都是跟水稻种植有关的崇拜,也是当时盛行的崇拜。在这些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对农神的崇拜。

有些研究,把农神与神农联系在一起,这是错误的,此时还没有神农。

农神是怎样产生的呢?与糯的发明有关。

粳稻的培育是逐步来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是大家的功劳,所以在粳稻的种植中产生不出人神来。

糯的产生,又与尼人有关。从语言上看,尼、秜、糯、农,其音变的轨迹是一脉相承的。尼人在大西南种植旱稻,旱稻也就是陆稻,陆稻被尼人叫做“秜”。尼人在进入两湖地区时,学习了粳稻种植,并发明了新的稻种,他们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把新稻种命名为“糯”,发明糯的人,被视作糯神。由于“糯”的种植,他们把粳糯的种植业称为“农”,糯神演变成了农神。

因为糯的出现,一个新的族群——糯农出现了。糯农是神农氏族的前身。

从以上推理可以看出,糯农具有旱作农业技术和水作农业技术,这是他们北迁到鄂西北山区最终进入豫西地区发展出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的技术基础。进入中原地区后,糯农演变成了神农。

但对于农业来讲,农神不是后来的神农,而是发明糯稻的人——糯神。

高庙居民是留守的糯农族群。所以尽管他们退回了渔猎采集的生活状态,但其图腾中还保留有“双鸟+日”图腾和“象耕鸟耘”图腾,是高庙原居民对她们的先祖们从事农耕的纪念。

五、高庙是祖神庙,是祭祀祖神的场所,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职责是守祖神之祭祀

在人群形成了崇拜之后,祭祀成为了人群重要的活动。在人群迁移时,留守就成为了必要的分工。在主体人群因为某种原因迁徙之时,为了保持对图腾和祖先的祭祀,人群总要留一部分人下来,奉守对图腾和先祖的祭祀。这是中国祭祀文化的内容之一。

为躲避洪水,以彭头山为中心的糯农族群(华尼尸)决定迁移。按照传统,为了确保种族的传承,避免亡族灭种,他们会分成多支向外迁徙。所以他们分成了三支,一支向北,在中原发展成了神农氏族。一支向东,在良渚发展成了鸠尼。一支留守,在高庙守祖神之祭祀。

在高庙遗址中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大型祭祀场所,应该是一座大型的农神庙宇。从考古资料看,整个祭祀遗迹呈南北中轴线布局,由主祭(司仪)场所、祭祀坑以及与祭祀场所相系的附属建筑——议事或休息的房子及其附设的窖穴共三部分组成。其中主祭(司仪)部位在整个祭祀场所的北部,由四个主柱洞组成一个两两对称、略呈扇形的排架式“双阚”式建筑,面朝正南方的沅水。双阙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一个和两个侧柱。祭祀坑共发现39个(其中之一为人祭坑),均位于司仪场所的南方。房子为两室一厨的结构,在司仪部位的西侧,面积约40平方米,门朝东。窖穴则分别位于厨房门外东侧以及祭仪场所的右前方。完全就是一座大型庙宇。

这个庙宇,就是距今7000年以前的祖神和农神庙。根据中国祭祀文化可以判断,高庙是历史上的守祭之国,奉守的是祖神和农神的祭祀。

因为他们的祖神在这里,所以外迁的族群,与这里一直要保持着联系,并定期回来举行祭祀。根据中国的祭祀文化,守祭的人群的生活物资,还要由外迁的族群定时提供,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以,留守的高庙人,农业生产反倒倒退了。经过长期的供养,高庙人最终演变成了糯农族群的神族,这个神族被称为“互人”。

对祖神的祭祀,是要举行大型的祭祀舞蹈的。现在看到的傩戏,可能就是祭祀祖神或农神时期的舞蹈的遗迹。

六、结束语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开始以为高庙原居民是伏羲氏族,通过分析之后,我否定了这种想法。结合中国的祭祀文化,把湖南古人的融合历史放在一起考量,还是认为高庙原居民是古华人(古夷人)糯农族群或粳糯族群符合实际,不然那么宏大的祭祀场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不能解释那么宏大的祭祀场所存在的原因。

本文很多结论性的语言,在我的《皇皇者华——华夏文明史谈》一书可以找到,在这里不一一解释。

本文的确是意外的作品,因为我与外界接触少,对高庙的考古成果不了解,所以没有观察到高庙的情况。在我探讨古夷人的起源史时,我从良渚追寻到彭头山;在探讨神农氏时,我从河南追寻到湖南。在思考时,我有很多的疑问,总觉得差一点东西。现在看来,这个差的东西,就是高庙文明。有了高庙文明,两湖地区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原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了。

对于hu用什么文字对应,我想有两个字可以与之对应,一个是胡,一个是互。两湖地区的原居民是胡人,在西部的尼人(华尼人)迁到两湖后,两者融合形成了华尼尸(华尼夷)。华尼尸是古华人,古华人在西周时被统称为夷人。

对于高庙原居民,他们与河姆渡原居民还是不同的,因为河姆渡的鸟是鹄,是鸿鹄。而高庙的鸟,应该是鸾鸟。加上高庙的图案中,与獠牙兽一起的,还有通天的梯子存在,证明高庙原居民是神族。《山海经》中就有一神族,他们能上天,是互人之国。所以高庙之hu,对应的文字当为“互”,高庙原居民应该是互人。上天的含义就是具有沟通天神的能力的意思,这正与高庙原居民的祭祀职责相一致。在长期的祭祀中,他们演变成了糯农族中的神族。

谢谢大同思想网枕戈!谢谢网友道人帮忙搜寻图片!

黄饮冰 2015年4月27日星期一夜晚完稿,本文首发于大同思想网黄饮冰专栏。2017年1月9日星期一修改。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三次修改。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曾用网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本土起源说》、《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追踪夏后朝》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