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刘禹锡的背景资料和文体常识。
2.掌握重点的文言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1.朗读与背诵
2.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秋词》是谁写的呢?
生:刘禹锡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另一名作
《陋室铭》(板书课题)
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走近作者
师:同学们谁来介绍一下作者?
生: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三)谈写作背景
师: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多次被贬谪,在半年之内三次搬家,他这篇文章是被气出来的,被贬至安徽和州刺史,知县知道他被贬,便刁难他,先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就撰写一副对联贴在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县管一看气坏了,把他调到城北,并把他的房屋从三间缩小的一间半,她触景生情又写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最后又把他调到城中,只给他一间房,仅能容下一桌一椅,他愤然提笔写下名流传千古《陋室铭》。
(四)解释“铭”
师:谁来解释一下“铭”的含义?
生: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五)检查预习
1.给生字注音
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西蜀
2.师范读课文
押韵的字有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3.生齐读课文
4.再读课文(男女分开读)
(六)翻译古诗文
1.解释词语意思。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这。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金泥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形:身体,形体。
2. 通译全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台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七)分析课文,品析语句。
1.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一件怎样的陋室呢?
师:作者写环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对偶、拟人
师:上、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想从台阶爬到陋室,草也想看看主人在做什么?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板书:陋室的环境——清幽)
2.陋室主人和哪些人交往呢?
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交往,为什么要写这些人?这两句说明主人交往的人物高雅。
(板书:交往人物——不俗)
3.主人的生活情趣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生: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活情趣——高雅)
4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呢?”
生:诸葛亮的草庐,杨子云的亭子都是简陋的房子,但是因为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
师:作者用古代的贤士来自比说明自己也具有他们的志趣和品德,表明作者也像他们一样有远大的志向。
5.“何陋之有?君子居之”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八)合作探究
1.作者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借“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2.这篇课文借陋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分析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板书: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诸葛亮 子云亭(类比)
(总结:这种描写客观事物寄托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叫什么?)
生: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九)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
(十)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陋室(类比)
陋室不陋
自然环境……清幽
交往人物……不俗
生活情趣……高雅
德馨: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诸葛亮 子云亭(类比)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类比