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我们在上一章里谈到母爱和父爱的区别时,已经分析过母爱的本质。正如我已经说过的那样,母爱是对儿童的生活和需求作出的毫无保留的肯定。但这里还应该补充说明一点,对幼儿生命的肯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关心幼儿,并对其成长负有责任,以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另一方面则超出了维护生命的范围,那就是要使孩子热爱生活,要使他感到活着是多么好。
当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有多么好,在这个世界活着有多么好,母爱的这两个方面在创世纪里表现得很明显。老天创造了世界和人,这符合对生命的关心和肯定,但它所做的还不仅仅于此,在以后的每一天里他都要了解情况,要知道一切是否都好。同样母爱的第二个方面也是要给孩子一种诞生在这个世界是多么好的感受。母亲要赋予孩子对生活的爱,而不仅仅是活下来的愿望,同样的思想也表达在另外一个象征性的故事里。
事实上我们确实可以在孩子身上,也可以在成人身上看到哪些人只得到了乳汁,而哪些人既得到乳汁又得到蜂蜜。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说是两个不平等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一个人需要帮助,而另一个人给予这种帮助。给予母爱的这种忘我无私的特点,母爱一直被看作是爱情的最高形式和最神圣的感情联系。但是看起来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还不是母亲对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成长着的孩子的爱。大多数母亲在他们的孩子尚还幼小,而且完全依赖她们的时候,确实很爱自己的孩子。
大多数妇女希望生孩子,由于孩子的诞生而感到幸福,而且急不可耐的希望自己来照料孩子,尽管他们除了孩子脸上的笑容和满意的表情之外,一无所得。看起来母亲之所以持有这种态度是一种本能所致,这种本能同样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但是不管这种本能的作用有多大,比这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和心理因素。因为母亲一直把孩子当做是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情很可能是满足自恋的一种途径。
另外一个根源也许是母亲的权力欲和占有欲,一个软弱无能完全服从母亲的孩子,不言而喻,是一个专制,并且有占有欲的母亲的自然对象。虽然对母亲的动机各有解释,但最重要的动机是我们称之为超越自己的需求。在孩子身上母亲超越了自我,她对孩子的爱使她的生活产生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