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注意的指向, 就是在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对象,而同时离开其他对象, 如学生在听课时, 他不是泛泛地关心教室内的一切而是较长久地把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注意的集中, 就是把心理活动倾注于一定对象,使活动不断深入。例如,在上课时, 虽然会听到别的班级做游戏的嬉笑声,但由于注意的集中性, 这些都成了注意以外的东西,所以,就听不到其它声音,也就很少受到干扰。
在心理现象中,注意占有特殊的地位,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人的任何认识过程却都包含有注意,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警卫,外界的一切信息必须通过它的选择才能进入大脑,同时,它又是一切心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伴侣”, 是组织和维护儿童一切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注意也就没有感知、记忆、 想象和思维活动,没有情感和意志。 总之, 一切的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就无法进行。
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做出超人的业绩, 是因为他们倾力于事业,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科学的殿堂内探索。 他们在学习、研究和创造的过程中对事业以外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食而无味,寝而不寐,达到了“入迷”的地步。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王羲字练字,一门心思到将饼子蘸墨汁往嘴里塞的程度; 牛顿研究物理学,入迷到自己弄不清到底吃没吃饭的程度; 巴斯德做生物实验,竟忘了自己的大喜日子;白居易写诗,“劳心灵,役声色,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 达尔文为从事科学研究毅然离开繁华都市,在郊外40年如一日,写出《物种的起源》等16部专著。 这些名人佳话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人们获得知识的窗口, 是取得预想结果的保证。人类智慧的火花,首先是由注意力点燃的。
(一)、各年龄阶段的特点:
新生儿最初出现的是无意注意。从出生第二年起,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和逐步掌握口头语言, 儿童的注意开始能服从成人提出的任务,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
进入幼儿期(3~6岁),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 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一般3~4岁儿童集中注意3~5分钟,4~5 岁儿童集中注意可达10分钟,5~6岁儿童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15~20分钟。
童年期(小学阶段),有意注意继续发展, 并在高年级达到较高水平,但无意注意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仍起重要作用。 此时注意集中30分钟左右。
少年期(初中阶段)注意又有很大的发展, 一般中学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使之持久稳定地从事各种智力活动, 为他们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怎样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1、游戏
游戏是婴幼儿的主导活动, 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各种角色游戏,如当司机“开车”,当“医生”看病, 当“哨兵”站岗等,特别能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所以, 父母要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有意义的游戏。
父母还可以多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儿歌,教孩子唱歌, 教孩子画画,这样既能向他们传授一些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注意力。
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活动,如穿衣服、系鞋带、洗手帕等对有意注意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不断地对儿童进行学习目的和任务的教育。
孩子上学了,家长要运用儿童能理解的生动事例, 使他们懂得今天的学习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保持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
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以后,还要明确任务。 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注意就容易集中,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排除干扰, 克服困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巩固, 学习的目的也容易达到。为了使孩子有一个较好的注意品质, 必须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不随意注意与直接兴趣有关, 而随意注意则和间接兴趣有关,可以说,任何注意都依赖于兴趣,如果一个孩子厌恶一切的活, 也就无所谓注意了。
3、动用多种方法学习,提高注意的水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单调的活动容易使人疲劳,甚至昏昏欲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则使人精神饱满,注意稳定。为此, 家长要启发孩子把看、读、写、做等活动结合起来,交叉起来, 做到劳逸结合。那种单纯的读或单纯的写都有碍于注意的保持。
4、加强意志锻炼,与注意分散作斗争。
儿童进行智力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许多来自外部和自身的干扰,例如环境嘈杂、贪玩,疲劳等,从而分散了注意。
为了使孩子专心学习,家长要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不要在孩子学习时大声说笑、打扑克、听广播、看电视等, 更不要随便叫他们做这做那而中断学习。
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意志,与注意力分散作斗争, 当被嘈杂声音干扰时,能用意志的力量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当遇到一些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时, 用意志的力量强使孩子去注意必须学会的东西。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会成为注意的主人, 只有注意的主人,才能把功课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