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4 给“心理”和“心理学”正正位
在知道我学习心理学后,我身边的朋友大致有三种反应。第一种是长大了嘴巴问:“你在学心理学,那东西不就是玄学吗”?第二种,很关切地问我,你心理不好吗?第三种,有点儿质疑又很理所当然的认为:“你学了心理学,你的心理应该很好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这三种认识,心理学是不是玄学?只有心理不好时才去学心理学吗?或者学了心理学,心理就会变健康吗?
要搞清楚这三个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和心理学是什么关系。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定义是:心理学是有关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这个定义告诉我们,首先,心理学是一门学科,跟医学、材料学、管理学、物理学一样,是建立在客观的、可证实的科学证据基础之上的,对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构成、规律、特点、方式等进行研究的科学。心理学领域涵盖了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在心理过程(感觉、感知、思维),以及可以观察的外在行为(如,微笑,发怒,谈话和奔跑)等内容的研究。
而心理的定义是:心理是大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就会有心理活动。
从两者的定义就能看出,心理学是人为创造出的一门学科,它是科学的,实证的;而心理是客观存在,其体验是主观的,多样的,个体的。心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心理学不只研究一个人的心理,而是对尽可能多的素材进行研究和实证,以得出相关的结论。比如,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这一结论就是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因为在对大脑的科学研究中,发现大脑由许多专门化的模块组成,它们协同分工,才产生了心理和行为。这个研究结果让人们意识到,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而非我们说的“心”或者“心灵”,才知道我们平常所说的“胸有成竹”、“心花怒放”的源头不是“心胸”而是大脑。
如同物理学为了揭示物理运动规律,用速度、时间、路程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彼此的关联。为了揭示心理的奥秘,心理学也将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动机和需要、能力和人格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发现彼此之间的关联。进而产生了行为心理学、实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不同主题的心理学领域。不同领域的心理研究成果,让人类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不同社会及其群体中人的心理特点,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提升自己。
所以,心理学并不是心理,心理学也不是玄学,是一门正儿八经的科学。
我们再来讨论后两个问题。一是心理不好才学心理学吗?在我们明白了上面的论述之后,就发现这是对心理学的认识不够而产生的歪曲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揭示心理奥秘,可以帮助整个人类社会,包括每个个体良好运行和发展成长。每个人来说,都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察觉自我,提升自我的能力和幸福感。比如,我们知道恐惧和害怕这两个情绪的区别后,对于害怕情绪我们能够接纳,而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恐惧,我们就可以加以识别并调整。第二个说法:学了心理学,我们的心理就会好吗?这同样是一个伪命题,就比如,管理学博士,并不一定会管理,教育学家,并不一定会教育自己的孩子,理论层面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如果没有融合,理论永远是理论,知识永远是知识,不会内化而提高改善我们自己。如果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勤加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活动,那学习心理学对我们个体心理健康的提升,肯定具有巨大的帮助。
什么是心理学和心理,我讲清楚了吗?我们能否给“心理”和“心理学”正正位,客观、开放地看待心理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