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古诗词亲子教育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0)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22人  日日昌

六、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上)

腾小追随即穿越到二十年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这一年,李白已经47岁了,夏初他南游来到金陵(江苏南京)。

这天,李白来到金陵东南的凤凰台游览。

腾小追拿出手机一查,发现之所以叫凤凰台,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年间,有三只凤凰飞到山上,它们的羽毛五彩斑斓,声音和谐动听,引来一大群鸟聚集在此,呈现百鸟朝凤的盛世景象。为纪念此事,人们在山上建造了凤凰台,把山称为凤凰山。

再看眼下的凤凰台,已经空空如也,百鸟和凤凰都不见了,只有长江水还在不停地流淌。

李白登上凤凰台,抚今追昔,生出许多感慨,于是拿起笔来题诗一首: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腾小追上前念了几遍,和李白说:“怎么一读这首诗就想起崔颢的《黄鹤楼》呢?它们太像了!”

“是吗?”李白好像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你看,先从声音上来说,它们押的韵是一样的,最后三个字‘使人愁’甚至完全一样,一念就让人想起了《黄鹤楼》。再看用词,诗的前两句都用了重复的词,崔颢重复用了‘黄鹤’,你重复用了‘凤凰’。还有内容,崔颢写的是鹤去楼空,你写的是凤去台空;崔颢写汉阳、鹦鹉洲,你写三山、白鹭洲。——是不是非常像?”

“这就叫非常像?”李白不以为然,“其实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反正我看它们挺像,”腾小追说,“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说这首诗是模仿崔颢的,说你一直不服气,想把崔颢比下去。”

“我有那么小气吗?”李白不屑一顾地说,“总是有些无聊的人,爱搬弄是非。”

“我觉得他们说的有一定道理……”腾小追小心地说。

“按照他们的说法,我不但小气,我还很执着,”李白略带调侃地说,“我第一次登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才二十多岁,今年我都四十多了,过了二十多年我竟然还没忘记这件事!我来到金陵,登上凤凰台,专门写了一首诗,就是为了打败崔颢,你说这可能吗?这二十多年世事多变,人生浮沉,大事尚且应接不暇,谁会在这等事上没玩没了、斤斤计较?”

“可是……有人可能要问,你如何解释这两首诗这么相似?”腾小追婉转地问道。

“我刚才说了,其实这在诗歌创作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李白详细解释说,“这种现象叫做‘化用’,也叫‘借用’‘套用’,就是把他人的优秀作品移植过来,稍加改编,为我所用,从而写出自己的名篇佳句。”

“化用?”腾小追好像听说过。

“其实你在学习名家名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化用这种手法。”李白继续讲解,“我给你举几个例子: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来的;孟浩然有一句诗是‘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就化用了陆机的诗句‘引领望天末’;曹操的《短歌行》甚至直接借用了《诗经》里的两首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噢,这就是化用……”

“对。——我想起来了,你还化用过呢!”李白突然对腾小追说。

“我还会化用?”腾小追有点莫名其妙。

“上次在黄鹤楼的时候,你就化用崔颢的诗,跟我说‘故人已乘帆船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你忘了?我还表扬你把眼前事、眼前景都说到了,很有创意。”

“这么说我也会化用?”腾小追兴奋地说。

“当然,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法。告诉你吧,许多好诗都是化用来的,甚至可以说不会化用就写不出好诗。诗词名家,多是化用的高手。”李白强调说,“实际上,崔颢的《黄鹤楼》也化用了前人的诗作,它与沈佺期的《龙池篇》颇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李白把《龙池篇》写给腾小追看:

龙池篇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噢,是挺像啊!原来崔颢也化用了别人的诗!”腾小追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黄鹤楼》也是有来历的。

“所以你能说崔颢写《黄鹤楼》就是要挑战沈佺期,想和他比个高低吗?”李白不失时机地说。

“噢,我明白了,你是说,你写《登金陵凤凰台》,只是化用和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并不是要和他比高低、争胜负?”

“其实,不但不是比高低、争胜负,反而有向他致敬的意思。”

“致敬?”

“一首诗写得很出色、很有影响,才能被别人化用;我化用原诗说明我对它成就的认可、技巧的推崇,从而也表达了我的敬意。我早就说过,《黄鹤楼》这首诗写得非常好,我们不应该狗尾续貂,再到黄鹤楼上去涂鸦。”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腾小追盯着李白说,“就像你刚才说的,许多好诗都是化用来的;我发现化用的诗有可能超过原来的诗,比原来的诗更受欢迎。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比庾信的原句要好;王勃的名句流传很广,庾信的原句没几个人知道。《黄鹤楼》大名鼎鼎,可是有谁知道它是从《龙池篇》化用来的呢?”

“是呀,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所以我想说的是,你化用崔颢的诗,是不是也想要超过原诗,后来居上,把崔颢比下去?”腾小追说出自己的想法。

“又来了,”李白有些无奈地说,“《登金陵凤凰台》和《黄鹤楼》都是登临怀古之作,它们有类似的内容和结构,这只不过是常见的化用和借鉴,我写诗只是抒发自己的怀抱,仅此而已。那些所谓的比高低、争胜负的说法不过是一些臆测和杜撰。至于你说的是否想通过化用超过原诗,我想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能超过原诗,我当然会乐观其成。最终《登金陵凤凰台》是否超过了《黄鹤楼》,你最清楚了,这后面的故事,就要听你的了,小追。”

                                              上一篇           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