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艺术》读书笔记

2017-05-12  本文已影响60人  风不停留ken

1、幸存偏误

由于生活中更常见的是成功,而少见到失败,因此你容易系统性的高估成功的希望。

应对方法:多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能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事情的全貌,缓解幸存偏误。(我们知觉的大都是万里挑一的幸存者,而更多的是推出竞争或是失败的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做某件事的概率,虽然因为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是了解类似的黑天鹅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是很有用的)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职业游泳者体型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事实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材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同样,女模特为化妆品做代言,让人以为化妆品可以使人变美,事实是这些模特天生丽质,才会被选来做广告,在这里,美丽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结果。多数广告就用了这种方法来达到很好的效果。

应对方法: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诚实的面对自己。(正确认识因果关系,有些东西并不是结果,而只是挑选的条件,剩下的都是在这方面有优势的人)

3、过度自信效应

我们总是系统性的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使得我们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东西之间的差别。这种效应对专家的影响更甚。比如天气预报。

应对方法:对所有的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这些预测有所谓的专家提出的。在筹划任何事时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的判断形势。(有些领域有真正的专家,有些领域没有真正的专家。因为未知因素太多,都会干扰结果,及时是专家也不见得比普通人随机预测的结果好多少。我们要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不能过度自信)

4、从众心理

只要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肯定不会错。这想法是荒谬的。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进化过程证明了这是一个生存良策。但事实是蠢事不会因为声称它是对的的人多而变成聪明之举。广告及喜剧也很好的利用了这一心理。

应对方法:客观的分析问题,不要随大流,盲目跟从,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害怕被异端化,真理有时就是在少数人手中。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从众心理只会让你泯然众人矣,真正的创见是勇于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5、纠缠于沉没成本:不要纠缠于过去

对于一件事情或事物,我们过去投入的越多,到最后即使知道它是错的,还是会因为纠缠于过去的付出,迟迟不肯放手。赌徒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越输越赌,越赌越输。与此类似的还有股票。事实上生活中这种想象比比皆是:“我们已经投入了这么多人力物力,现在放弃是不明智的”、“我们已经牺牲了这么多士兵,现在撤兵这些人就白牺牲了”。。。这种现象又称为 “协和式飞机效应”。

应对方式:做决定时,请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入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以及你对未来的评估。(经济学中也叫做沉没成本,我们的决策应该是基于现在和未来的收益来做出理性的决策的,不然就是不理性的)

6、互惠偏误

互惠,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古往今来,它被证明是一种出色的生存策略。现在很多教派组织募捐时采用一种 “先赠与,后索取” 的手段,颇有成效。超市促销,免费品尝也是这样一种策略。,因此下次有人莫名给你甜头时,你最好拒绝。正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影响力这本书中有个对称的理论,你对我好,我就要对你好。你退一步,我也退一步,在向别人提出要求时很有用)

7、确认偏误之一:矛盾信息做 “特殊情况” 处理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也就是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使我们的观点仍成立。甚至有时我们直接将这些矛盾信息 “特殊化” 处理,潜意识默认他们是“特殊情况”。然而事实不会因为忽视而消失,因此这种思维偏误是危险的。

应对方法:经常换位思考,有意识的寻找反驳证据。特别是你听到 “特殊情况” 这个词时,请仔细倾听,他背后往往隐藏着很普通的反驳证据。(可能我们变得极端或者思维僵化就是因为确认偏误,因此能够理解为什莫有人固执己见,有的人视野狭窄反复重复接受类似的信息,因为我们倾向于不让自己矛盾,内外和谐,就主动接受符合现有价值观的东西,甚至进行主观的臆测)

8、确认偏误之二:干掉你的宠儿

我们不喜欢我们的理论被攻击的千疮百孔,但实际情况不是我们在我们的信念面前竖起了一块挡箭牌,而是恰似对方在使用消音枪在朝我们射击——子弹落下,而我们却听不到枪声。这是一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思维偏误。

应对方法:与确认偏误作斗争。写下你所认同的东西——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 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 “心爱” 的理论,做一个聪明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去接受新的观念,思考新的思想,那么他必定变得狭隘)

9、权威偏误

人们大都信服权威,认同权威,服从权威,甚至惧怕权威。面对权威,人们自动把独立思考调低一级,导致了权威偏误。然而事实上权威也会有错。

应对方法:当你遇到一位所谓的专家,设法向他挑战。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还是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绝不盲从他人,只有拥有自我的思想,那才能说一个人是独立的)

10、对比效应

人们很难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做出绝对的判断,因此适当的选择参照物,能够有效的影响人们的判断。比如:一件声称从 100 元降到 70 元商品比原本就标价 70 元的商品显得更便宜。

应对方法:适当利用对比效应,事半功倍。参加舞会时带两个比你丑的女伴。(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对比,应该正确选择对比的对象,不要和别人比,欲望永远没有尽头,和自己比,一点点进步也会感到开心)

11、现成偏误

我们常常根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比如 “我遛狗从来不栓绳,从没出过问题”,这就是一种现成偏误,没出过问题并不能说明你的狗没有咬人的危险,也不代表它不会因为受到惊吓跑到马路上发生车祸。这种偏误相当愚蠢,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的更频繁。同样的,医生更乐意采用自己熟悉的治疗方法,而不是更快更好的治疗方法去治病。

应对方法:多跟与你有不同想法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你独自无法战胜现成偏误。(所谓增长眼界大概就是这个吧,不去主动接触,可能有些信息我们永远不会接触,我们是我们经历和经验的总和,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局限性)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 的陷阱

一位新上任的州长,对如何领导这个州一窍不通,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可以常常听到如下说法,他预言 “将有艰难的几年”、要求同胞们“勒紧裤腰带”,他许诺“清洗”,“除渣” 的“棘手阶段”结束之后形势就会好转,犹如黑暗之后的黎明,而却有意不涉及:低估会有多长、多深。宗教的例子更明显:在天堂或更好的世界降临之前,地球必将先毁灭。信徒们认为每一次恶化都证明了预言,而每一次好转都是神的馈赠。

应对方法:如果有人说,”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 “,你脑子里就应该敲响警钟。事实上的确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但所有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里程碑的方式来检测。所以,请看着里程碑,而不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美梦。

13、故事偏误

我们习惯把发生的一切事情炮制成有意义的合理的没有矛盾的” 故事 “,即我们喜欢用故事扭曲和简化事实,他们排斥不适合编进故事里的一切。这样会扭曲真相——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

应对方法: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小心故事背后虚假的东西,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胜过理论说法,尽管理论方面蕴含的道理远远胜过故事,我们人类叙述故事也存在叙述谬误)

14、事后诸葛亮

一切事情在发生之后,我们回顾时都认为它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常见口头语 “我早知道”。事后诸葛亮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应对方法:写日记,写下你对未来一些事情的看法。能更好的让你感觉到世界的不可预见性。(深刻认识不确定性,事后发生往往是我们牵强附会,可是当身在其中是哪能看清诸多因素纠缠不清发生的事呢)

15、司机的知识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是伪知识,来自那些假装自己知道的人,他们擅长模仿别人表演,他们也可能拥有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不禁推敲的。

应对方法: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呆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不要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碰运气,结果多半很糟糕。区分真知识和伪知识: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直接说 “我不知道”。(懂得似是而非的人现在也有机会指指点点,高谈阔论,我们要小心那些危险的言论。往往知者懂得敬畏,而无知的人才会大放厥词)

16、控制错觉

指相信我们能控制或影响某些我们客观上根本无法影响的事情的倾向。有时红绿灯下会有一个红色按钮,有的人喜欢不停按那个按钮,他们认为他们能够通过按这个按钮来影响信号控制器,事实上,这个按钮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它的存在可能能让你更好的忍受红绿灯的等待。超市收银台前的排队按钮也是如此。还有银行排队按钮,其实这些都是 “安慰按钮” 而已。

应对方法: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高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高估自己的魅力,高估自己很正常也值得我们警惕)

17、激励过敏倾向

人们对激励本身作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作出反应。银行文员每签一份贷款合同就能拿到钱,然后他们签了很多糟糕的贷款文件,这是人的利己动机在作祟。某些不道德的律师为了拿到更多的劳务费尽可能把官司拖长。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给予金钱奖励,孩子为了拿到更多的钱,作弊甚至虚报成绩。

应对方法:定制一套好的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和目的联系起来。(奖励本身具有很强的激励效应,看看那些愿意铤而走险犯罪的人就知道了。只有当激励目的联系到激励的方式时,激励才是最有效的)

18、回归均值

极端成绩与不太极端的成绩总是来回交替。已经连续三年表现优异的股票几乎不可能在接下来的三年继续走强。刘翔拿了奥运会冠军之后开始恐慌,担心自己下次无法再有这么优异的表现,结果大家都明白。老师根据这一现象会认为 “处罚有效,夸奖无益”,这其实是思维偏误,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事实上这是成绩的自然波动而已。北京房价要是也符合这个规律,那是不是快到下跌的时候了呢?(就像历史大都是平平稳稳的发展着,偶尔一个跃进,就可以改变人类社会的现状,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时候还是正常值,不是极端情况,我们处在一个均值范围内)

19、公地悲剧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归集体的地方,就会有公地悲剧:二氧化碳的排放无度,树木滥砍滥伐,公共厕所脏乱差等等。这也是自利行为的结果。

应对方案:公敌私有化或加强管理。(经济学原理中也有这两条解决办法:私有制或者加强管理,有的能私有有的不能)

20、结果偏误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做决定的过程。

应对方法: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不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有时是运气使然,有时失败是不可避免。反之亦然。仔细分析当时的情境,这么做决定的原因。(对于分析成败因素很有意义,失败任然值得我们思考)

21、选择的悖论

选择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选择反而会降低生活质量。原因有三:1、选择太多让人们无所适从;2、选择范围大导致人们做出更差的决定;3、选择越多,比较越多,你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此越容易不满。

应对方案:选择前写下自己的选择标准,务必遵守他们。要明白,你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要明白,最好的未必最适合你,而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信息过载,现在我们应该立下选择应该必须遵守的准则,我们应该选择不去做什么胜过做什莫,选择不看什莫胜过做什莫)

22、讨喜偏误

某人越讨喜,我们越倾向于帮助他或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讨喜的人有三种:1、外表有魅力;2、在出身、兴趣和个性上与我们相似;3、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谁发出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的信号,我们就倾向与也觉得他讨喜,做销售的可以琢磨琢磨透这个心理,应该对业绩大有裨益。“复制” 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与客户沟通时,模仿或复制他们语速、表情、动作会让他们觉得他讨人喜欢,事情谈成的概率会大。我们也经常听到电视剧里某个 boss 级人物评价一个年轻人说:有性格,像我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然后这个年轻人就得到了大力提拔,事业上一帆风顺。政治家们更擅长运用这种偏误,比如一个竞选者想获得民工阶层的投票,他会说:我的父亲也是一位勤劳朴素的民工云云。这样做的拉票效果很不错。

应对方法:在判断一笔交易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影响。最好的方法是:想象卖方很不讨人喜欢。(我们倾向于与讨喜的人打交道,这对人际交往有一定指导作用,试着成为你喜欢的那个人的讨喜的人吧)

23、禀赋效应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东西更有价值。也就是说:当某个东西属于我们时,我们会对他倾注个人情感,以至于我们要求的钱多于当他不是我们的时我们愿意付出的钱。拍卖会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它将我们可能拥有的财产神化了,当我们参与一件商品的竞价时,会感觉这件艺术品可能会属于他了,于是这件拍卖品对这个人就有了额外价值,我们突然就愿意用高于常价的价格去购买它,而当竞拍失败时会若有所失。

应对方法: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将你拥有的视作上天临时给你的某种东西,随时可能被拿走。(我们就是生活在不确定性的生活中的,没有什莫是永远不变的,你要习惯接受不确定性)

24、奇迹

奇迹其实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其实没有什么可吃惊的。

25、团体迷思

其实是从众心理的一种。如果团体中其他人的意见一致,只有我的意见相左,那我一定是错误的,或者如果我提出来,会被团体排斥的心理。

应对方法:仔细考虑你与团队不一致的想法,必要时甘冒被团队孤立的风险,讲出来。领导一支团队时,吸纳愿意唱反调的人进入团队,或者指定一个人唱反调,这个人可能会不受欢迎,但是他很重要。

26、忽视概率偏误

一千万的奖金,中奖率只有 1/10000000,一千元的奖金,中奖率 1/100,你会选哪个?很多人会选择前者,这就是忽视概率偏误。我们常常对概率缺少直觉理解,当然零概率是个特例,人们对零概率的敏感度还是还高的。这会导致做出错误的决定。

应对方法:由于我们不能直觉的理解风险,所以我们需要计算。比如彩票这样概率公开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做出决定。但在生活中,风险很难预估,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27、零风险偏误

人们偏向过高的评价零风险。为了完全消除仅存的微小风险,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其实把这部分代价用在别的地方,也许可以更好的降低另一种风险。这就是零风险偏误。美国 1958 年颁发的食品法。它禁止食品中添加致癌物质,乍一听很好,但事实上它导致了不致癌但更危险的添加剂的使用。有机食品虽然禁止化肥、激素的使用,但这也导致它的成本增加,我想这也就是有机生鲜网站盈利困难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零风险没有太大意义。

应对方法:告别零风险的想象,怀着 “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 想法生活,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快乐。

28、稀少性谬误

物以稀为贵。收藏品、古董之所以价值连城,正是因为他们稀少。有些画家去世后的画作比在世时价值高,广告里说 “仅今天有售”“库存紧张”,电视购物里说 “前 100 名打进电话订购的顾客可以送 XX 一个”,奢侈品的限量发售等等,都是这个道理。另外,我们通常认为失去的东西更有魅力,比如绛红和蚊子血的故事,被禁止的爱情更轰轰烈烈,难舍难分。

应对方法:我们对稀少性东西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仅按价格和作用来判断一样东西(性价比)。

29、忽视基本概率

人们常常被精确描述或其他一些现象误导,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基本概率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0、赌徒谬误

人们相信命运有一种平衡力量。但其实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力量,这跟回归均值不同,回归均值的事件的发生有规律可循。

应对方法:仔细分析,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事件(常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

31、锚定效应

人们选取自己熟悉的东西或认可的东西作为参照,来考虑另一个问题。比如一个老师知道某学生过去成绩不错,那么给他作文打分时会打得偏高。项目立项前做市场调查,会参考竞品公司的相关数据,然后加上偏误值,这时竞品就是一个锚。选定合适的锚,影响巨大。

32、归纳式思维偏误

人们习惯这么思考问题:某件事我以前那么长时间都是这么做的,也没出过问题,因此以后应该也不会出问题的。这是一种归纳式思维偏误。我们的心脏今天跳动,明天依然会跳动么?未必。“人类一直都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也将征服未来”,其实只有那些幸存到现在的物种才这么说,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我们将来也会存在,这是个严重的思维偏误,不知道当年恐龙们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应对方法:不要用长期即存的事实来估计未来,因为未来除了死亡,没有什么是肯定的。

33、规避损失

如果你丢了 100 块,你的伤心程度肯定比你得到 100 块的开心程度要多得多。损失要多同等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大得多,科学称之为规避损失。因此,在说话的技巧上,你不要用可能的收益来说服别人,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什么可能的损失,效果相差很大。另外,恶性要比善行更长久的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34、社会性懈怠

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被直接看到,而是与团队融合在一起,因此个人使的力可能会比较小。这就是社会性懈怠。其实是一种偷懒心理:假使使一半力就行了,那为啥要使全力呢?

应对方法:在团队中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缓和团队弊病。

35、指数增长

现在很多东西都是指数增长,比如交通事故。这里有一个算法,如果一个人说 “交通事故的数量每年递增 7%”,算法是 70/7=10 年,这就意味着 10 年之后交通事故会翻倍(具体为啥这么算还没研究);物价也是,每年递增 5%,那么意味着 70/5=14 年之后,1 元的价值只剩下一半。不过好在没有什么百分比计算的东西,会一直增长,每个指数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达到一个极限。

应对方法: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相信计算器。当增长率小时,可以使用上面说的倍增时间计算的诀窍。

36、赢家的诅咒

前面的章节说到过,拍卖会上的商品总是能卖出高于其真实价值的价格。而拍卖会的赢家,都被称为受到了 “赢家的诅咒”。就是说即使拍卖成功了,也有损失。日常生活也被拍卖化:一份工作放到网站公开招聘,约了 30 个工人群面,最后要求薪酬最低的被录用。

应对方法:不要参加拍卖会,如果不得已被卷入其中,设定好极限心理价位,并扣除 20% 赢家的诅咒,然后严格遵守底线。

37、基本特征谬误

指人们总是高估人在一件事情中的影响,而忽略环境的因素。

38、错误的因果关系

人们有时会把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搞混,很多时候恰恰相反,有些时候纯属巧合。

39、光环效应

有时我们被某个事物的某一方面晃花了眼,并由此推及全貌。比如我们会认为长相好的人更可爱,更诚实,更聪颖。

应对方法: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搞清楚你需要什么样特质的人,然后 “蒙上眼” 去做判断。

40、替代途径

指所有可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情况。

应对方法:风险评估时,请考虑所有可能的替代途径。

41、预测的错觉

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一件事情越复杂,影响因素越多,时间跨度越长,其不可预见性就越大。请对预测持批评态度。

42、关联谬误

我们会直觉的理解 “和谐的” 和“可信的”故事。比如,今天堵车堵得很厉害和今天下雨了,所以堵车堵得很厉害。人们更偏可能相信后面那种描述,因为那看起来更可信。

43、框架效应

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常用的框架效应——美化,比如股价下跌叫 “回调”。框架效应让故事更吸引人。要善于利用框架效应。

44、行动偏误

形势不明时,最好的方式是以不变应万变,不要盲目行动,要克制自己。

45、不作为偏误

当做与不做都会产生不良后果时,人们倾向于不做,因为不做的话,自己没有责任。事实不是如此,见死不救就是典型反例,救了可能会死,可是不救一定会死,很多人担心自己被卷入其中,选择袖手旁观,这其实是一种 “变相谋杀”。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那么你一定是问题的一部分。

46、自利偏误

我们总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释问题。这是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导致的。

应对策略:找个能对你直言不讳的朋友或者找个死对头,让他说出对你的个人意见。

47、享乐适应症

当你拥有了某个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你的幸福感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消失,这就是享乐适应症。负面情绪也是一样。快乐的人总会快乐,不快乐的人总也不快乐。

应对方法:

1)避免一些会对你产生长期影响的负面效应: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累

2)对物质的东西只能期待短期效果

3)持续的正面效应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多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多为友谊投资。

48、自我选择偏误

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容易掉进自我选择偏误。比如理科男生总是抱怨女生少,他们忘了他们自己就是理科男生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男生选择男生居多的理科专业的概率都很高。

49、联想偏误

人们容易潜意识里将两个没有关系的东西关联到一起。并在下次见到其中一个时,立即想起另一个。比如我去面试,每次带某个手环的时候我的面试都很顺利,那么我会把手环和面试关联起来,认为这是我的幸运手环。下次去面试的时候我还带着它。

应对方法:我们应该从一段经验中汲取的是理性的智慧的东西,比如面试时的谈吐,表达,穿着等等,而不是一些无关的东西。

50、新手的运气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刚开始时很顺利,那么他继续下去的可能性更大,他可能会高估了自己在做这件事情时的天赋,过分自信可能导致后来的惨痛失败。因此,做一件事情,刚开始过于顺利的话,你要提高警惕,认清真相。

51、认知失调

其实就是阿 Q 精神,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想的一种安慰自己的说法。

52、双曲贴现

人们倾向于及时行乐的一种行为偏误。即使在将来能得到更多东西,人们也不愿意放弃今天的一些东西。比如学生家长常对学生说:你要好好学习,不要老玩电脑,这样你以后长大了才有好日子过。但是学生们可能更倾向于现在能玩电脑,因为未来很遥远。

应对方法:训练自己的自制力,我们越能控制我们自己,我们就会越好的规避这种错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