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腾讯,马化腾也没有梦想!
说到腾讯,抛开腾讯已经深入人心的两款产品QQ和微信,普通人最深的印象大概是抄袭,而业内人士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特别是相对于BAT钻营的领域而言:百度的竞价排名针对的是“知识分子”,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瞄准的是“家庭主妇”,腾讯的社交网络扼杀的却是一代又一代的“祖国未来”。
当然,关于游戏的危害性至今还没人能够“盖棺定论”,但我们不能否认游戏确实对青少年造成的正面影响远远高于正面影响,你怪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好,怪家长没做好引导也罢,游戏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因子,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游戏,它们不是想榨干你的钱包,就是想占有你更多的注意力。
不巧的是以社交发家的腾讯第一次吃过游戏的甜头之后,就上了瘾。
第一:BAT三国鼎立
虽然说百度因为其竞价排名机制被莆田系坑得魂不附体,到现在都有点貌合神离;但至少增加了李彦宏刷脸“道歉”的频率;哪像马化腾这样每年只能在发年终奖的时候喘一口气。
至于马云,那就更不能比;人家的朋友圈那才是真正的国际友人,谈的也尽是关于国计民生的话题。
所以说,BAT三大创始人,马化腾是那个最没存在感的“普通人”。
另外一点,单从颜值来看:李彦宏的“俊”,马云的“丑”那都是名副其实,但是马化腾就比较尴尬了,剥离他的一身“光环”,完全就是一个普通人。
而且相较于三位创始人对于三家公司的影响力:马云夸下海口却做到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李彦宏一度陷入莆田系的困局却打了一手好牌疑似用陆奇来吸引火力;至于马化腾,他虽然垄断了我们的朋友圈,却心甘情愿成为了张小龙背后的男人。
近几年,阿里巴巴一骑绝尘,百度掉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腾讯在游戏这一块虽然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这名声却是越来越“离心”。
第二:张小龙异军突起
如果说QQ的存在让腾讯登上了第一波互联网革命的“诺亚方舟”,让马化腾风头无两;
那么微信的横空出世就意味着腾讯登上了第二波互联网革命的“航空母舰”,张小龙一战封神。
虽然广义上讲,张小龙“立地成佛”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腾讯在PC端“羸弱”的现状,也终于让腾讯逐渐走出了百度和阿里巴巴的阴影;他对腾讯,对马化腾可谓有着再造之恩。
但是但对于马化腾个人而言,微信的崛起无异于把腾讯帝国分成了新旧两大派系,虽然作为太上皇的马化腾肯定不惧,但是QQ和微信的裂痕也开始愈演愈烈。
微信的崛起之初QQ给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过渡了多少流量已经不可考,但是微信在移动端一家独大之后却把QQ逼进了墙角。
虽然更年轻的用户几乎都在QQ上,但是腾讯舍不得呀,毕竟微信上年富力强的主流用户才是它的衣食父母。
可以说张小龙的成功对于马化腾可谓是一次人设打击:腾讯从此不再是马化腾一个人的腾讯,但微信却是张小龙一个人的微信。
于是,越来越多人把腾讯的成功归结于微信的走红,但是微信的失败却一定是马化腾的失宠。
第三:腾讯游戏百口莫辩
腾讯在游戏界一家独大的局面,尤其是小程序(小游戏)的出现让腾讯几乎成为了同行以及父母眼中的全民公敌。
而且腾讯深陷“抄袭”的丑闻,而且腾讯抄袭这件事情也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这几年来腾讯代理游戏的各种坑,自研游戏的各种拿来主义,中途爆火的几款游戏没有一款完完全全是腾讯“自己的”,这不仅让玩家对腾讯这个最大的代理商感到憋屈:中国这么大的游戏市场,居然没能诞生一款像样的游戏?
腾讯游戏越是强大,这口锅马化腾就得背起。
再者腾讯越是风光,市值越高,普通老百姓对于国人的未来就越加恐惧,毕竟在BAT这个梯队中腾讯用户的年纪是最年轻的。
尤其是我们这批看着互联网成长的原住民,我们知道游戏的诱惑力,而我们自制力的成长远远比不上游戏商家为了从你口袋掏钱的决心;于是,我们莫名恐惧自己的下一代会对游戏上瘾。
↓ ↓ ↓
看过《腾讯传》的人都知道,马化腾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是OICQ的出现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但是马化腾却“不思进取”,他既不像马云那样挑战银行体制,也没像李彦宏那样挑衅医疗体系他一直都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跟在马化腾和李彦宏的背后“呼风唤雨”,然后就守着游戏这一亩三分地开始Copy。
虽然这一次IG夺冠确实给中国游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是腾讯却又一次扮演了坏人。
腾讯游戏这是有多不得人心。
而更不得人心的自然就是马化腾了,毕竟在张小龙一战封神之后,黑锅都是马化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