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征文私酿&散文随笔故事散文

世间事征文|终于,回家已经不再单纯是“回家”

2017-01-20  本文已影响1196人  怡南
我⇔家

这一年,或许是我第一个真正感受到回家的一年。

这一年有太多的特殊,也有太多的改变。第一次离家,第一次独立,第一次面对生活种种。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极其爱依赖人的孩子,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在上大学以前,哪怕也憧憬了无数次以后离开家后自由自在不受管束的生活,甚至在高三每天睡觉之前细数一下自己为大学生活以及工作之后的规划,那种美好的,向往的日子,这样会感觉生活都有了动力。

可是,在高考完的刚刚过去的那个暑假,真真切切面对以后独立遥远的异乡生活时,从内心深处生出了一种迷茫和胆怯。

时间过得真快,我都要用一种回忆的姿态来还原刚刚过去的大学,以及,刚刚结束的回家。

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还小,头一回离开家,那种孤单无助的情绪只维持了一天,如果真要仔细算算,或许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

离开家的那一晚,我在学校睡得特别香。或许该归功于高中三年的住宿生活,让我很快适应;或许该谢谢报道一天的劳累,让我没有精力再去想家。

也不知道自己真的是不是本来就没心没肺缺心眼,离开家也不想也不难受,还是年龄尚小还不知道离家回家的意义。

反正,想着有电话,可以随时打电话回家,又没有人管束,周围一切都那么新奇,室友又都那么好相处。这样的日子多好,轻松自在,也就没了那种离开家后多依依不舍的情绪。于是想想,之前的小担心小害怕也是生得毫无意义。

在大学里没心没肺地生活了大半年,电话越打越短,联系越来越少。

这半年里总共回了两次家,一次因为国庆,一次因为现在――过年。

国庆的那次回家,就像以前高中放月假一样,理所当然,刚好离家一个月,也就没多少较之以前不一样的感受。回想起来,除了被好朋友放了鸽子,自己再可怜巴巴地找学校包车,一个人奔波了半天,然后吐槽以后国庆再也不回去之外,就再无其他。

大概那时回家的味道不浓,又或者那时离家还不久,那时候的回家,也仅仅是回家,仿佛一个仪式,证明我还是个学生的仪式。

第二次回家,因为过年。那是时隔三个月之后回家。时间不长,当然比不上那些长年离家在外的游子,却对我来讲,已经是自己历时最长的一次离家。

因为过年而回家总是特殊的。以前都是在电视上新闻里看过春运大潮,从没想过自己也要亲身经历一下,还是这么早就经历。

还没开始售票,妈妈就三天两头打电话发消息叮嘱我要记得赶紧买票,不然回家就晚了。

我一向是有拖延症,在我看来目前还不急的事情从不放在心上。于是,到了快要抢票的时候才匆匆忙忙进行网上注册验证。好在抢票有同学代劳,顺利买了往返票后,看着其他同学焦急地抢票抱怨,心里除了庆幸外,也就心心念念等着回家了。也不知道那时想着回家又是什么。

或许,真正意识到回家是在考试月里。

要说最难熬的日子,大概也是这考试月了。复习煎熬也就算了,还要看着高年级学长学姐陆陆续续回家,低年级的自己依旧备考,再加上身边同年级的朋友比我们早放假,那种想要回家的念头就像雨后的杂草,疯了一样地长。

这样的想回家,也就像高中时期厌烦了学校生活时的感觉一样吧。

我大概是个感性的人,最浓烈的想家的时候是清晨看见一个老大爷在路边晨练和人聊天的情景,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老人。

不一样的人,同样的生活图景,或许最能触动内心的柔软吧。

离假期越近,拉着行李回家的人越多,羡慕的情绪越浓。妈妈为了让我好好准备期末考,不主动给我打电话。于是,我喜欢在自己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打电话和她聊到目的地。

很奇怪,那个冬天时常阴雨天的城市,在那几天学生回家的日子里,竟总挂着暖阳微笑。

妈妈说,房间的被子早就晒得暖暖的,就等着我回来。

终于,也轮到我踏上回家的征程。

回家那天,阳光很暖,风却很大。火车站的大厅里人很多,那是我从没见过的场景。

没有休息区,匆匆的旅客都是在那样的寒冬里裹紧了大衣,要么席地而坐,要么坐在自己的行李上,等着自己的车次。他们脸上写着疲惫,眼里却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我去的时候正好中午,离我的车次还有近一个半小时,我找了家餐馆吃午餐。一个小时里,行色匆匆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吃饭声,交谈声,打电话声,走动声,成了一首名为回家的交响乐。

我看着一个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彩,怀揣着同一个地点――家。

终于,属于我的那趟列车启动。车厢是我没有想到的拥挤,但也出奇得安静,似乎没有人想要去打破人们想家的心境。

我看着回家的倒计时一点一点减少,忽而明白,此刻的回家再也不是以往单纯的“回家”。

那即将到达的地方,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家。那里是以后无论离开多久都割舍不掉的牵挂,是多少人想回也回不去的旧梦。

回家,因为远行,因为牵挂,于是,有了它特有的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