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启示录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哲思

仪式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08-30  本文已影响344人  阿呆鱼头

作者:鱼头

80后,爱阅读,追求独立思考,终身学习主义者。坚持每天进步,为共同精进而分享。


(1)

最近“仪式感”这个词经常被提及,俨然它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

那么,什么是仪式感?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呢?

在这里想聊聊几点个人的思考。

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

顾名思义,

仪式感就是对仪式或仪式中的感觉、情感。

(2)

接下来,就要去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就个人分析,总共有三层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仪式感能够让我们培养起习惯。

当我们想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时,培养仪式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记得我有位朋友,他就跟我分享养成尽早入睡习惯的经历:

每到晚上22点的时候,他会洗完澡,然后穿合适的衣服,平静地躺在床上,保持安静而有韵律的呼吸。

五分钟之后,他会对自己说:“今天辛苦了,明天再继续努力。”

做完上面几步之后,让自己彻底地进入睡眠。

长此以往之后,他只要一进行这些步骤,进入睡就变得非常的简单而规律,睡眠的质量也变得非常的好。

网球巨星纳达尔在每次比赛发球前,都会有一系列的小动作,而这些动作,就成为了一个简单的仪式。

有了这个仪式,就能让他在比赛的时候找到感觉,从而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良好的竞技状态使纳达尔每次发球都能发得好、打得准,让他的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需要仪式感的第二层原因,就是它能培养美。

在这方面日本人特别有研究。

在我们进行喝茶的时候,会有一系列的流程,而且流程构成了一种仪式,

一. 温茶器

二. 洗杯  

三. 置茶

四. 洗茶

五. 注水

六. 浸泡

七. 出茶

.......

旁边的人在整个过程中往往没有任何的不耐烦,因为它能让人身心愉悦,让我们发现了其中蕴含的一种美感。

记得在参加一次茶艺活动的时候,茶道老师就说:“生活需要仪式的。”

当时我看她在问问泡制茶叶时候,那种流程和仪态,迄今还记忆犹新。

对此,李泽厚说得非常深刻:

古代的礼文仪典以可感知的“物态化”形式,在当时凝聚和呈现了那神圣不可违抗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情感体验和群体秩序。人们通过这些仪文形式的不断实践和反复巩固,以获得理性的内化(认识)和理性的凝聚(道德)。其后,这仪文形式本身便成了审美的对象。

《美学四讲》中说到,“审美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所以,到了一定的深度,仪式感也要继续深入。

需要仪式感的第三层原因,就是我们需要敬畏。

《左传•成公十三年》里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而古代祭祀的时候是最讲究仪式感的。通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和形式来表达对上天和祖先的敬畏,以此来祈求他们能保佑风调雨顺、繁荣昌盛。

在婚礼上,也是充满了各种仪式的。

只有两夫妻相处久了,才能深刻体会:

婚礼不是为别人办的,而是为自己办的。

通过婚礼的仪式,让夫妻双方认识到婚姻的责任,对婚姻产生敬畏,这才是婚礼的最终目的和意义。

秋山利辉是日本有名的匠人,他每次要求学生进入作业场所前,都要有一种内心的仪式感——

只要进入了作业场所,他们就要变得严谨,变得认真,就要进入一种专业和专注的状态。

平时他们可以跟人嘻嘻哈哈、不拘小节,但是只要一进入作业场所,一进入到这种充满仪式感的环境之中,内心就会变得非常的认真,同时对工作充满了敬畏。

只有对工作充满敬畏感的人,才能够有潜力成为一个匠人。

无独有偶,“匠人”这个词最近也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汇,这其中不是没有联系和原因的。

我想,如何成为一个匠人,首先需要对工作敬畏。那么如何让自己对工作有所敬畏呢?

培养仪式感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

(3)

既然已经讲清楚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那么也简单谈一下我们该如何培养仪式感。

根据上面分析的三个点,可以知道想要对生活充满仪式感,需要我们:

1.要懂得对生活有所敬畏;

2.要发现生活中的美;

3.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有了这三个点的支撑,生活中的仪式感就会逐渐的形成。而仪式感又能形成正向的反馈,让我们的生活能够真正达到“悦神悦志的”境界。

最后,我要提醒那些认为自己的生活充满不幸的人,那些在生活中感受不到爱的人,那些找不到生活乐趣的人:

培养仪式感是培养对自己的爱,培养爱的能力最好的途径和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